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内涵的解读和特征的总结,成功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需要根基于七大要素:文化主线的选择与定位;整合资源,塑造园区产业驱动力;旅游产业要素体系构建完备;创新文化旅游体验模式;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强化营销策略整合;构建全新管理融资机制,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才能在众多园区建设中脱颖而出。
(一)文化主线的选择与定位
文化旅游是通过文化内容创新和旅游项目开发来满足消费者“求知、求新、求奇”需求的,因此,特色是文化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吸引游客的核心所在,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之前,必须对选址地的历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再塑造,利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手法,通过文化主线的选择和定位,确定整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
如绿维创景已经完成的“襄樊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以核心资源诸葛亮文化为发展主线,通过资源整合集聚三国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风水文化等,实施重大项目(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诸葛亮文化国际论坛)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园区内景点以及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
(二)园区产业驱动力的塑造
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打造中,一个或两个核心项目难以承担区域产业驱动力的重任,必须要整合区域内资源,在整个园区范围内通过策划创意构筑具备国际性、前瞻性、市场吸引力的1~2个具有文化主题的体验项目和吸引社会关注的大型旅游项目,迅速聚集人气,形成市场引爆点,为整个园区的顺利打造创造良好的市场和产品基础。
(三)旅游产业聚集要素完备
一系列旅游产业要素是旅游得以优化和提升的重要基础,在旅游产业聚集的打造过程中,要对旅游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进行整合思考,系统配置各要素节点关系,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聚集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解决方案。因此,旅游文化产业园内要素体系的建设应以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完善提升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设施,拓宽产业要素和配套工程体系,与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全面结合,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于一身的完善的产业要素体系。
在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打造中,西安曲江新区无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大雁塔北广场和大唐芙蓉园的建设,推动曲江新区进行旅游突破;通过大唐新天地、唐城墙遗址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国际展览中心、曲江论坛、中华民居博览园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推动影视娱乐文化工程、饮食文化工程、体育休闲文化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的建设,从而真正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聚集。
(四)游憩体验方式的创新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是否具有极具特色的观赏性和旅游体验价值,即如何通过游憩方式的创新,让游客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充分理解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特色,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深度需求。曲江新区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全方位体验而非局外观赏的原则,在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的强劲拉动下,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宏大的游憩体验体系,既有静态观赏,也有参与演艺。消费者得到的是文化信息的吸收,身临其境的游历感,以及一种身处文化氛围之中、直击内心的深层体验。
(五)创意构建文化旅游产品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现在又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个发展阶段,资源已不再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需要用创新思路和理念指导产业开发方向,挖掘、整合和激活资源的“文化之魂”。
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取决于资源的文化价值、现代科技和生活时尚,三者缺一不可。文化元素一旦与现代科技和时尚生活相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内的产品体系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集合体,而不是通过复古和再造来实现对本地人文历史的重新认知和认同,应符合国家政策,遵循文化产业规划要求,利用旅游产业的集聚性和强带动性,发展和打造文化旅游创意产品。
在富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过程中,绿维提出开创性独特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构建模式――“富平模式”,其核心是“陶艺文化创意产业为动力引擎,多层次陶艺品文化体验带动旅游、地产、教育、商贸等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陶艺与配套”的有机交融来铸就独特的“泛陶艺文化生活方式”,成为新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其中陶艺文化创意项目是动力来源,多层次陶艺品文化体验是收益结构的核心,教育、地产、商贸是收益结构的重要延伸。
(六)强化整合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指除了传统的广告媒介传播方式外,任何与品牌形象有关的元素、任何一个与消费者接触的点,都在起着传播的作用。华侨城在开发出一系列市场所需的主题产品的同时,积极利用景区舞台、演艺资源来打造演艺精品,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推介会,提高市场认知度,开展与社会和媒体的有效合作,使得一些国家级政治文化活动在华侨城举办等。曲江也非常重视自身的全面推介和传播,任何一个项目的策划,都力求找到市场的兴奋点,从《2006・盛典西安》、2006年“西安曲江国际唐人文化周”到“曲江论坛”;从《曲江宣言》、《曲江事变》、《曲江路线》、《曲江报告》到《文化曲江》,持续性关注品牌形象的强化,增加曲江的影响力。
在“隋唐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中,面对崭新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洛阳隋唐需要站在整合营销传播的高度,通过重大节庆、展会、大型演艺活动以及区域联合等手段,向旅游者、投资商、购物消费者、社会群体和政府部门展开针对性的全面营销,从单一的旅游营销走向区域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制定完善的整合营销规划,全面宣传“隋唐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区域旅游形象,使其深入人心。
(七)创新管理融资机制
借鉴成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范式,绿维创景建议运用“管委会+公司”的模式对园区进行管理运营。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负责园区内土地审批、规划、开发、建设、收益权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不能单靠政府出资,而是要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公司作为平台实施市场运作,在不受行政区域限制的前提下,依托那些具有或经过包装后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和盈利空间的资源积极策划相关项目、编制局部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开发。
投融资机制的创新,需要从旅游投融资、经营运作、旅游人力资源建设、市场保障体系建设、资源保障体系五大层面对整个区域的开发给予全面保障,要建立市、区两级共同投入机制,制定科学的投融资优惠政策,采取财政投资和筹措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包装开发条件相对成熟、市场前景优良的重点项目,吸引企业投资,促进“投资-效益”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对整体区域的有效开发;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种外来投资,建设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大发展。
原文地址:http://f.qianzhan.com/wenhualv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