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62046 221
2005-12-05

想不到郎咸平如此平庸---关于医疗市场化问题

【想不到郎咸平如此平庸!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认识到,中国医疗与教育改革之所以失败,原因并不在于郎咸平所说的市场化。相反,是“伪市场化”之故。没有真正的市场化,只放开原医疗、教育领域经营者的“自主权”而没有打破行业垄断,致使出现今天的失败局面。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比一般人、一般官员,应更有见识、更高明点。可郎咸平在这里却显得何等的缺乏见识!真是可惜。如果我们在放开医疗机构的经营自主权(特别是定价自主权)之时,以更大的力量打开医疗领域的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医疗服务的更大供给竞争去迫使医疗机构降低价格、提高品质,那么,根本就不会存在今天这种“天价死亡”的病例。中国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凡是充分开放的领域,其价格不是趋向上升,相反,总是趋向下降,甚至恶性价格竞争与通货紧缩。而今天中国的医疗、教育等计划经济色彩仍然相当浓厚的领域,却是供给不足,因为市场被残存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锁死”了。据说国内国外有成几千亿元的资金准备进入中国的医疗领域,就等着政府对领域的“门户开放”了。卫生部领导也已经允诺要更大程度开放市场,更大程度容许民间力量进入医疗领域。到那时才真正称得上是市场化了,此时我们将看到,医疗服务的价格将不需要行政命令而直线下降。到那时,广大民众才基本上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医疗服务,才不会“一病回到贫穷时”。――黄焕金http://hxhhj.nease.net/dgbsgzl.pdf】

郎咸平:医疗市场化导致医生看钱不看病

牐牎叭绻简单地认为市场化就能解决效率问题,那我告诉各位,这个思维太过肤浅。正是由于市场化,我国的医改正面临严峻考验。”昨天,经济学界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直言。由于在科龙事件中的“郎顾之争”、关于国企改革的“郎周之争”之中的凌厉表现,使得郎咸平被冠以“郎监管”的称呼。

  

    郎咸平认为,迷信市场化将会毁了医疗改革,也会毁了教育——穷人子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会被剥夺。他是在《当代经理人》杂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等主办的“2005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5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揭晓典礼上说这番话的。

  

    医疗市场化导致医生看钱不看病

  

    生活中,很多人去医院看病都有这样的经历,医生会问你“带了多少钱”,然后根据钱多少选择药物。或者问你报销不报销,报销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张“大单子”。公众对这个现象习以为常。郎咸平说:“当病人到医院的时候,医生不是问你有什么病,而是有没有保证金,可能各位觉得很正常,但是我不能理解。”据了解,看门诊在国外是免费的,因为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比较健全,政府能够负担这笔钱。“在没有交保证金的情况下,病人也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医治,这也是一种人性关怀。”郎咸平说。

  

    其实,关于“医院应不应该市场化”这个话题,医疗界和经济学界内一直争论激烈。在20年前,卫生部高层提出的“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被认为是中国医疗市场化的信号之一。但是,今天的中国医改却被公认“陷入怪圈”——市场化没有带来医疗事业发展,却导致了病人看病难和医院暴利。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认为:总体讲医改是不成功的,其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医疗市场化的道路不通也被各国实践充分证明,而中国医改的问题是重新走了一遍已经被认定为错误的道路,这种倾向必须纠正。

  

    教育市场化剥夺穷人上学机会

  

    “目前,我们的大学教改的结果就是让农村子弟上不了大学。”郎咸平举例说,今天各行各业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来自农村。如果教育简单地套用市场化的路子,其结果无疑失败。“我的许多朋友,他们都是一个人在火车上站着到北京来念书的,家里分文不给,因为家里没有钱。而农村子弟通过教育考到一流的学府,这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惟一机会,如果教改市场化,那么他们最后这么一点机会都会被毫无理由地剥夺。”

  

    据了解,高校收费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1996年左右并轨的时候,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年均约为500元,但2005年时,收费飙升到了5000元左右,平均10年上涨了10倍。这样的结果导致每年有一批考上大学的孩子上不起学,幸运者得到资助,但很多人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据了解,教育收费在国外是很普遍的,即所谓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是属于非义务教育,学生应该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但业内认为,关键在于收费标准怎么定。同时,高校收费猛涨没经过公开论证或听证,而这种涨价的冲动很难用行政方式控制,专家担心这会导致社会问题。

  

    改革的利益要让全民享受

  

    “改革本身是任何一个国家进步的原动力,这点毋庸讨论,可改革的原则是什么?改革的原则必须以全民利益为基本,也就是改革的利益必须回归到全国老百姓,这是改革至高无上的原则。”郎咸平表示。

  

    “我们的改革思维,需要重新定位。”郎咸平直言,包括医院、高校在内的我国的产权改革或简称国企改革,最后结果是改革的成本几乎要全社会负担,而改革的利益归少数人,这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郎咸平举例说,地方政府认为企业效益不好,社会包袱过重,因此进行私有化。那么购买者在某些场合之下,会把下岗工人推向社会;而改革利益就是他得到了这个国有资产,甚至把工厂铲平,就地起高楼,卖楼的钱归于谁呢?归于少数人。“这个就是所谓的改革利益属于少数人,而改革的成本由全社会负担。”他进一步分析说,就经济总量或GDP总量来讲,我国近几年表现突出。但单纯以经济发展为指标的思维,应该进行更进一步的检讨,现象的背后应更加值得关注,因为社会和谐在今天的中国尤为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6 00:30:00

如果我们在放开医疗机构的经营自主权(特别是定价自主权)之时,以更大的力量打开医疗领域的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医疗服务的更大供给竞争去迫使医疗机构降低价格、提高品质,那么,根本就不会存在今天这种“天价死亡”的病例。

如果?经济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理论可以如果,现实却容不得许多如果。

郎平庸么?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不是也被弗里德曼称为“无法卒读”么,他也平庸么?幸有郎咸平这样的学者还能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意见,其余的学家们不知道研究什么东西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07:51:00

其余的学者我不知道,至少我这个非学者敢于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因为我虽身处医疗行业本该不应极力主张市场化而损害自身利益,但我也担忧到一旦自己患重病,面对巨额费用怎么办?市场化改革能够让我获得更多的选择,通过竞争迫使医疗机构将价格降下来,从而造福于自己与广大公众。

只有无知的人,才如此否定市场化改革,才单纯寄希望于政府的“命令降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08:39:00

“在国有企业改革上,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其中绕了一个十多年的大弯子,就是承包制。当时一些人认为,承包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结果,就把产权改革回避了十多年。现在“赶着来改”,却又搞成了运动式改革、政绩式改革,继而出现了“自己定秤自己做买卖”的'内部人主导的改革'。但是,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缘于配套改革的滞后,与主张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家并无直接关系。”

我国经济近十年来高速发展国人有目共睹,世界共睹。我不否认朗咸平教授提出的国有资产改革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不否认有些经济学家为一已私利而充当一些企业代言人的问题,同时也不否认有少数经济学家为了提高“爆光率”不负责任的演讲误导民众的问题。但我以为,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流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出谋划策所作出的贡献。过激的言论于事无补,可能的话,郎教授是否可以为我国下一步经济改革出点谋划点策呢?开点药方?——这当是目前最紧要的事。
我并不否认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某些目的,确实存在将国企“贱卖”的问题,由此产生一些人因此而鲸吞国家资产而暴富,有些官员从中中饱私囊,有的官员则是急功近利,凸显政绩——最终导至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了大众利益。

我国的经济近十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成绩国人共睹,世界共睹。这其中首推经济学人的功劳,这是主流。有些经济学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个人私利,充当某些企业或产业代言人的角色,有些人为了增加爆光率、增加出场费、以“新”“奇”演讲误导民众。其影响是恶劣的,但这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由此否认经济学家的功绩,否认经济改革的成果的过激言论也是不恰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0:0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0:50:00

同意郎的观点,有些东西不能完全市场化的!医疗改革的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市场化不是不可以,那是供少数富人的,有钱可以享受更好的治疗服务,但中国很多人连最起码的医疗保障都没有,如果市场化,拿什么看病,况且在医疗厂商和医疗单位追求利益的驱动下,我们的医疗系统将成为吃人的系统!

政府,你早该出来说说话了!不应该只让一个郎教授独自承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