社交属性的直播视频和互动视频将是移动视频的先行领域,从用户结构、技术、内容及生态构建角度来看,都支持类社交视频发展。视频对移动用户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手段,用户对于视频带来的主动参与属性越发重视,移动视频从一个信息的来源,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沟通的渠道以及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用户驱动。驱动未来移动视频消费的年轻用户更高,提前布局把握年轻用户需求将带来长期发展优势。
技术引领。4G 技术的普及和5G 标准的落地,带来的是数据传输质量和传输费用的明显下降,引领移动终端的技术跟进。
视频生态的构建。用户对于视频带来的主动参与属性、社交属性越发重视,使得视频流量消费对于移动用户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根据国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在用户驱动、技术引领、视频生态构建上,国内与国外均没有显著区别,发展路径的复制,或将最终带来移动互联流量更大幅度的提升。
用户驱动
年轻用户消费习惯尚未固化,布局年轻用户需求,并进行消费习惯的培养,是获得移动视频消费长期相对优势的重要手段。根据Ofcom 调查数据,在英国智能手机用户中,16 到34 岁用户里45% 的人每月至少有一次用手机来观看移动视频(电视剧或电影)。而35 到44 岁用户的比例仅为26%,55 岁以上用户的比例下滑到只有2%。同时,调研还发现,重度手机视频用户中,男性渗透率要比女性高10%。
图1:年用用户视频消费潜力更大

从用户角度而言,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对于移动视频的观看和消费均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尤其是年轻用户对于移动便携有更强的偏好。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国,根据Pew Research 调研数据,智能手机用户中,18 到29 岁人群有52%会使用手机观看付费视频。而在30 到49 岁人群,该比例下滑到36%,超过50 岁的人群比例只有13%。
而对于视频服务商而言,基于用户信息、社交偏好所进行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提升内容储备的准确性和广告精准投放效果,促使运营商将最重要的技术使用在最能带来回报的地域、用户群,带动重点地区用户数量继续提升。
4G 网络、WIFI、智能手机终端的共同发展是移动视频成熟化运作的基础、用户数量增长的基础。根据strategy analytics 预测,到2021 年,全球移动视频用户的将达到20 亿人,将是目前存量用户的一倍。同时全球渗透率将达36%。
图2:移动视频成熟度雷达显示:北美与发达亚太在移动视频领域整体居前列

移动技术直接关乎用户体验,我们预计技术更新与用户内容需求的相互驱动或成为常态。虽然北美和发达亚太在移动视频领域居于前列,但是无论是在发展中地区或发达地区,移动视频都为当地的数据业务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
移动互联网体验的大幅提升驱动流量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速远远超过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根据工信数据,2016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超过750%,大幅超过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刚超70%的增速,且在2010-2016 年7 年间,流量增速均大幅超预。
因此一方面,视频内容的大幅增加,需要高速移动网络的技术支持。根据Strategy Analytics 预测,到2020年,LTE(3.5G)网络的覆盖率将会上升至75%。同时4G 网络覆盖也会得到大幅提升,到2016 年底,预计将有25%的移动连接由4G LTE 支持。
图3:移动4G 技术覆盖程度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落地,大幅增强了内容端的衍生能力,包括高清、VR 虚拟现实等视频技术的商业化运用成为可能。5G 技术的逐步落地和部署,带来的将是更快的传输速度、更低的传输成本,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将极大的催化视频产业链中VR 虚拟现实和AR 增强现实的技术支持。
基于社交网络的短视频服务是短期内发展热点,社交带动视频流量消费趋势难以阻挡。根据尼尔森的统计2016 年,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脸书通讯)、YouTube 是美国2016 年最受用户欢迎的APP 前三名,剔除掉脸书通讯app Facebook messenger 后,Facebook 与YouTube 当仁不让的成为用户最欢迎的APP。
其中Facebook 在2014 年启用视频自动播放功能后,根据AppOpptix 统计,APP 总数据流量占比甚至超过了YouTube,Facebook 的每日视频观看数在2016 年1 季度首次超过了80 亿次,按照10.4 亿(其中有9.34 亿用户通过移动端登录)的日活跃用户数计算,相当于一个用户平均每天要看7.7 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