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4637 6
2009-10-27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想到是乘客逃票问题,其实不然,我的分析有感于最近一次乘公交车,投币时不小心硬币滑落了,结果掉进车缝里,我很无奈,不知如何才好,司机说了两句我也没听懂,只好悻悻的罢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假如司机应要采取措施,我该怎么办呢?主要责任是在我,但我肯定不愿意再掏一份钱,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分析,主要是从博弈角度。    问题提出之前首先有几个假定:
(1)如经济学的一般假定,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公交车票价一元,无人售票,自动投币,且乘客使用的都是一元硬币;
(3)乘客熟悉投币行为,即乘客经常消费这种产品,对投币口的大小非常了解,且乘客在投币时小心翼翼和粗心大意有明显区别,小心翼翼会付出一定的心力,从经济学角度看做一种额外付出;
(4)由于公交车构造的复杂性,硬币掉落后无法轻易获取;
(5)对于投币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归结为乘客自身的责任,且司机有义务和权利要求乘客作出弥补,包括重新投币,但不具有强制性。
(6)乘客和司机对公交车这个公共产品的其他所有信息都了解,因此这个博弈为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如附件中博弈树所表示,对于乘车投币行为,乘客可以在意识上选择用心或者不用心,如果用心,则一切正常,博弈结束,乘客乘车顺利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而司机正常完成服务,因此双方都有正的支付函数,并且司机的满足感要超出乘客。括号里为博弈方的支付,前面代表乘客的支付,后面代表司机的支付,数字大小只是为了说明问题,不影响分析结果。
    如果乘客不用心投币,因为投币口毕竟不是很大,尽管乘客熟悉这一情况,也有可能发生意外(无意外的话则博弈同样结束,由于乘客没有小心翼翼,其得益比用心情况下略高)。这就来到博弈的第二阶段,假定发生意外的概率为p,接下来,公交车司机会作出选择,大家都知道,虽然司机不允许接触钱币,但对乘客的投币有监管责任,那么司机会选择不计较或者计较乘客的失误,如果司机不计较,看似好像与不发生意外情况相同,但由于现实中相关责任义务的存在,如假定(5)所提,毕竟公交车是一个公共场所,其他乘客会有一个道德评判或者看法(这里暂且不讨论应该怎样评判),那么发生投币意外的乘客与司机内心感受会会发生强烈变化,相应收益会减少,比方说可能本来很好的心情被弄得情绪低落。当然,毕竟还没有发生实际货币得失,所以收益只是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乘客,其支付水平仍然没有低于用心投币时的支付。 相反,如果公交车司机是一个比较尽职尽责的司机,那么他肯定不会熟视无睹,或者这个司机本来心情就不好,这样一来更加来气,大可能把怒气撒在这个乘客身上,当然从经济学角度我们不考虑这个现实情况,这里只讨论司机如果计较就会要求乘客采取弥补措施,显然大家都知道硬币掉落在当时环境下是无法获取的,那么只能是重新投币。
    对司机的计较,乘客完全有条件做出选择,即妥协或不妥协,乘客显然知道司机的要求不具有强制性,那么他完全可能不理会,因外他心里清楚即使自己不重新投币,司机一般也不会怎么样,大不了说两句难听的,不至于发生什么大的不愉快的事情,但这样的话,比前面一种情况更糟,乘客可能会更加受到良心的谴责,至少内心满意度会更加下降,而司机的无奈也会使其内心感觉不舒服,因此双方收益可能损失殆尽,设定为0。从另一方面看,乘客也有可能选择妥协,因为司机态度强硬或者某些其他原因,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那么显然乘客发生净损失,这时把乘客的得益设定为-3(额外损失一元加上内心的不舒服),而司机毕竟处理了这一问题,不管花费多少时间,至少有一定的非货币支出,因此将其得益设定为1(相比不计较还要低,因为对于司机的这个义务没有强制性)。
    熟悉博弈论知识的很容易分析,用逆推思想,在最后一个阶段,乘客肯定会选择不妥协,而司机也会选择不计较,进而在初始阶段,不论会不会发生意外,乘客一定会选择不用心。因此博弈的均衡结果为(不用心不妥协,不计较)。这个结果非常有趣。考虑一下现实,毕竟公交车票价只有一元,似乎司机和乘客都没有动力过分关注投币意外这个问题。假定票价变成10,或者不这么夸张暂且说是3元,那么乘客投3个硬币肯定要比投一个硬币小心得多。
Ps:博弈中发生意外的概率p,不知道是否可以用来分析公交车投币口的大小问题,本人水平有限,不再分析了。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把公交车服务看做一项交易的话,显然投币这项合约的交易成本非常低,因此从乘客角度分析,乘客一方存在交易的机会主义和事后道德风险,他们没有动力用心投币,因为即使投币发生意外,他们也完全可能不会有任何损失。而从公交车服务部门一方看,他们也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他们宁可认为乘客都会用心投币,或者会顺利投币,这毕竟是一个极其简易的动作,因此他们不会有动力去把投币口变得足够大。
    最后,望大家对我的分析提出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0-27 16:58:43
蛮有意思的,但他们好像只有一次的博弈过程,是不是完美信息的静态博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7 17:01:32
静态博弈是博弈方同时做出决策,这里是发生意外后双方的一系列反应,应该是动态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19:52:18
有朋友能进一步的作个分析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4 21:40:17
这个博弈性不是很强,买卖双方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同样,卖方也不是司机,多一个少一个对他来说没那么大的影响,呵呵,双方能做的是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则玩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08:15:46
有点意思,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