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始终如一”一语并没有十分确切地表达出马克思对于什么是他的最大特点这一问题的答复。这个译文中强调的更多的是一种客观色彩。英语Singleness of purpose,更确切的意思是:把一切思想和意向集中于一个目标。马克思说的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很难找到一个人的一生能像马克思在其一生中那样,把志向始终如一这一点贯彻得如此典型。他确实是“只受一种精神支配,只炽烈地燃烧着一种热情”。他在一封信中为自己确立了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标,这就是“事业”。他年复一年地、不分昼夜的工作,一步也不离开这个目标,以便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牢固的基础。他一专一石地建造自己的创作大厦,建造这个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取之不尽的武器库。马克思在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循着确定不移的逻辑和向着始终如一的目标前进的一生中,没有丝毫精神上的迷惘和道路上的彷徨!无论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目标,或者是他的为人和他的创作——都是浑然一体的! 马克思在回答女儿的问题时,认为斗争就是幸福,屈服就是不幸,这里包含着深刻的真理。马克思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是一位战士。他通过同既成的法规和传统的斗争找到了自己道理意义上的真理和正义意义上的真理。而且他又是通过斗争和实践实现了这一真理。无论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还是在国际里,他都坚持不懈地号召各国无产者为反对屈服和各种形式的奴役(社会贫困、精神蜕化、政治依附)而斗争。尽管他对一切假装的热情是格格不入的,他却总能找到一些惊人有力的语句为这一斗争的牺牲者编制桂冠,或者是把暂时战胜他们的人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中,或者是在政治上,再没有比奴颜卑膝、蛮横无理和阿谀奉承更使马克思厌恶的了。他生来就不能容忍一些人、甚至是像马志尼或拉萨尔这样的大人物在自己的崇拜者中有意维护对个人的迷信。任何谄媚,即使是以小心谨慎和彬彬有礼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都会使他立即警觉起来,使他产生不信任感。把某些很有名望的人(他们之所以出名,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同马克思进行了论战)写给马克思的信公布出来,现在还不到时候。但是如果读一读这些信件,就会了解到,为什么马克思对他们的阿谀谄媚是那么的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