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公交车想到一个问题。首先,情况是这样的,在这个小县城,公交系统并不发达,公交车甚至没有具体的停靠车站,招手就可以停。开始感觉很方便,出门就可以上车嘛。但是上车以后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既然我可以招手停,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于是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在没人上下车的路段的确快了,但是在繁华路段却是走一步停一步。这种方案好吗?我就问了老妈,哪种方式她比较赞成,本来以为想她这个年纪的人会图方便认可前一种方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说更倾向于有公交车站那种,宁可多走几步路,而且她感觉这样并不浪费时间,还是规范化比较好。于是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于我们的社会和经济运行,到底是规范化好还是自由放任比较好?从社会和经济来看,应该是两个相反的答案。从社会上来看,规范比较好,这样的话社会会规范化的运行,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可以规划的,稳定的。而且一旦有了束缚和制度,虽然牺牲了一定的自由,但是也从另一方面换来了稳定,而且实践看来,民众更倾向于有秩序的社会。但是经济却万万不可这样规范,因为经济现象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公众认可的“规矩”大家都认可的是利益最大化,但是没法通过管制,或者制定经济政策保证对每个人都公平。这和法律的约束不一样。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经济政策从来不是“公平”的。总是有获益者,有利益受损者。我们能做的,而且应该做的是规范竞争环境。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社会的规范化,好像公交车的规范停车一样,规范了不但不会令大家麻烦,反而会提高效率,保障大家的安全。但是一旦对经济进行规范,就好像规范和控制了每个路段应该用的车速,这样运行的灵活性完全被束缚住了,如此一来对车辆运行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政策一旦实施一定会导致道路的不通畅,对乘客造成极大的影响。
所以说,对自由,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自由化的,要因条件具体分析,就事论事。
还有,就这个问题又想到了一点,对公共产品一定要制定规范的使用制度。如果把上述问题的公交车换成了出租车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谁有钱谁坐出租车,您自便。但是对公交车如果实施和和出租车一样的制度未免有些不妥,这样表面上方便了所有人,实际上是麻烦了所有人。本人一直坚信,责任一定要明确,制度一定要规范,对人人就是对人人都不负责。有个段子说得好,只治一种病的药是好药,同时治好几种病的药是止痛药,包治百病的药是假药。所以,我们的各种政策是不是应该具体一点,对谁负责就是对谁负责,这样,也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