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指出:产权自由交易、资本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交易既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国有资产存量重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的根本办法。自十五大提出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改组以来,以企业购并重组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在对产权流动必要性的认识逐步一致后,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产权交易的方式和方法问题。
产权交易市场,顾名思义,就是进行企业产权交易活动的场所。企业的产权交易为什么要市场化呢?有关专家认为,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其一、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一直不够明晰。如果产权交易不在严格规范的公开市场中进行,而是搞私下交易、“黑箱操作”,就很容易出现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低价折股、损公肥私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产权市场能够通过一整套规范操作规则来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体现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有利于促进产权流动有序化,使国有资产的权益得到维护。
其二,要进行产权交易,必然牵涉到交易价格问题。国有资产究竟该卖多少钱,这不是由某个人、某个机构说了算的,而只能由市场来决定,公开的、透明度高的产权市场具有较强的价格形成、传递和发现机制,能够使国有资产的价格真实地反映其内在价值。如果不进入市场,就很难摆脱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其三,如果没有交易市场,缺乏足够的信息,产权交易就只能停留在一对一的水平上,买卖双方的选择余地都十分有限,交易成功的机会不高,或者即使成功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交易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而在交易市场上,凡是要买的、要卖的都集中在一起,双方都有充分的选择空间,能够有效地提高交易质量。特别是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开始介入国企的改革和国有资产的重组,产权交易市场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此外,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在技术上也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产权交易牵涉到生产、经营、财务、会计、人员、资产、设备、场地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性、技术性很强。这显然不是每一个企业领导人都有能力、有精力来操作的;而产权交易市场恰恰可以在法律、财务、金融等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既能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又能减少发生失误的机会。
正因为产权交易市场具有比较完备的交易、监督、服务功能,自1988年武汉市率先成立第一家产权转让市场以来,国内的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各类产权交易市场200多个。近年来,广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等城市都先后建立了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业务不断增多,涉及资产价值达87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很快,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仍有大量的产权交易未能进入市场。有关专家指出,要彻底杜绝场外交易,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同时提高产权交易机构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据悉,目前,珠海市已专门出台了一部规范产权交易市场的政策性法规,规定本市所属国有、集体企业产权的交易都必须在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并明确了企业产权交易的具体方式和程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日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