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国家与治国
2005.12.1
国家是私有制社会的产物,是由一定范围人群建立,组织社会生活、维护共同利益的最高社会组织形式。
国家形式,不仅仅决定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还决定于生活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家庭形式。
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市民社会,国家代表奴隶以外全体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实行的是民主政治。
封建社会,私有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家庭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家天下专制独裁的形式出现,仍负责整个社会生活的管理和共同利益的维护。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活摆脱了家庭经济的束缚,走上了社会化生产的道路,国家也从家天下脱胎而出,成为公民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社会重回民主政治。
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消失,维护特殊利益的国家也不复存在,但社会生活的组织和运行仍需要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存在,以实行民主管理、集中决策,维护社会运行的效率。
在这些典型的社会形态之间,会有一些过渡的社会形态,兼有前后两种社会形态的特点,国家也会出现不尽相同的政治形式。但长期稳定的国家形态,将是典型的国家形态。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由一定时空的人群组成的政治经济实体,国家形态体现人群的政治经济状况,也使国家带有了一定的阶级国家的特征。但所有的国家,如果仅仅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不会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也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只有兼顾和正确处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矛盾,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国家负有国防、社会治安、社会公正、社会生产、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组织职能,忽视一部分职能,片面强调一部分职能,都是错误的,都将引导国家走向极端而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失。
国家产生于人们的共同需要,服务于人们的共同需要,又凌驾于人民之上。只有依靠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才能避免脱离人民群众,走向自己的反面。
集中以实现效率,民主以保障监督,竞争以促进发展,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借鉴。
国家和治国,受制于经济发展程度,也受制于治国理论的指导,决定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正确认识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才能正确指导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和落后,都会导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破坏,为政者不能不慎。
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国家,才有正确的治国理论。只有正确的治国理论,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