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1小时,总计162小时,第147日。
阅读《罗马帝国衰亡史》席代岳译本第六册至60%。
勃良第公爵是佛兰德的统治者也是查理六世的叔父,他的儿子是讷韦尔(Nevers)的约翰伯爵,豪爽和热情的个性获得父亲的赞许。四位诸侯愿意陪伴大无畏的青年,这些法芝西王国领主都是他的表兄弟。德•库西 (de Couey) 老爹是基督教世界技术最好和资格最老的船长,可以引导这些没有经验的贵族。但是法兰西的佣兵司令、水师提督和元帅,指挥的军队人数没有超过一千名骑士和雇从。光辉的姓氏是专横的泉源和法纪的祸根,这么多人渴望指挥,然而没有人愿意服从。他们的民族精神是瞧不起敌人和盟友。大家都相信巳耶塞特会逃走否则必定灭亡,于是在计算多快可以去拜访君士坦丁堡和解救圣墓。当探子前来报告土耳其人已经接近,这群衣着华丽毫无头脑的年轻人正在宴会,已经被酒剌激得士气高昂。他们立即披上铠甲,跨上战马,全速驰向前锋,对于西吉斯蒙德的劝告当成引起愤怒的侮辱,认为是剥夺他们在前列攻击的权利和荣誉。要是法兰西人听从匈牙利人的审慎,尼科波里斯会战就不会败北;如果匈牙利人也像法兰西人那样英勇,他们会获得光荣的胜利。他们驱散第一线的亚洲部队,突破一道防壁,这是把木桩打进地里,用来对付骑兵的冲锋。经过一番血战以后,连新军也都抵挡不住。现在树林里杀出无数的骑兵部队,从四面八方冲向少数无畏的战士,最后法兰西人还是遭到击溃。无论是行军的速度、行动的保密、会战的队形和部队的调动,就是敌人也对巴耶塞特的军事才能非常钦佩。
环绕城市的平原是这次重大会战的场地,使得帖木儿的光荣和巴耶塞特的羞辱永垂千古 (1402年7月28日) 。获得压倒的胜利要归功于蒙古皇帝卓越的指挥和战机的掌握,以及三十年严格的训练和纪律要求。在不违背民族习性的原则下,他改进战术的作为,主要的战力在于庞大骑兵部队的投射武器和快速机动。从小部队到整支大军全部运用统一的攻击模式:战线的前列开始运动发起进攻,担任先锋的骑兵部队保持适当的间隔在后面支持;右翼和左翼的正面和后卫区分为若干梯队,将领全神注意战场的状况变化,在他的指挥下采取直接或斜行的接敌方式,对敌人发起十八到二十次的攻击,每一次的攻击都会带来胜利的机会。要是骑兵的连续攻击无法发挥作用获得战果,这时完全靠皇帝掌握当前的状况,他对亲自率领的主力下达命令,跟随他的旗帜前进。在安卡拉会战中,主力的本身获得最勇敢的骑兵部队所组成的预备队,在侧翼和后方给予强力的支持,这些预备队由帖木儿的儿子和孙子指挥。印度斯坦的征服者带着炫耀的心理排出一列战象,这些战利品对胜利没有多大帮助。蒙古人和奥斯曼人对希腊火的运用都很熟悉,他们借重欧洲最近发明的火药和大炮,两个民族的手里发出隆隆的炮声,当然会改变那一次会战的命运。巴耶塞特在那一天的作战中,能够展现士兵和首长的素质,但是他的才华为具有优势的强大对于所压倒。绝大部分的部队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在最关键的时刻使他遭到败北。他的行为过于严苛和贪婪,在土耳其人当中激起一场兵变,甚至他的儿子索利曼都非常仓卒撤离战场。安纳托利亚的部队认为起义是忠贞的行为,他们倒戈投向合法的君王。巴耶塞特那些鞑靼人盟军都受到帖木儿的信函和密使的勾引,蒙古皇帝指责他们不知羞耻,竟然在祖先的奴隶手里过着卑躬屈节的生活,并且供他们恢复古老自由和建立新兴国家的希望。欧洲的重装骑兵部队用忠诚的效命和精良的武器,在巴耶塞特的右翼发起冲锋,这支铁军为欺骗的败逃和鲁莽的追击而走向被歼灭的下场。只有新军在缺乏骑兵部队和投射武器支持之下,被蒙古猎人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的骁勇最后还是被炎热、口渴和优势敌军所压倒。不幸的苏丹现在手脚受到痛风的折磨,被脚程最快的马从战场运走。他被察合台虚有其名的大汗率领追兵赶上擒住,等到他成为俘虏和奥斯曼的势力击攒以后,安纳托利亚王国向征服者投降。
从额尔齐斯河和伏尔加河到波斯湾,以及从恒河到大马士革和爱琴海,亚洲在帖木儿的掌握之中,他的军队百战百胜,他的野心永无止境,他的宗教狂热渴望征服西方的基督教世界,让基督徒版依伊斯兰信仰,现在世人听到他的名字无不颤栗。他已经抵达陆地最遥远的边缘,只是在欧亚两个大陆之间流动着一个狭窄而又无法超越的海洋。身为无数 "托曼" (Tomans) 骑兵队也就是万人队的最高统帅,麾下竟然没有一艘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