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41 0
2009-10-06
美国当地时间91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于926日起对中国出口的轮胎采取“特殊保障措施”(以下简称“特保”),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25%的附加关税。中国迅速做出回应,913,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多次否决美国相关部门对中国产品实施特保调查的提议,在争论了5个多月后,新官上任的奥巴马总统最终却“力排众议”批准了对中国轮胎实施“特保”,这给未来的中美经贸关系蒙上了阴影。而中国商务部罕见地第一时间启动了“报复性”措施。
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会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大规模贸易战的恶果早有前车之鉴,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穆特-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结果世界各国相继跟随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三分之二,从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大萧条。
尽管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但纯粹的自由贸易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某种程度上,国际贸易更像一场跨国婚姻,摩擦不断,但如果从心知肚明的唇枪舌剑到你来我往的拳打脚踢则注定两败俱伤。这次轮胎特保争端,或许就可以看做是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中美经贸婚姻”初期的一次斗气和拌嘴。
奥巴马此举可能为巩固蓝领工人和工会对其的支持,从而为医疗改革铺路,奥巴马也因此面临非常大的国内压力。比如,除了遭到众多美国轮胎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反对外,大多数美国轮胎制造商也表示反对,这是因为许多美国轮胎制造企业已经把低端轮胎的生产转移到了中国。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在中国有四家轮胎生产企业,占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的三分之二。
因此,即使美国对中国轮胎出口实施“特保”,也无异于自残。美国轮胎产业协会此前就曾致函奥巴马要求其否决这一拙劣的建议,美国轮胎自由贸易联盟也表示,这一措施每保护1个就业岗位,美国就将另外损失25个岗位。同时,美国消费者每年还要为此多支出6亿到7亿美元。
中国政府的主要担忧包括美国会变本加厉、对其他行业也采取类似行动;其它国家会仿效美国的做法,印度和巴西已经采取了类似行动;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等,而轮胎企业的生存压力或许是次要的。中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但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排行前10位的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内地基本上都拥有二至三家合资或合作企业。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轮胎1.3亿条,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轮胎7354万条,占56.6%。因此,美国限制中国轮胎的出口,除了伤害美国自己轮胎企业的利益,还会损害其它国家在华轮胎企业的利益,从而带来一定的国际舆论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