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8146 104
2017-08-30


最近新一波的经济学无用论大辩论又开始了,前几天流行一篇文章为什么经济学家越来越没用——经济学简史,这篇文章从若干现象出发,以相当情绪化的语言罗列了许多例证,来证实一个观点“经济学家是一群被过度信赖但名不副实的名利之徒”。


专业的批评大多时候只能来自了解经济学的人,在经管之家的我们可能是最有资格对经济学进行批评、解释或辩护的人群之一。


提炼一下上面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


1.经济学家没有对房价和金融危机做出有效的预测;


2.科技革命跟经济学没有什么关系;


3.企业家和科技创新人员没有得益于经济学家;


4.国内经济学家更多从理念上辩论而不提方案;


5.经济学家运用的统计模型和方法落后,话题也非常陈旧而反复;


6.凯恩斯主义观点还算有用,其它理论基本没用;


7.被数学工具绑架后,经济学已经没有了现实解释能力。


罗列一下经济学家们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1. 哈佛教授罗德里克认为“正确”的经济模型能提炼出关键的关系,让我们在所有因素中找到真正的原因。(来源:《经济学规则》)


2.罗德里克强调经济学必须用模型的理由。关于数学,他认为经济学家运用数学不是为了把事情弄得曲折复杂,而是出于清晰与连贯的考虑,“一旦一个模型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对于任何能看懂它的人来说,其含义或用途就是明晰的。“各种各样的简单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从来都不等于真实,但蕴含了真实性”。


3.李稻葵曾经针对国内许多经济学家轻易下结论的现象,委婉地批评说“经济学家应该将自己最理性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4.凯恩斯说过:“如果经济学家能成功地让世人把他们看作谦逊、称职的人,就像牙医一样,那将是极好的!”但实际上,经济学往往引来不同的声音。


5.弗里德曼认为理论研究必然需要不符合现实的假设,假设是否符合现实完全无关紧要,理论能否做出正确的预测才是重要的。


6.钱颖一在悼念阿罗的文章中,曾经回忆起阿罗的回应,“一般均衡理论有五组假设,而每一组假设从五种不同的角度看都是错误的。但它是经济学中最有用的理论之一。”


7.曼昆表示,经济学课程的目的是理解人类居住的这个世界,而不是倡导某个特定的政策立场。


8.张五常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99%的经济学论文没有发表,世界照样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么,你觉得:


经济学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是否名不副实?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实质作用?


你为什么学习经济学类课程?收获是什么?


经济学的数理化有哪些好处?同时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所有有价值的回复都会给予论坛币奖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8-30 15:12:57
欢迎各位参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30 15:38:12
经济学作为科学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但,经济学指导和校正中国现实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无意义。

原因不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30 16:45:14
我认为经济学给予我们的更多地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人”和“经济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在今后看待某种现象或者某个问题无疑是非常具有帮助的,这也是我学习经济学的原因,也是我从经济学中获得的收获。由于经济学的一些严格假设,诸如完全理性、完全竞争、市场出清等假设,使得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要大打折扣,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学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无疑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最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里根新政以及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所推行的自由化浪潮便是采纳了经济学派“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这就是经济学应用于社会的比较明显的表现。当前经济学越来越偏向于数理模型和实证推导,这样的好处之一是使得经济学研究范式更加规范,数理论证更加严谨,从某种程度来说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规范,至少是形式上的。不好的地方在我看来是数学在经济学研究的过度泛滥,导致在侧重数理推导的时候忽略了对问题的经济学背景解释,使得经济学从逻辑层面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30 17:13:28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7-8-30 16:45
我认为经济学给予我们的更多地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人”和“经济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 ...
对个人的影响方面,经济学的确在我们思考和看待问题方面带来了很多不一样且非常有价值的角度,让我们非常受益。

经济学的假设较为严格从而和现实不契合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是理论和模型建立的必然,牺牲掉对具体某件事情的拟合度,但更加具有普适性,这样简化的理论和模型也才真正能够称得上知识。另外,从现实作用方面也应该做出一些假设,比如,我们假设市场上的人都是“理性人”这显然不符合现实,这样假设预测大家的行为可能只有50%的正确率,但如果你不做出类似的假设就可能什么都预测不到。

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方面,我觉得很多人说经济学理论影响不大,不像企业家能够直接生产出产品,不像科学家可以通过发明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学的影响不够具体。比如通过货币的调控经济,这有没有价值?对社会发展有多大好处?某项货币政策是否正确?这些影响可能都非常大,但具体有多大我们不太能看得到。你举的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经济政策的例子非常好,但即使这样,大多人也会视而不见,因为不能具体化所以当做不存在。

经济学的数理化倾向方面,我觉得你说的比较对,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否则大家天天坐而论道也是挺没意思的。而且现实情况中,的确有很多歪风邪气,比如过于侧重数理推导、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薄弱等。

谢谢您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30 17:21:14
客初 发表于 2017-8-30 17:13
对个人的影响方面,经济学的确在我们思考和看待问题方面带来了很多不一样且非常有价值的角度,让我们非常 ...
不客气,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