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届20国集团(G20)峰会是在全球股市跌入谷底仅仅几周后召开的,会议发表的斗志昂扬的宣言刺激了股市反弹,这轮反弹一直持续到了今日开幕的新一届峰会。但是,尽管自4月份以来大量经济指标出现好转,但各国领导人若想在匹兹堡的大街上昂首阔步,目前还为时过早。
伦敦峰会公报做出了5大承诺,然而只有一项得到兑现。第一项承诺是重树信心,恢复增长与就业。诚然,形势已经没那么糟糕。但要使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还需要好几年,尤其是对发达国家而言。一旦关上财政与货币支出的龙头,出现另一场衰退的可能性切实存在。第二项承诺——恢复放贷——也未能实现。银行还在囤积资本。例如,美国7月份消费信贷折合成年率减少了10%。银行对公司的放贷也在萎缩,尽管债券市场填补了部分缺口。
加强金融监管并重建信任是第三项承诺。迄今,监管改革微乎其微,而读者们可以自行判断是否比6个月前更信任银行。第四项承诺是为银行提供资金,并进行改革,以预防“未来的危机”。但大多数银行的结构尚未发生丝毫变化。举例来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数据显示,尽管注入了大量资金,在美国资产逾百亿美元的银行中,核心股本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去一年仅提高了56个基点,至7.9%。换言之,美国最大型银行的杠杆率依然有13倍。
不过另一方面,颇为令人鼓舞的是,各国领导人似乎遵守了促进贸易的诺言。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保护主义势力今年略有抬头,但没有超出衰退时期的正常水平。事实上,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数量比2008年有所下降。G20上次的承诺大多合情合理,但得到兑现的应该不止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