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141 8
2005-12-07
因为市场?因为信息?因为制度?因为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7 22:51:00
各个东西都有其存在的历史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8 10:10:00

乡镇企业为什么失败了?

楼主基本上都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0 11:45:00
有说法是因为资金流出导致?还有说法是因为政府管制强制关闭导致?也有说法是因为技术发展路线所致?困惑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0 17:55:00

乡镇企业的衰落有其必然性。得益于集体所有制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管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消费市场真空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其弱势性格便开始显现:政府作用急剧缩小,但同时政府又牢牢地掌控着乡镇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消费市场升级,这对生产低质廉价产品的乡镇企业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产权不清使其面临着激励和动力不足等问题。在计划经济逐渐松动、瓦解与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乡镇企业不在是市场的唯一弄潮儿,它所面对的,是有技术的国有企业,有技术、资金和市场经验的三资企业和无孔不入、几乎不受约束的私营企业。

这种情况使得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开始走向分化,一部分企业发展壮大,并出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逐渐融入城市工业体系;另一部分企业因产品和技术落后而逐渐萎缩、淘汰。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乡镇企业大量停产倒闭,致使大批“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又被排放到农村,出现了建国以来底三次逆城市化现象。

从乡镇企业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乡镇企业的产生、发展和分化,根源于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导致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由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分割体制,这种工业乡村化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工业化历程中的一段不和谐的插曲。以这种插曲来作为中国城市化的支撑,显然是一相情愿,结果自然是自讨苦吃,比如,开始时有人考虑:现有的大城市容量有限,新建城市代价太高,而小城镇能“化整为零”。据当时的测算,如果有5万个建制镇,平均吸纳2000人,就可转移1亿农村人口,投资少、见效快,但事实是,到1996年末,全国1.4万个建制镇,平均人口45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2072人,在乡镇务工经商的农业人口不足3000万人,与当初的设想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再比如,开始时有人说,小城镇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但事实是,小城镇对耕地的浪费是惊人的,这进一步激化了国情矛盾;有关研究表明,非城镇化的工业化要付出比城市化工业道路高出8倍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而且由乡镇企业造成的分散的污染要比集中造成的污染更难治理,据1996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小城镇抽样调查,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衡量,中国小城镇的废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率几乎为零;再比如,开始时有人认为,小城镇的发展能够避免“城市病”,但事实是,小城镇的发展,不但没有避免“城市病”,还造成了比“城市病”危害更大的“农村病”,使中国出现了城乡并发症。

摘自一篇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2 13:10:00

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及时,制度不完善,方方面面都是问题,都是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