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前60页的部分错误,什么叫不堪入目!强烈抵制上财的翻译水平,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一、一、第二版和第三版完全一样,一字不差!唯一好处就是,换了个封皮,降了一块钱。
二、二、P47。…n定义,因而我们….,英文在这为and,“和”和“因而”这个中文意思差距还是相当大吧。一个并列,一个因果。
三、三、P47。第二行,核心含义并不能够依据一个不变储蓄率的假设确定。没看明白,实际意思应该为索洛模型可以不依赖一个不变储蓄率。
四、四、P47。k逐渐趋向于k*,它低于黄金律水平。“它”代指k还是k*,按中文理解,应该是k,但实际意为k*。
五、五、P51。倒数第二段。假设ZF在每单位时间以每单位有效劳动(J(d)的速率购买产出。假设ZF购买不会影响由私人消费获得的效用;如果ZF把物品投人到一些根本不影响效用的活动,或者如果效用等于源自私人消费的效用与ZF供给品的效用之和,这种情况会出现。给你5分钟时间,说出它的中文意思。以后咱中国出gre阅读,有范文了~
六、六、P51,产生这种主要差异的原因是,在这个例子中,当k<k*时,储蓄率大于s*,并且当k>k*时,储蓄率小于s*;在索洛的模型中.由于假设s不变,故情况相反。“故情况相反”不知所云,原文,in the solow model,in contrast, s is constant by assumption.
七、七、最可恶的是,直接翻译错误。P53,在ZF支出较高井缓慢返回到其初始水平的期间,r逐渐上升。
八、因为要形成两个较高的k*,需在k*较高处存在两个作为总产出份额的年轻人的更高水平的储蓄。不是俺不明白,实在是这句法太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