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870 4
2017-09-14
      前苏联、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实践过计划经济。然而,计划经济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那种高度集中的经济决策模式,不仅会受时滞性的影响,而且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去引导市场主体。建立在单一利益体和完全信息假设上的计划经济体制太片面地强调共性而忽略了个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当局幻想可以通过行政动员或者道义上的激励,就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但这的确与现实相距甚远而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故而当局不得不采取一些带有强制性的手段或者政策,来强迫经济主体按照当局的命令办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极大地损害了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也抑制了生产效率和劳动创造性的提高。而西方经济学强调研究理性经济人个体行为特征差异性,这也更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关系或者说经济关系。
       总的来说,计划经济存在这些问题:
       1、物资短缺,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2、国家生活与民众生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民众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政治生活
       3、不能够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制度弹性小,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5、形成封闭自守的思想,难以融入世界市场
       实际上,任何一种制度或是体制都必须具备利益驱动和约束机制,否则,这种制度难以长久地保存下去。计划经济体制“转不动”的根源就在于这个体制本身就缺乏利益的驱动机制,而又太过于强调约束,因此这种制度内部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其自身缺乏制度弹性,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性引发了严重的“制度生态”恶化状况,计划经济体制就瓦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9-14 13:03:57
这也更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4 17:34:09
计划经济两大关难过:一。利益;二。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4 17:35:38
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4 20:29:37
计划经济,即自负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