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28 0
2017-07-30

3882.关于星球温差变化的进一步思考

2017.7.30

我是通过一些科普书籍知道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厚度高达数百至数千千米,温度最高达数千K,两极温度高于赤道温度,而热层下面的最低温度在摄氏零下85度左右。

网上搜索地球同温层的温度,发现赤道地区同温层的最低温度在摄氏零下75度左右,而两极的最低温度在摄氏零下45度左右。

地球大气对流层的温度伴随高度升高逐渐降低,热层的温度则伴随高度升高逐渐升高,一般将变化的原因归结于紫外线照射氧原子的结果。这种解释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地球大气热层的厚度远远超过臭氧层的厚度;其二,所有恒星的光线不过影响太空温度2.74K(起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2.74度)左右,其中的紫外线何以影响地球大气温度变化如此之大?

宇宙射线冲击引发气体分子的核裂变、核聚变可以较好的解释地球大气边缘热层和温度变化形成的原因:宇宙射线中的氢、氦粒子与地球大气边缘的氢、氦粒子撞击可能引发核裂变,产生局部高温,引发聚变反应,形成地球大气不同于宇宙射线成分的气体成分。聚变反应可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本质是吸热反应,产生连续的降温过程,直到聚变反应终止,终止温度分别是摄氏零下45-85度左右。其中摄氏零下85度左右是聚变反应较深的区域,摄氏零下45度左右是聚变反应较浅的区域。前者可能形成氧原子,后者只能形成碳原子,二者之间形成氮原子。

地球表面以后的温度变化,及地壳以下的温度变化可能与磁场中光子的形成规律有关:强磁区域温度较低,弱磁区域温度较高;偏电荷区域温度较低,正负电荷相对均衡区域温度较高。星球两极是偏电荷区域,也是相对的强磁区域,所以温度较低。上下地幔是弱磁区域和正负电荷相对均衡区域,所以温度较高。季节温差与所谓的阳光直射、斜射无关(参考所谓宇宙背景温度与地球大气同温层温度),可能与磁极“漂移”有关。地球表面磁极的“漂移”程度可能很大,所以形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温差很大。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