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70 12
2017-06-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奠基,资本论对整体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深刻剖析证明了人的异化。对此,我也经常反思自身对生活的追求,即便明确了时间维度的重要性,可仍然会回到原点,回到现实的物质之中去。这诚然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我始终在忽视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创造未来,这一创造本身是基于共产主义目标改变现在,这一改变的本身关键在于实践。无论是学术、还是实业,我们的创新在于改变,改变物资对人的支配,给人以更多的自由时间,以更多的选择。当资源越来越集中于“精英”的手中,“普通”人将失去实践机会,即“失业”。人的本质即是实践的,那么解决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失业者主动选择去学习,社会如何给予保证,从而使其能有新的实践机会,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社会中,而不仅仅是生存,或许这比生存更重要,这个可能更贴近于目标。但问题在于“生存”不保证,何谈实践,所以改革的关键在于诸多的实践先于生存的安排。
上述内容沿着自我的思想,并未重新组织语言。但可概括为一句话,改革与发展围绕着“人人都有更好的实践”来进行,“实践的安排以生存为先”,可能取代“一般等价物”的获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6-23 15:48: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4 08:22:54
谢谢!财力或者说物质基础没有上限,但有下限,我们的要求可能是什么,是研究之前需要明白的。简单来讲,以我自身考虑,虽然现在在努力克制,但每天就吃饭而言,会存在一些浪费,或许只有一元,但合众全国人口,这些物质基础会转变为环境污染源的一部分。我一直在想,当下的整体财力而言,应该可以设定下限,比如中国的扶贫基础线。然而,问题在于部分有财者,它们正在为财而财,这种误导与成功典范扩大了“经济人”的扭曲影响,需刹之,但却又会影响经济激励。当下,正是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下限要求下的实践改观,重塑社会主义文化,我正在努力做。正在考虑从小企业的改观开始,所以,非常感谢你的支持,这是我的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4 08:34: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7 06:04:21
龚民 发表于 2017-6-24 08:34
政付并没有做好其职。社会贫富两化严重、基尼系数高位运行是不争的事实,如在外国人民早起来革命了 ...
是的。ZF一直在努力,我们也在努力。他们的名誉来自于物质基础,即“经济能力”。忽略了手段、方法和工具。他们需要社会承诺是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需完善的必然。
上面的理解与您一致。我前面说的影响经济激励,其实更是指现在的年轻人,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实践倾向与努力方向,更易量化为经济能力,从而忽视并弱化了多样性,忘记了自己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财富,也就是自己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是自己需要的,有一部分就像您说的,是名誉,缘自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十分依赖经济基础的名誉。这导致了“经济追求”的单一最大化,异化可能缘于此。从而忽视了实践与社会、自然的正确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7 06:2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