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6-24 04:39:1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1:28:48
对保卫《资本论》的思考
有幸被邀请参加“经管之家”关于(保卫《资本论》)讨论,本着对经济学的执着,发表自己粗浅见识,不恰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批判性思维是理论发展的主流,切入点决定着理论突破的成功与否。
  《资本论》出自西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基础等等,与东方有很大差异,选择作为突破口,我觉得存在许多的问题。
   经典都是在大量文化背景、经济现象上进行了高度抽象与总结发展而来,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已经不明显,用之作《东方经济学》的基础,显得非常薄弱。
二、今天的经济学没落,重“供给”轻“需求”的结果。
   人们对经济的基础非常重视,从生产动因,交换的产生,价值的根源及其分配方式,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等,他们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历史长河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进入后工业时代,这种作用正逐步下降。
  《资本论》解释了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人们运用他,加入了更多的国家干预,也确实起到过扭转经济颓势的效果。但《资本论》做出的判断,没有失误过,经济危机依然存在,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和范围大小有一定差异,再强大的国家,包括今天的社会主义,干预手段达到极致,也依然消除不了经济危机。在这点上,怎么批判《资本论》,都很难动摇他的地位,再多的保卫意义都不大。
   为什么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实施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弱的问题。经济学没法解释,也解决不了,自然也就没落了。起不了作用的经济学,只是一块遮羞布,理论满天飞,人们依然生活在痛苦中。
   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是在商品经济欠发达时期,什么都缺,只要生产出来,都有人购买,故养成了经济学人轻“需求”的特点。只不过机器的复制能力太强,生产相同东西的太多,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但世界依然短缺,才有相对过剩与绝对过剩之说。
   世界发展到今天,商品极大丰富,不仅是数量与规模上的巨大,还包括可以替代、同类型、可取舍的。
面对如此丰富的花花世界,消费者是怎么认识的?几乎是一片空白。经济学提供给国家的,除了三驾马车以外,还有什么作为?提供给企业的,除了技术、成本、价格、服务以外,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我们讲文化差异、地理环境差异、气候差异,都能够对特定范围内人们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在此基础发展而成的经济,确实有他们的特点,如果放到东西方经济发展史上去比较,肯定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首先表现为对需求的影响,其次才是透过需求去影响生产。换句话讲,中间隔了一层,没法碰撞。
选择文化差异作为突破口,对供给作用有限,对需求产生的影响却非常大,深入下去,才是正途。
三、我对经济学“需求”的研究,与大家分享一下。
1、        人为什么要购买产品?
自己没有、社会逼迫、有交换的可能等等,看起来非常复杂,但从人本身去看,就只存在两种需求,一是满足生存的生理需求,二是满足感觉的需求。
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的结果归纳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物质财富本身,包含大量的精神需求,很不准确,解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问题。
赚取财富,只是资本的目的,满足生存需求,获取好的感觉才是人本身的需求。这两者之间,并不一致。资本下的财富生产,很难做到以人为本的生产。
找到感觉与生产之间的联系,用人的感觉来引导,自然实现“以人为本”的生产。
感知到的东西,通过比较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决定着人们的购买行为的发生, “需求”这个经济学大门也就敞开了。
2、        感觉是怎么与生产发生联系的。
经济学上,对劳动划分比较粗、抽象。比如在自然界中采集付出的劳动,与开垦地来种植付出的劳动比较,目的都一样,填饱肚子,没有差异。但后者的感觉成分要多很多,不用太辛苦,产量也更高。这种比较,好感觉也就出来了。
追求好感觉的动因,推动着特殊劳动的发展—服务。
服务本身是一种劳动,也会产生价值,但有不易保存的特性,是否引发经济危机发生?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才是东方经济学填补世界空白,解决未来世界经济问题的出路。
服务的结果都是引发人们感觉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感觉的东西,都是由服务提供的,就算是自然界打造的鬼斧神工,都是人提供了感觉的基础,才有比较,其他一切都没有价值。
服务交换是解决需求问题的根本途径。系统地研究服务,用组织服务的方式去解决企业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汇集起来,东方经济学才真正成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鸿篇巨著。
我写了一部《现代服务业之智慧东方》一书,不敢用经济学三个字,主要是对经济学尊严的敬畏,但他确实是一本解决未来经济、社会问题的书。
运用他去解释很多社会现象,看得要深刻很多。
比如,国人不买国货问题,这是社会造成的感觉基础问题,与那个企业都没有关系,而是与各自为政的地方发展经济的体制高度相关。
服务业发展模式,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的模式。既解决生产的效率性问题,又解决整个社会的计划性问题,还兼顾解决社会创新、社会诚信、个性发展等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2:28: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3:55:25
许光伟: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在线阅读
《道德经》和《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规定的相互推动和彼此间的有机交融。《资本论》在成书结构上分成四个层次:历史发生学(道,历史生产→再生产过程);系统发生学(德,再生产→流通过程);现象发生学(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过程);认识发生学(道和德的认识形式,生活→认识过程)。这其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摹写的是“以历史生产为基础的时间过程”、“以社会再生产为基础的空间过程”、“以流通为基础的现象过程”和“以经济生活批判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辩证法的“四肢结构”完成了对社会历史有机体的整体刻画,书写了一部商品经济形态的“整史”。历史的理论概念、批判=发展的方法论概念得以发掘出来;进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据亦可以从中得到锁定。整体看,这是“保卫”的学术价值、工作意义和建设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资本论》研究方兴未艾,渐渐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2013年后,伴随着《21世纪资本论》、《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重读<资本论>》和《资本论的哲学》等一大批国外译著的涌入,热潮更加迭起。下面阐说的《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保卫》)的创作宗旨、逻辑路径、理念和所运用的特别“方法”,构成一篇严格意义的跋文。对我个人而言,又可称之为该著迟到的“后记”。就创作背景看,该书的出炉取决于以下研究事实:中国人如何恰当地对待与运用好来自“西方”的经典著作,既为我所用,又体用结合,相得益彰;老实说,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亦是高度突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时代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研究填补了同类作品的空白:从批判转向建设,从逻辑转向历史,又通过贯通中国历史,达成对马克思之后的世界历史的新理解。这种统一历史之研究进路创造性地规定了“历史科学”。其以极高的智慧统一了人类生产的“历史”和“逻辑”,清晰地说明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大大拓展了既有《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使之获得向新时代生长的“国学马克思主义”视野,并切实获取了“重读”“重写”互构意义的理解和运动张力。

看来,保卫的路径是“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5:30:34
出差了几天,没能第一时间关注到许教授的大作。赶紧收藏并拜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6 08:42:18
许老师功不可没,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 15:46: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 21:23:42
来晚了,来晚了。一如既往地关注。许老师辛苦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11:40:57
lzguo568 发表于 2017-6-25 13:55
许光伟: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在线阅读
《道德经》和《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规定 ...
    把《资本论》和《道德经》相比,仅从认识论的哲学角度,两者之间就有天壤之别。《道德经》中贯穿着主观价值论的思想,而《资本论》当中却是以客观价值论展开的。
    《道德经》是“价值中性论”,祸福相依并存。而《资本论》则是以事实存在(产品的制造过程)来确定其价值存在。
    《道德经》的价值论,至后来的休谟被表述为休谟法则。休谟提出价值二分法的《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人性自私”,这种认知直至斯密和李嘉图。而到了《资本论》,人性自私的观点马克思只用于厂商群体,而不用于被冠以“劳动者”称谓的工人。而且,厂商群体根本就不是劳动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15:03:56
     《保卫〈资本论〉》,这是个不太可能让人平静对待的名字。
       什么东西才值得人去“保卫”?当然是对自己利益有关的东西,是自己判断出它是“好的”东西。否则,“保卫”这个行为就失去了合理的行为心理学的动机。
        《资本论》已经被现代的西方经济学从教科书中排挤出去。撒谬二森的《经济学》开始的版本中有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专门章节,但后来再版就不再提及了。删除的理由,撒谬二森自己说是因为《资本论》是政治著作,不是经济学著作,所以不在经济学范围内谈论它。
        《资本论》被视为工人无产阶级的圣经,这本身也支持撒谬二森对它的看法。既然是《资本论》,当然是研究资本的,马克思的研究结论就是,资本主义不可持续,必将崩溃,最终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取代。但马克思没有采取等待资本主义寿终正寝的耐心,而且号召工人阶级用革命来提前推翻它。而在新的公有制社会中,又没有资本的地位存在,所以《资本论》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诊断书,而只是病危通知书和死亡告知书;对于工人无产阶级来说,除了给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一个理由之外,它又不是新的社会制度的建造指导书,因此《资本论》对资本的仔细剖析对于共产主义建设并无实用价值。
       对一种制度的取舍观点,是一种典型的价值判断(注意,这里的“价值”不是《资本论》中的“价值”)。这就赋予了《资本论》十足的政治学说的意味。怪不得世界主流的经济学会把它排挤出教科书之外。
         这种排挤,在学术界是非常罕见的。学术的东西,本来就是逐步完善逐步发展自我否认自我纠偏的过程。我们看不到有人提出保卫牛顿定律,保卫《国富论》,保卫哥白尼的日心说,保卫达尔文的《进化论》,保卫广义相对论等等。所以, 《资本论》如果是学术的东西,它一定也不需要保卫。
        许光伟老师反复强调对《资本论》的保卫是“学术保卫”,而不是政治立场的捍卫。但学术的东西是不需要保卫的。
        一项学术成果,如果有价值(有用性),自然有人回去使用它,因为人类本来就是功利性的动物,所有行为都是有价值(有用性)取向的,看到一项有用的东西而拒绝使用它,这不是人的行为。趋利避害是人的主动行为,所以,也不用督促别人去做出一项趋利避害的行为。所以《资本论》有没有学术价值无需关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自己觉得它具有学术价值,可以宣扬,可以补充论证,可以推介,可以对反面的论证进行证伪,但就是谈不上“保卫”二字。
        当《资本论》到了需要“保卫”的时候,当然是它的地位岌岌可危了。此时,许老师或许应该考虑的是,它何以落到了如此地位?什么人用什么方法造成了《资本论》的危局?为何那么多学人对面前的学术金子会无动于衷而不是趋之若鹜?
         而真的要进行学术“保卫”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论证攻击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就行了。反之,如果无法论证攻击言论的错误所在,一任他存在,是断无法起到“保卫”效果的。就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不从致病源头消除危害,放任致病源的存在,视而不见,只强调锻炼身体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15:06:43
又一篇发帖被审核消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18:44:40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4 15:03
《保卫〈资本论〉》,这是个不太可能让人平静对待的名字。
       什么东西才值得人去“保卫”?当然 ...
《资本论》为什么需要保卫
此楼应该系统回答了阁下的疑惑。。。。

关于学术保卫,不外乎是“继承发展”之义!

如果把《资本论》看作舶来品之学说,中华体系难以与之内在融洽。

——如果从历史出发,将中华历史和世界历史合而为一来研究,将会开创新局面!!

请您继续品读下帖:

《资本论》中国化与中国化《资本论》研究述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18:56:59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4 11:40
把《资本论》和《道德经》相比,仅从认识论的哲学角度,两者之间就有天壤之别。《道德经》中贯穿着 ...
《道德经》的价值论,至后来的休谟被表述为休谟法则。

期待您对这一点做详细解释!!能够有一些线索提示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19:58:58
上面两帖一并回答。
    一。中国人现在选择的是走公有共富的共产主义道路,《资本论》指出的必将崩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再回头去考虑资本主义是否需要、应该被抛弃和推翻,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共产论》,来指导建设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只有那些还在万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才需要《资本论》,以便给推翻资本主义一个理论支持。或者说,《资本论》是处在资本主义寒冬里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棉衣,但我们现在已经走到夏天的热带了。
    二,道德经当中有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说,好事和坏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单纯的好与坏。或者说,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性,事实本身是价值中性的。到了休谟,《人性论》提出了事实与价值不能相互决定的“休谟法则”,这个与老子的祸福倚伏的看法极其相似,都可以总结为主观价值论。但《资本论》中的价值论却是客观价值论,马克思把价值看作是客观存在于商品当中的属性,可以客观计量并和交易者的价值判断没有关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20:02:03
我在学者专栏有个新帖《哲学,笔记片段》,主要讲认识论和价值论。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20:24: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21:39:50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4 19:58
上面两帖一并回答。
    一。中国人现在选择的是走公有共富的共产主义道路,《资本论》指出的必将崩溃的资 ...
《资本论》指出的必将崩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一面,还有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功绩。

这正是两点论,超越了对错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21:41:3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4 19:58
上面两帖一并回答。
    一。中国人现在选择的是走公有共富的共产主义道路,《资本论》指出的必将崩溃的资 ...
您从辩证法角度提出“主观价值论”,很棒,很有启发!!但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不知您是否参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22:53:02
一已以意 发表于 2017-7-2 21:23
来晚了,来晚了。一如既往地关注。许老师辛苦啦
《保卫《资本论》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许光伟)【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http://item.jd.com/12208630.html?dist=jd

保卫《资本论》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
为纪念《资本论》首次出版150周年而修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5 09:43:30
一如既往地前来学习,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5 13:18:49
具体内容虽然还不太知道,但感觉某一行业都得需要有人来研究,长年累月的坚持,慢慢就讲得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5 14:19:07
xuguw 发表于 2017-7-4 21:41
您从辩证法角度提出“主观价值论”,很棒,很有启发!!但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不知您是否参透??!!
主观价值论不是我提出的,自古就有!
有没有参透,不敢自我评价,学者专栏《哲学,笔记片段》一帖或许可以代为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7:56:41
zhangfengyuan 发表于 2017-7-5 13:18
具体内容虽然还不太知道,但感觉某一行业都得需要有人来研究,长年累月的坚持,慢慢就讲得深了。
所言极是。要在把中国经典和传统,与《资本论》代表的世界潮流和经典有机结合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8:04:4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5 14:19
主观价值论不是我提出的,自古就有!
有没有参透,不敢自我评价,学者专栏《哲学,笔记片段》一帖或许 ...
张建平:关于主客体是否存在,哲学叫做“本体论”;而关于本体是如何做出认识动作、发挥其认识功能的这一部分,叫做“方法论”。所以,“认识论”和“本体论”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认识,是本体的一项功能,一种运动方式,而不是本体自身。古人往往分不清“本体”和本体的“功能”,所以,才会把“风”“火”这种物质运动方式看作是一种物质的本身。这等于是把运动员和运动混为一谈、把轮子和转动相提并论、把嘴巴和说话同日而语了。

有时间就来学习一下您的大作吧。

主客体是否存在?和本体论的关联性,需要从学术史上来说明。本体论,被称为第一哲学,和“逻辑推理”有关,海德格尔把现象学和存在论关联起来,使得这个讲法有些可能了,但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还要讲清楚。是否存在,和是什么,这两个命题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本体,是什么??您是否已经断论它是主客体了??否则如何得出“关于本体是如何做出认识动作、发挥其认识功能的这一部分,叫做“方法论””结论???




认识,是本体的一项功能”,如果客体作为本体,它是如何执行认识功能的呢???




古人指的是哪些人????求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8:17:55
xuguw 发表于 2017-7-7 08:04
张建平:关于主客体是否存在,哲学叫做“本体论”;而关于本体是如何做出认识动作、发挥其认识功能的这一 ...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8:20:15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而毫无疑问资本论在这方面具有经典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8:22:3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7-4 15:03
《保卫〈资本论〉》,这是个不太可能让人平静对待的名字。
       什么东西才值得人去“保卫”?当然 ...
关于保卫,主客体问题,不妨对照《保卫资本》初版和修订版目录。。。。


《保卫资本论》目录 - 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1729241497.html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vR3ac6kYR2xJIwJqa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8:23:57
zhongjia_hit 发表于 2017-7-7 08:20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而毫无疑问资本论在这方面具有经典的意义。
所有的经典,都有关于“认识”的理论生产,因此我们需要从各种经典中寻找“活的认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8:41:18
xuguw 发表于 2017-7-7 07:56
所言极是。要在把中国经典和传统,与《资本论》代表的世界潮流和经典有机结合起来。。。。
一贯的坚持,善莫大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7 09:34:31
zhangfengyuan 发表于 2017-7-7 08:41
一贯的坚持,善莫大焉。
《保卫资本论》2017修订版外观设计全景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bm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