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0-5 11:22:54
猫爪 发表于 2009-10-4 23:07
恩,我不能否认,我确实是从翻译的汉语著作中获得的上述内容。
不过似乎以我比较差的英语水平,看不出您给出的这段原文,能够否认我的结论。
因为:
1、两者明显不是一句话,且与我引用的内容,并无任何不可回避的矛盾;
2、原文的表述并不能说明,我的引用表达出的“极端”,有任何问题。
随便举一下您的原文中的内容:如果因为“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不存在,和“数量(研究)只能使用经济历史数据”,就能直接认为“never convey knowledge ”和“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quantitative economics.”
那么任何人(无论是否有信仰)都会按照我引用的翻译方式去翻译吧?
或许您可以按照您认为公正的方式,来翻译一下?
呵呵,我英文更烂,恐怕难以胜任。而且,猫爪兄说得对,他们的确“明显不是一句话”,但提醒注意的是,我引用的是Mises的“原话”,我也故意多引用几句,目的当然是让我们能够前后连贯一起来加以理解,从而尽可能减少“断章取义”而引起的误会。再说“极端”:如果说称Mises之经济学研究方法“极端”,那是否也可以称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极端”?那什么是不“极端”的研究方法?问题是,研究方法可用“极端”来形容?个人感觉,就如同问“咱们的友情是什么味道?”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1:32:18
genomes_zjr 发表于 2009-10-5 11:03

lwzxy兄看不懂数学为何物,其所理解的“实证主义“也非你说的实证主义,“更加可怕且更具破坏性的一种“非科学的信仰””---iwzxy做这种在先验的判断已是一个明确的标志,中国教育害人啊,不自我反思害人啊,不怀疑主义害人啊。

sungmoo你的辩驳方式不要纠结于逻辑,定义,对于一些知识武装过的人,只有’现实‘才会颠覆他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当然如果他继续本本主义,一有矛盾就去翻书,找大师的历史论断来自我说服,你再说啥都没治。除非你成为大家,当对你的崇拜大于辨别能力时,他也许会“信服”于你,因为它的心中是存有一个“大师”的。
呵呵,在下倒想请教:
1、“lwzxy兄看不懂数学为何物”,不知为兄此番论断是否是“先验”的?
2、“其所理解的实证主义也非你说的实证主义”,呵呵,大有为兄所言之的“实证主义”才是“实证主义”之势。sungmoo君亦是如此。那就无妨把您所认为的“实证主义”说不来,让不才学习一下。
3、“标志”后面的一句,我蛮喜欢,不过,愚以为,为兄更为适用。
初次会面,多多包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2:28:05
大道至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3:40:05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1:09 那就先从简单的说起吧。否则,在下由于学识浅薄,和你这样的智士达人交流起来实在太困难了。你说我“概念、逻辑混乱”,“在经济学认知上有障碍”,呵呵,以sungmoo之风,说出如此之话,倒也不足为怪。说我“不想认真面对问题所在”,则颇有些冤枉。因为以我这进水的智商,实在看不出你先前提出所谓的问题其意义何在。因而,简单些,说我听的懂的,把你认为的我“逻辑概念混乱”的问题烦劳一起(系统地逻辑地)指正一下,虽然知道你时间宝贵,但也拜托多写几行,把你所谓的清楚“逻辑”与“概念”摆出来,也好让我学习下。当然,你如果不愿抽出时间,那也好,讨论就此作罢。因为,“这是你的自由”。
7楼、8楼、9楼、30楼、31楼、32楼、33楼、36楼的问题明明地摆在那里。

你一一回答不就可以了吗?

(你想不想“认真面对问题”,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当然,你没有工夫,可以不回答,讨论就此做罢,“这是你的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3:42:29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1:32 2、“其所理解的实证主义也非你说的实证主义”,呵呵,大有为兄所言之的“实证主义”才是“实证主义”之势。sungmoo君亦是如此。那就无妨把您所认为的“实证主义”说不来,让不才学习一下。
对不起,又要指出你的一处逻辑错误了。

指出两个人理解的“实证主义”不同,便是确认“其中之一”才是“实证主义”的充分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3:45:09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1:32 2、“其所理解的实证主义也非你说的实证主义”,呵呵,大有为兄所言之的“实证主义”才是“实证主义”之势。sungmoo君亦是如此。那就无妨把您所认为的“实证主义”说不来,让不才学习一下。
若按君的逻辑,我们大可以说,君之前面口口声声谈的“实证主义”,也正大有君之所谈“实证主义”才为“实证主义”之

那也不妨请君说出你之所谓“实证主义”是什么,让不才学习一下。OK?

(别忘了,本组帖中,是谁首先使用“实证主义”这一字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3:47:16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1:22 呵呵,我英文更烂,恐怕难以胜任。而且,猫爪兄说得对,他们的确“明显不是一句话”,但提醒注意的是,我引用的是Mises的“原话”,我也故意多引用几句,目的当然是让我们能够前后连贯一起来加以理解,从而尽可能减少“断章取义”而引起的误会。再说“极端”:如果说称Mises之经济学研究方法“极端”,那是否也可以称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极端”?那什么是不“极端”的研究方法?问题是,研究方法可用“极端”来形容?个人感觉,就如同问“咱们的友情是什么味道?”一样。
如此说来,我们当不理解前面所谓之“险恶居心”意欲如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3:52:03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1:32 1、“lwzxy兄看不懂数学为何物”,不知为兄此番论断是否是“先验”的?
有意思,按君之逻辑,此前,君之言别人“迷信数学”,此番论断又是否是“先验的”?

(君若回答这一问题,自己也就可以判断别人的论断是否是“先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4:01:58
genomes_zjr 发表于 2009-10-5 11:03 sungmoo你的辩驳方式不要纠结于逻辑,定义,对于一些知识武装过的人,只有’现实‘才会颠覆他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这里的关键是,lwzxy君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理论作指导,我们便无法辨识“现实”,更无法区分何者才“符合实际”,然而lwzxy还没有告诉大家如何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如何才可以判断“符合实际”。

按lwzxy君的说法,“何者是否符合实际”是需要“正确理论指导的”。那么,这里的“何者”是否包括前面所谈之“正确理论”呢?何者是“正确理论”,又是如何判定的呢?它需不需要“符合实际”呢?

由于这些问题都不清楚,我们真地无法“用‘现实’”来颠覆其什么。(辨识“现实”,是需要lwzxy所言之“正确理论”的,只要他的一句“你的理论不正确”,你就一点脾气就没有了——虽然他不必告诉你“正确理论”的判断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5:55:55
To sungmoo:
看sungmoo如此热心,我也当以回报。
回7楼:sungmoo君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学科,包括物理学、生物学……都没有普遍而适用的规律?也没有物理学家声明自己发现了普遍而适用的规律?那么在君看来,这些所谓称之为学科的,都讲述了什么?是一部部的童话?
回8楼: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普遍而适用的规律”便是“绝对真理”的话,你自然可以对牛顿提出的东西不屑一顾,因为它不是“普遍而适用”的。
回9楼:前面已提到过,不论实证主义定义如何,你的问题就在于,竟固执认为只有“实证主义”得出的东西才是“正确的理论”!我这样表述,想必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你有没有想“认真面对问题”?
回30楼:这个问题,你没错。
回31楼:希望重新表述一下问题。其实在“逻辑与概念的混乱”,思路“真的匪夷所思”。当然,建议在此之前,努力结合以前理解我所说的。
回32楼:【此外,关于“普遍而适用”的“规律”这一提法,本人能力有限,实在看不出来:离开了“实证主义”,lwzxy究竟如何判断某些命题是否属于“普遍而适用”的规律。】
刚好就是我在上面9楼回复所说的。迄今为止,我还并未提到我所称之的“规律”从何而来,提醒sungmoo君,莫“自由”解释为:我所认定的“普遍而适用的规律”即为“普遍而适用的规律”。开个玩笑,你如此判断,“实证”从何而来?
最后,回答你本楼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经验主义——Empiricism,至于区别,呵呵,你认为呢?
回33楼:你如果真能领会我所说的“普遍而适用的规律”,那么,恐怕不会提出如此无意义的问题。此外,你认为哪一个学科,迄今为止没有“假设”?除了神学,呵呵。
回36楼:厘清问题的重点:愚以为,中文译者其带有情绪化的表述方式是我厌恶的。至于sungmoo君想咬文嚼字,那是你的“自由”,这也是我不愿回答的一个原因。
回65楼:没什么好对不起的。请教你的是,你是何以认为:【指出两个人理解的“实证主义”不同,便是确认“其中之一”才是“实证主义”的充分条件??】你何以不认为我也是在“指出两个人理解的实证主义的不同”?我有尝试对“实证主义”作出定义么?这也是我不愿回答此种问题的原因。有意义么?
回66楼:看来到时候说说什么是“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了。一个最懒的学术研究的方式,同时也是有效的方式,便是查阅WIKI。只可惜,许多人,连这个工作也懒得去做,否则为何要揪住“实证主义”定义不放呢。我希望,Sungmoo君不是这样的人。
回67楼:请参照对36楼的回复。
回68楼:sungmoo君也终注意到“先验”的存在了。首先,我承认的一点是,我支持先验主义。你是否再次感到“匪夷所思”?
回69楼:呵呵,你终也注意到了,从一开始至此,我从未明确说明我所认为的“如何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正确”。所以,和前面建议一样,不要对我妄下判断。说什么,只要我说“你的理论不正确”就不正确了,我有如你所言的如是“无耻”么?

还有,针对此番言论:
【数学通常只是一种表述工具而已(这里不卷入更多的基础方面的讨论),看不懂别人在如何使用数学,便说别人在“迷信”数学,这是在讽刺什么呢?当然,有时,这是掩盖自己看不懂别人如何使用数学工具的很体面的托辞。】

呵呵,sungmoo君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除了挖苦我不懂数学外。恐怕是对自己“深厚”数学功底的得意忘形吧?而且,仿佛只有sungmoo君你才能够对数学加以评论,才有资格说三道四的吧。倒底是谁在“讽刺什么呢”?退一步,这样的言论,对于讨论问题有何意义呢?它能说明我的表述是错误的么?
既如此,我倒想请教数学大师:数学,只是一种表述工具而已?适合所有学科领域的表述?据我所知,自称奥派的,不仅经济学家有之,科学家,数学家也亦有之。以Rothbard为例,其在数学、统计领域内的造诣,恐怕不是论坛之中哪位数学最牛人之可比(当然,这个判断是所谓“先验”的),但却延续奥派自门格尔以来的传统,反对经济学之中数学方法的运用(当然,奥派经济学家并非为反对数学方法而反对)。难道,Rothbard之所以不用数学方法,也是“掩盖自己看不懂别人如何使用数学工具的很体面的托辞”?
希望sungmoo君,不要再犯如此错误,否则无异于“自欺欺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6:14:16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1:32
genomes_zjr 发表于 2009-10-5 11:03

lwzxy兄看不懂数学为何物,其所理解的“实证主义“也非你说的实证主义,“更加可怕且更具破坏性的一种“非科学的信仰””---iwzxy做这种在先验的判断已是一个明确的标志,中国教育害人啊,不自我反思害人啊,不怀疑主义害人啊。

sungmoo你的辩驳方式不要纠结于逻辑,定义,对于一些知识武装过的人,只有’现实‘才会颠覆他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当然如果他继续本本主义,一有矛盾就去翻书,找大师的历史论断来自我说服,你再说啥都没治。除非你成为大家,当对你的崇拜大于辨别能力时,他也许会“信服”于你,因为它的心中是存有一个“大师”的。
呵呵,在下倒想请教:
1、“lwzxy兄看不懂数学为何物”,不知为兄此番论断是否是“先验”的?
2、“其所理解的实证主义也非你说的实证主义”,呵呵,大有为兄所言之的“实证主义”才是“实证主义”之势。sungmoo君亦是如此。那就无妨把您所认为的“实证主义”说不来,让不才学习一下。
3、“标志”后面的一句,我蛮喜欢,不过,愚以为,为兄更为适用。
初次会面,多多包涵。
哈哈,午觉醒来,开筋松骨,今天好兴致,就来侃上两句:
1,我不是数学,所以我不懂数学。那儿iw兄是数学乎,“lwzxy兄看不懂数学为何物”有错乎??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汝之不知鱼之乐?----我不能说第三句,要不就是小孩吵架了,就循环嵌套无意义了,汝知否??
2,你总是这招把戏让人入套。“让不才学习一下”---真是不敢当,感想我要是敢不自量力说个定义,您就直接操你那陈旧板斧上来剁我成肉酱了。唉,那时我就做鬼也喊冤啊。
3,你以为sungmoo哪来的耐心,不厌其烦,正本清源,帮你检查地基,你无知无畏,却不敢正面接人一招,虚名也。
本人初来论坛,平时领领红包,下下资源倒也轻松,可是本性爱看到热闹,忍不住上来插几句,lwzxy兄大可和我刀兵相见,过过瘾而已,只是互砍之余,能够好好看看自己是否完好无损,也算是检验一下,有点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7:10:19
sungmoo 发表于 2009-10-5 14:01
genomes_zjr 发表于 2009-10-5 11:03 sungmoo你的辩驳方式不要纠结于逻辑,定义,对于一些知识武装过的人,只有’现实‘才会颠覆他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这里的关键是,lwzxy君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理论作指导,我们便无法辨识“现实”,更无法区分何者才“符合实际”,然而lwzxy还没有告诉大家如何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如何才可以判断“符合实际”。

按lwzxy君的说法,“何者是否符合实际”是需要“正确理论指导的”。那么,这里的“何者”是否包括前面所谈之“正确理论”呢?何者是“正确理论”,又是如何判定的呢?它需不需要“符合实际”呢?

由于这些问题都不清楚,我们真地无法“用‘现实’”来颠覆其什么。(辨识“现实”,是需要lwzxy所言之“正确理论”的,只要他的一句“你的理论不正确”,你就一点脾气就没有了——虽然他不必告诉你“正确理论”的判断标准)
相信sungmoo兄心中的”方法论“本身也不是全面的是有待检验和发展的吧。
lwzxy要辨明方法论,在于有股神秘的信仰支持他,Iwzxy似乎已经点明了自己相信”先验主义“,既然如此,那么万事万物都可归根都在这个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正确的”先验的xx上“。对于此,本人无法按他的说法去辩驳什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7:35:35
总算看完了,可就一个感觉——乱,真乱!
虽然跟帖这么多,可是我没看明白你们辩的是什么?除了纠缠于一些“措辞”、相互的攻击,还有什么?
个人觉得:
lwzxy兄、猫爪兄在谈观点看法。不过lwzxy兄的观点表述似乎不太严谨,容易惹分歧。个人觉得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问题——先弄明白意思,再追求措辞,也未尝不可。
sungmoo兄太过纠缠于措辞了偶尔还有点小“攻击”。也许sungmoo兄对逻辑学深有研究吧,措辞也很严谨,喜欢严谨行事。可是,你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至少到现在,你们没有任何结论。
genomes_zjr 兄似乎在支持sungmoo兄,可是遗憾的是我没看明白你支持sungmoo兄什么?观点吗?观点是什么?
所以,希望各位能先把问题大致弄清楚,再追求严谨。就像写文章一样,先把文章写成,然后再去修改推敲。如果仅仅完成一小段就开始去纠缠文字,我想这篇文章大概也永无见天之日了。况且还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

“对一个观点是哪里出的,我不感兴趣,我只关心,它有没有符合实际
博采众长,方为求学之道
允许不同的声音,允许错误和正确并存,最后用时间去证明。”
LZ的这个观点我还是基本赞同的。只是“符合实际”就是正确的吗?对于“实证经济学”追求这一目标可以理解。谁最接近真实世界谁就更能令人信服,就像“理性人”、“完全竞争”、“信息充分”等假设一样,只有基本符合事实的假设才会被接受。所以“完全竞争”、“信息充分”等假设在一些领域就被放弃。
但是,“规范经济学”恐怕就不完全适这一条了。因为他说的是“应该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评价,既是主观评价,如何用“客观事实”来评价了?就像政府“寻租”,你能因为他存在说他是正确的吗?

欢迎先探讨观点再追求措辞(本人亦不善措辞,定有许多失当之处),如果认为本人观点错误,那么追求措辞已无实际意义。

以上只是谈谈看法,如果有不妥之处,权当我什么也没说,先行致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8:08:36
我个人觉得,无论我们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学习实践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8:19:26
sungmoo 发表于 2009-10-4 16:18
steinback 发表于 2009-10-4 10:38 经济学是那么容易了解的吗?
说一句诨语:经济学比经济更容易了解。
嗯,确实。我们的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在我们试图去研究它们时通常的做法就是概念化、抽象化、简单化。我们往往说“在某某假定下”、“在理想情况下”等等言语来阐述一个理论。因此,在学习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理论在一方面只是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给了我们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给我们一个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照搬某某理论来处理遇到的现实问题,那样的话也就太书生气了。比如就拿我国来说吧,我们国家的情况跟西方相比毕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多方法的使用自然就要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8:52:37
那你就看易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9:16:41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是什么都得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9:38:24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5:55 回7楼:sungmoo君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学科,包括物理学、生物学……都没有普遍而适用的规律?也没有物理学家声明自己发现了普遍而适用的规律?那么在君看来,这些所谓称之为学科的,都讲述了什么?是一部部的童话?
在我看来,当然没有“普遍而适用”的“规律”。

如果在你看来“有”,请举出一条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如果有哪位物理学家声明了“自己发现了普遍而适用的规律”,也请举出一位来,让大家瞧一瞧。

(莫非lwzxy自信自己已了解了TOE?)

当然,lwzxy又大可在“普遍而适用”的意义上大作文章了——因为他从不肯于明确说出其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9:49:06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5:55 回8楼: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普遍而适用的规律”便是“绝对真理”的话,你自然可以对牛顿提出的东西不屑一顾,因为它不是“普遍而适用”的
终于,lwzxy慢吞吞地提到了“普遍而适用”不是什么。

不过,lwzxy的“普遍而适用”究竟是什么,还是不肯告诉大家。

(当然,由此,lwzxy的说法可以随心所欲地正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9:51:58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5:55 回9楼:前面已提到过,不论实证主义定义如何,你的问题就在于,竟固执认为只有“实证主义”得出的东西才是“正确的理论”!我这样表述,想必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你有没有想“认真面对问题”?
这几句话不自相矛盾吗?

实证主义的定义如果你不确认,你怎么就知道别人的说法就是在说“实证主义得出的东西才是正确的理论”?

另外,更重要的,前面除了你以外,谁提到过所谓“正确的理论”这样的提法吗?

我这样表述,想必你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19:53:45
lwzxy 发表于 2009-10-5 15:55 最后,回答你本楼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经验主义——Empiricism,至于区别,呵呵,你认为呢?
这又是论坛上常见到的“强盗逻辑”了。

你提出这些概念,要让别人为你解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0:03:20
dujuanshu 发表于 2009-10-5 17:35
总算看完了,可就一个感觉——乱,真乱!
虽然跟帖这么多,可是我没看明白你们辩的是什么?除了纠缠于一些“措辞”、相互的攻击,还有什么?
个人觉得:
lwzxy兄、猫爪兄在谈观点看法。不过lwzxy兄的观点表述似乎不太严谨,容易惹分歧。个人觉得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问题——先弄明白意思,再追求措辞,也未尝不可。
............................................
所以,希望各位能先把问题大致弄清楚,再追求严谨。就像写文章一样,先把文章写成,然后再去修改推敲。如果仅仅完成一小段就开始去纠缠文字,我想这篇文章大概也永无见天之日了。况且还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
恩,也许有点乱了,不过这可不是我的问题。是lwzxy兄总是喜欢回避某些问题,当无可回避之时,就来个曲线救国,反过来开辟自己的战场,再次被攻击后,就再开辟~~~~

这一点,就是所谓“仅仅完成一小段就开始去纠缠文字”的情况产生的原因吧。

试举一例:

我最初提出lw兄对楼主帖子前后两段不一致的态度,其背后的意思是:

为何一个持有“应该大胆怀疑主流理论”观点的人,会反对用事实来检验这些理论?

如果不是用事实来检验,难道要用思辨和演绎,即新的理论来检验吗?

如果是这样,那如何判断是新的理论正确,还是老的理论正确呢?

我同时提出一个“事实”:

“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自称为奥派fans的网友,能够正确的使用奥派的思想和方法论来解释某个问题,无论是金本位、经济周期、萧条或者是公共选择。”

lw兄是这样回答的(24楼):

2、没有矛盾。而且两者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在回Sungmoo时,我也已谈到,“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仅仅是一种认识论而已,我们不应认为,只有通过所谓“实证”得出的结论才是“规律”,才是“真理”。后面你也提到,还有“演绎推理”的方法论,但为何要称之为“极端”呢?而且,它真的就那么“极端”?更何况,此绝非是一种方法论的“个人信仰”。以前也曾提到,难道逻辑学、几何学它们的方法论是那么“极端”和不可接受的呢?对于楼主,我支持其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但同时,我认为,如果他像两位斑竹一样,抱着“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不放,那么将会妨碍其获得“真实世界经济学”认知的。

大家可以看看,lw兄的回答回避了问题的关键——即为何可以质疑理论,但不能用理论之外的东西质疑理论——而把重点放在何为“极端”上面,并把坚持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态度(我相信sungmoo君应该也和我的观点一致)归结为“抱着“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不放”。

我是个比较随意的人,并不像sungmoo君那样耿直和执着,所以我就顺着lw兄的“米塞斯是否极端”来继续讨论了。

(27楼)

关于“极端”是否是一个合理的评价,我相信这几段米塞斯的名言可以略见一斑:
特定的定理是不能用经验事实去证实或者证伪的......;
历史不能告诉我们任何规则、原理或者法则......;
必须反对使用数学方法,不仅因为它得不出任何结论,而且因为它完全是错误的方法,从错误的假定出发,得出错误的结论......根本不存在什么数量经济学(疑似“计量经济学”?)

而lw兄的回复,并未就米塞斯上述言论中,所阐述的实证、数学、历史证据对理论的作用进行分析,而是话题一转,转向了翻译和语言的问题:

(34楼)

呵呵,猫爪兄引用的这几句话,如果除去翻译上的问题,其大意还是正确的,符合奥派的看法。然而,翻译者所采取的这种表述方式却显然带有敌意的,极易误导读者。由此,我建议猫爪兄,看一些原版的文章,恐怕对于理解其思想更有帮助。言归正传,猫爪兄引用,Mises有这么几句表述甚为接近(不知是否这个蹩脚的翻译照此翻译加理解的):
。。。。。。。。。。。。。。。。。。。。。。。
简而言之,该翻译者之险恶居心可见一斑。我相信,对那些所谓“大家”的批评,绝非信口雌黄,空穴来风。

这就奇怪了,假如说翻译搞错了米塞斯的意思,那就不应该有“其大意还是正确的,符合奥派的看法”之言,如果仅仅是使用了更加果断的词语来表现米塞斯大师对先验论的信奉和坚定立场,又怎能说“居心险恶”?——因为米塞斯大师确实是如此坚定的。

所以,我在42楼进行了如下的反驳:

不过似乎以我比较差的英语水平,看不出您给出的这段原文,能够否认我的结论。
因为:
1、两者明显不是一句话,且与我引用的内容,并无任何不可回避的矛盾;
2、原文的表述并不能说明,我的引用表达出的“极端”,有任何问题。
随便举一下您的原文中的内容:如果因为“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不存在,和“数量(研究)只能使用经济历史数据”,就能直接认为“never convey knowledge ”和“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quantitative economics.”
那么任何人(无论是否有信仰)都会按照我引用的翻译方式去翻译吧?
或许您可以按照您认为公正的方式,来翻译一下?

出于对英语水平的自省,我还真是认真的看了几遍,同时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never和no,在学术论文中使用,是否意味着一种强烈的否定?

最后,我希望lw兄能够以原文的深刻理解,进行一段更为公正的翻译,来释论坛诸人之疑。

再看lw兄61楼的回复:

呵呵,我英文更烂,恐怕难以胜任。而且,猫爪兄说得对,他们的确“明显不是一句话”,但提醒注意的是,我引用的是Mises的“原话”,我也故意多引用几句,目的当然是让我们能够前后连贯一起来加以理解,从而尽可能减少“断章取义”而引起的误会。再说“极端”:如果说称Mises之经济学研究方法“极端”,那是否也可以称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极端”?那什么是不“极端”的研究方法?问题是,研究方法可用“极端”来形容?个人感觉,就如同问“咱们的友情是什么味道?”一样。

既然您不认为您擅长英语翻译,那我就要说了——居心险恶,断章取义,从何而来。

至于何为极端,那更好解释——相对于其他学术流派的“经验与理论并重”,米塞斯的“no和never”,我想,应该可以称之为极端。

当然,极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

问题在于,始终坚持极端,却又不能直接回答问题,那就至少不应奇怪,这样的极端是否会让人怀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0:07:39
To genomes_zjr:
看来这位仁兄,正面问题一概不答,而且对Sungmoo也是极尽谦恭之能事,仿佛sungmoo给我回答是给我莫大之恩惠一样,摆明是要吵架了,呵呵。不过,我不奉陪。到此为止(这也是我的“把戏”,“汝知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0:17:22
To sungmoo:
现在或许你还在很认真地回复吧,不过,如果再做一些咬文嚼字的无意义的工作,那就到此为止吧。讨论不出个结果,只平白浪费更多时间。让我再次厘清我们讨论问题的核心:
我的基本观点是,方法论有多种;经验主义也好,实证主义也好,还是逻辑实证主义也好,不论你认为它们的定义为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均不同于“先验主义”;对于经济学,奥派所一贯坚持的,是先验主义的方法论。基于该方法论,由人的行为公理假设出发,逻辑演绎得出的结论一样是正确的,“普遍而适用”的。
如果sungmoo兄对上述言论,还有什么意见,尽可发表。但除此之外,莫白费口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0:22:49
偶喜欢经济学~~很贴近生活 能解释很多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0:40:52
To 猫爪兄:

猫爪兄可谓辛苦了,整理如此大段文字。既然问题明确,那么尝试解答一二:
首先,为何一个持有“应该大胆怀疑主流理论”观点的人,会反对用事实来检验这些理论?
弱弱问一句,这前后之间,有矛盾否?还有,我不认为,用事实可以检验理论。
其次,如果不是用事实来检验,难道要用思辨和演绎,即新的理论来检验吗?
按照Rothbard的说法,“唯一可以检验理论的是查看理论的前提和推理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经济学理论不能用历史的或统计上的事实加以‘检验’”。
最后,您提到这样一个“事实”(不知如何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自称为奥派fans的网友,能够正确的使用奥派的思想和方法论来解释某个问题,无论是金本位、经济周期、萧条或者是公共选择。”
假定这一“事实”为真,你见到的奥派fans的网友可能由于水平有限,例如我,难以用其思想解决问题,这有何好奇怪的呢?而且,为何您就能如此确定,这些网友没有正确地解释相关问题?只因他们的答案并未得到您以已有知识所得出的“标准”答案的认可?
期待您的“续”,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0:50:20
我记得梁朝伟的一部电影《流氓医生》中有句话:任何科学,上升到最高层次,就是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1:05:03
伪命题而已,不知道怎么弄了这么长, 这个世界还有虚拟世界的经济学么?也许未来有
所谓LZ什么书本为王,还是现实为王,其实最简单的逻辑.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认知总结出理论,这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模式,理论再好,用的人不好,也不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1:05:28
伪命题而已,不知道怎么弄了这么长, 这个世界还有虚拟世界的经济学么?也许未来有
所谓LZ什么书本为王,还是现实为王,其实最简单的逻辑.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认知总结出理论,这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模式,理论再好,用的人不好,也不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5 21:07:36
To 猫爪兄(续):
如果您确实了解我所表述中所传达的思想,恐怕您不会讥笑它过于儿戏与极端。而且,猫爪兄也开始走sungmoo咬文嚼字之路线了!呵呵。难道奥派经济学家就不是您所谓“经验与理论研究并重”了?恐怕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我们所探讨的,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论。要么是先验主义,要么是经验主义,其中没有中间路线的,就如同“对”与“错”一样。您说那个为“极端”?如果实在喜欢“极端”这个称呼,那也无妨在“经验主义”前面加上“极端”。不过,幸好,猫爪兄提到,“极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呵呵,有这一句,就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