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475 144
2017-07-1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问:商品有什么价值?商品价值是多少?

前一个价值其意义是有用,后一个价值其意义是值钱。价值是个多义词,在经济学中既表示有用又表示值钱。

有用就是用途,是价值在使用(value  in  use),也可称为使用价值。

值钱就是单位商品量金钱,是价值在金钱(value  in money)。

在研究商品时,价值的意义往往是值钱。

劳动价值论定义价值为商品所含劳动的金钱度量,效用价值论定义价值为商品效用的金钱度量。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中的价值其实不是一回事。但在结果上,两种价值均表示某单位商品值多少钱。

由于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难以计算,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不知多少,所以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交换价值即价格。

效用价值论中的价值其实是商品购买者愿意为某商品付出的金钱代价。

价值公式或价格公式如下:

v=m/Q

P=m/Q

式中m表示金钱,Q表示某商品的数量,v表示价值,P表示价格。

商品成交后,价值等于价格。

显然,价值或价格与金钱正相关与商品数量负相关。

在货币经济时代,商品价值用金钱度量。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钱。有时候可能有1只羊的价钱等于10只鸡价钱的情况。这只是一种巧合,并不表示拥有1只羊的人与拥有10只鸡的人交换。商品交换并不是以物易物不是商品之间的交换,商品交换实际是购物或卖物,即用钱购买商品或出售商品换钱。

商品价格(价值)的大小一是根据需求方的需求曲线二是根据供给方的供给量确定。需求曲线是一条斜向下的曲线,供给量线是一条垂直线,两条线的交点确定价格(价值)。在某一时点或时期,可以认为需求曲线是不变的,供给量可以认为是可变的。换一个时点或时期,可以认为需求曲线与前时点或时期是不同的是变化了的,供给量同样可以认为是可变的。市场价格总是在不断变化体现了需求曲线或供给量线的变化。

商品在没有卖出的时候,其实是值一定的钱的。价值就是商品值多少钱,商品到底值多少钱,只有被卖出后才知道(没卖之前只是估值),卖出后商品价值等于商品价格。

商品价值的意义是商品有用且值钱。

有什么用,因人而异。值多少钱,也是因人而异。商品价值的实现在商品交换之后,此时价值等于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7-17 22:12:47
商品交换之后,价值也并不等于价格。因为卖方并不愿意以这个价格买,买方也不愿意以这个价格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7 22:22:10
卖方和买方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而且是正好相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7 22:31:20
“由于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难以计算,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不知多少,所以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交换价值即价格。”——————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有你才这么说。去翻翻《资本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社会平均所需用的必要时间。具体是指:法定 的劳动时间。或契约约定的劳动时间。即:马克思时代的12小时。现在的8小时。

所谓“劳动时间的价值”,即: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就是日工资。这在《资本论》马克思是论述的清清楚楚的。

所以,你的公式:

“v=m/Q===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

P=m/Q,就按你说的=价格。

但是。你又说:”式中m表示金钱,Q表示某商品的数量,v表示价值,P表示价格。商品成交后,价值等于价格。“。这样一来,你公式就变成了:

v=m/Q=P=m/Q。简化后:v=P=m/Q。最后:v=p。

你费半天劲还是马克思的:价值=价格。完全回避了产品定价规律和市场的竞争与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8 03:06:47
不论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他们所说的价值,都是用来决定价格的。
而这恰恰是大错。
交换价值或价格并不决定于某种单一因素,也并不决定于交换中的单一一方。
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也就是效用决定价格和劳动决定价格,就是一种想当然的东西。
古典价值论追求“决定价格的原则”的思路,是死路一条。
正确的思路是:交易各方考虑了多宗因素并进行磋商,最终都同意的某种价格,决定了各自持有的物品的价值。简单说,就是价格决定价值。
而价格变动不羁,价值也是变动不羁的。物品不存在能够决定价格的“内在价值”,而是随交换的场景不同而不同的。
简单地证明价格决定价值。
一物的买方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欲购买之物有用否?回答无用,便停止回答下一个问题;回答有用,就接着问。二、以某个价格买,值得吗?这里有一个比较的基础,就是买者自己生产的成本或者从别的地方购得的价格。如果此价格高于自制成本或它处购买的价格,那么就是不值得的,再如果对方不肯降价,交易就告吹。反之,就是值得,但这也不是一锤定音,还有压价的可能,直到对方坚持不降价为止。从买方看,一条硬杠杠就是“买方自制成本或别处购买的价格”,既不是“效用价值”也不是“劳动价值”。
卖方主要要问的就是:按某个价格出售,值得吗?标准是自己所出售的事物的机会成本。价格低于机会成本,而对方不愿意提价,交易告吹;高于机会成本,就值得,但只要有提价空间,也一定不会放过,直到对方坚决不提价为止。从卖方看,也有一条硬杠杠:“卖方的机会成本”。
买卖两方的硬杠杠,若卖方低买方高,则形成价值域,双方就有谈判余地,可以成交。
反之,则没有谈判余地,交易告吹,或形成反向交易,买卖方易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8 06:13:59
罗鹏 发表于 2017-7-18 03:06
不论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他们所说的价值,都是用来决定价格的。
而这恰恰是大错。
交换价值或价格 ...
罗兄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解释很有道理。
价值多少虽因人而异,市场成交并不一定是每人预想的价值,可能低也可能高。低的部分是买方剩余,高的部分是卖方剩余。可能交换双方均有剩余,也可能交换双方均无剩余。有剩余,皆大欢喜。无剩余 ,也只能接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