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7-5-24 06:46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充实推荐|
昨日阅读1小时,总计125小时,第111日。
阅读《罗马帝国衰亡史》席代岳译本第三册至20%
一个演说家可以保持沉默不表意见以免发生危险,也能毫无困难随心所欲对当代人物大加颂扬。后人认为狄奥多西的为人处事,值得写出歌功颂德的赞美诗。他编纂的法典和军队的胜利,在文治和武功方面赢得臣民和敌手的尊重,建立相当的威望和崇高的地位。他喜爱过家庭生活,能够到达文雅的境界,这在帝王的宫殿倒是少见。狄奥多西气质纯真,个性温和,乐于享受正常的饮宴和情欲之欢,绝不会沉溺其中,对异性的燕好与热情也限于合法的对象。在他作为帝国伟人值得骄傲的称号之外,还得到忠诚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这些美誉。他像对自己的父亲那样敬爱叔父,推崇到极高的地位 ; 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女那样爱护子侄,把关怀的热忱和照应,遍及众多姻亲和本家中最远的旁支。他与亲密朋友平等交往,选择的对象都是从不弄虚作假的人士。他自负有过人的才华,对于身着紫袍视为当然之事,毋须刻意炫耀卖弄。从他后来的行为得知,对登上帝国宝座以前所受的伤害,已经完全忘怀;而对所受的帮助和恩惠,却能牢记在心。他谈话的语气和声调,无论是严肃或轻松,全视所接见的臣民的年龄、地位和性格而定,非常自然毫不做作,和蔼可亲的神情反映出真诚纯洁的心灵。安条克的居民活跃而急躁,凡事只关怀自己的处境和利益,对历代皇帝的作为深表不满。在狄奥多西统治之下,阿里乌斯派的臣民一直痛心疾首失去自己的教会。当时有三位相互敌对的主教,争夺安条克教会的宝座,最后发布的判决只能满足一派的要求,难免引起两个失败派系的抵制。哥特战争需要庞大的费用,加上后来签订和约必然带来巨额的开支,使皇帝不得不加重人民的税赋。亚细亚各行省未曾卷入这场灾难,无法感到切肤之痛,不愿为解救欧洲的困窘出钱出力。狄奥多西的统治将届十年,升平盛世要举行壮观的庆祝活动,士兵可以获得数目可观的赏金,军队极为满意。一般臣民对于原本自愿的捐献,成为额外增加的负担,难免表达消极反抗的态度。皇帝下达多道征税的敷令,打破安条克人民平静逸乐的生活,请愿的群众围住行政官员的法庭,一开始用尊敬的哀求语气,请当局出面为全民做主;蛮横的官员傲慢无礼,把群众的诉愿当成抗拒君权的犯罪行为。于是大家的火气愈来愈大,讥讽的嘲笑逐渐变成愤怒的谩骂,开始以政府的下级机关为对象,无形中扩大开来,演变为攻击皇帝的神圣人格和尊严。激起的愤怒元法压制,原来建立在重要位置供人民瞻仰的皇室雕像,成为倾泄的对象。狄奥多西本人,加上父皇、皇后弗拉西拉、两位皇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的雕像,全部被毫不留情的从基座上推倒,砸成碎片或轻蔑的在大街拖曳而过,这种侮辱帝国尊严的行为,表现出人民充满不忠和叛逆的思想。骚动立即被派来的轻步兵和弓箭手镇压下去,这时安条克的人民真要思考罪行的性质和产生的后果。,从罗马建城之初到格拉提安在位,步兵都得穿着护身铠甲。随着军纪的松弛和训练的欠缺,士兵的体能和毅力无法承担兵役的劳累,都会抱怨护甲过于沉重,极不愿穿着在身,久而久之也就奉准将胸甲和头盔置于一边。他们的先辈使用沉重的兵器,像是征服世界的短剑和无坚不摧的标枪,也不知何时起从他们手中消失,似乎带着盾牌就不能使用弓箭一样。他们勉强开赴战场,命中注定不是受皮肉之苦,就得寡廉鲜耻临阵脱逃,通常他们选择后面这条路。哥特人、匈奴人和阿兰人的骑士看到护身铠甲的好处,就普遍加以采用,加上在投掷武器方面占很大的优势,作战时真是无往不利。反观罗马军团的士兵,上体毫无防护,接战时害怕得浑身发抖,何况他们袒露头部和胸背,怎能抵挡蛮族的箭雨。军队的伤亡、城市的陷落以及名声的丧失,都无法使格拉提安以后的在位者,能恢复穿戴盔甲的古老要求。士兵软弱畏战,使自己和国家全都失去防护的能力,怯懦和懒散可说是帝国败亡的直接原因。共和国时代的罗马祭司有权干预国事,随着君主制度的建立和帝国政治中心的迁移,逐渐成为明日黄花,已经烟消云散。这些祭司阶层的神圣身分和崇高地位,仍然受到所在地法律和习俗的保护,可以在首都和行省施用宗教和民事的治理权,特别以大祭司团最为显赫。他们身穿紫袍,乘坐马车,举办盛宴,引起民众的赞许和羡慕。他们能从圣地的租税和国库的岁人,获得极为丰盛的薪给,完全足够维持大祭司的豪奢排场,支付国家宗教庆典所需的费用。狄奥多西将正统教派的每一次胜利,都归功于基督徒和正统教会有纯正的信仰。他打击迷信活动,从禁止奉献牺牲着手,因为他认定那是有罪和邪恶的行为。从诏书的辞句上来看,他严厉谴责检视被杀动物的内脏以占卜吉凶及其后续的种种行为,此无异将构成异教最基本的牺牲献祭,一概视为罪行。修建庙宇的目的是为了奉献牺牲,一个仁德之君有责任使臣民远离危险的诱惑,以免触犯他所制定的法律。罗马的天才随着狄奥多西的死亡而绝灭,这位奥古斯都和君士坦丁的最后继承人,曾经率领军队纵横战场,在罗马帝国建立权势和威严。他逝世之后功业长存,还在保护着两个儿子,他们是个性软弱而且毫无经验的青年。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在他们的父皇崩殂之后,受到全国民众一致推崇分别成为东部和西部帝国的皇帝,每一个阶层无论是新、旧罗马的元老院、教士、官吏、士兵和人民,全都热诚向他们宣誓效忠。阿尔卡狄乌斯十八岁登基,他出生于西班牙平民家庭的普通住屋,在君士坦丁堡的宫殿里接受皇家教育,坐上平静无事而金碧辉煌的宝座,过了庸庸碌碌的一生。从那时起他统治着色雷斯、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所属各行省,从下多瑙河一直延伸到波斯和埃塞俄比亚的边界。他的弟弟霍诺留在十一岁时,名义上统治着意大利、高卢、阿非利加、西班牙和不列颠。部队防卫着国土的边界,一面是对付喀里多尼亚人,在另一边是用来防备摩尔人。最重要也是战乱频仍的伊利里亚统领辖区,平分给两位君王。西部帝国仍然领有并防护诺里库姆、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所属各行省,最大两个行政区达契亚和马其顿,原来是格拉提安托付给英勇的狄奥多西,现在则与东部帝国联合在一起。两个帝国在欧洲的边界,与现在分隔日耳曼和土耳其的国境线并没有多大不同。罗马帝国在完成最后永久的分裂时,有关个别的疆域、财富、人口和军事实力这些主要的利益,都可以获得平衡和补偿,大致能够不分上下。狄奥多西的儿子是从他们的父亲手里继承令牌,这是天赐的礼物,将领和大臣已经习惯尊敬皇家幼儿的威严,军队和人民并没有用要求选举这危险的行动,来提醒他们应有的权利,就是逐渐发现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的软弱,以及在他们统治下一再发生的灾难,也无法抹去根深抵固的忠诚。罗马的臣民仍旧尊敬统治者本人甚至他的名字,憎恨反对帝座权威的叛贼和滥用君主权力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