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918 42
2017-09-15
央行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分为两部分:资产和负债。资产部分是央行购买的金融资产,负债部分是购买金融资产的资金来源。简单地说,央行用负债购买了资产。

2016年末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可以简化为下表:
项目金额(亿元)
外汇储备

219,425

非外汇储备资产

124,287

总资产

343,712

存款准备金

234,095

非准备金负债

109,617

总负债

343,712



央行并不“专款专用”。存款准备金可能用于购买外汇,也可能用于购买黄金。但我们可以计算准备金购买外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
1)最小值。
假设存款准备金优先购买非外汇储备资产124,287亿元,那么准备金还剩下109,808亿元,这些钱只能是用于购买外汇储备了。这金额占外汇储备的50%。就是说至少有50%的外汇储备是用存款准备金买的。
2)最大值。
假设存款准备金优先用于购买外汇储备。那么219,245亿元外汇储备100%都是用准备金购买的。存款准备金还剩下14,670亿元用于购买非外汇资产。
3)平均值。
存款准备金占总负债的68%。那么68%的外汇储备,即149,209亿元,是用存款准备金购买的。

结论:至少50%的外汇储备是用存款准备金购买的,至多100%的外汇储备是用存款准备金购买的。平均68%的外汇储备是用存款准备金购买的。无论那种情形,央行用存款准备金购买了外汇储备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未经简化的原表如下:
项目2016.12
国外资产

229795.77

  外汇

219425.26

  货币黄金

2541.50

  其他国外资产

7829.01

对ZF债权

15274.09

  其中:中央ZF

15274.09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84739.02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6324.41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81.03

其他资产

7497.26

总资产

343711.59

储备货币

308979.61

  货币发行

74884.44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234095.17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6485.03

发行债券

500.00

国外负债

3195.07

ZF存款

25062.70

自有资金

219.75

其他负债

-730.58

总负债

343711.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9-15 19:57:38
楼主发布了我国这么独一无二牛逼的观点,这个帖子里不留下点记录会成为遗憾的。

我跟楼主有过观点上的争论,这里我介绍一下楼主,这些信息来源于楼主散落在其他帖子中的自我解释。

楼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专业是数学,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逻辑推理是楼主的强项。曾经怀疑楼主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人最终都被证明他们的逻辑是错误的。
楼主在金融公司工作20年。自认为对于货币的了解超过那些只知背诵陈旧货币教科书的专家。


我似乎还记得楼主写过一本书叫《钱演论》,认为是货币理论的革命。刚才我百度了一下,似乎找不出这本书的任何信息,或许我记错了,这点有待楼主求证。


这里是我国也算比较牛逼得学术论坛吧,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其他人都楼主这个独一无二的观点提出质疑,或者哪位版主把这篇文章再设置为一个精华帖,让大家踊跃探讨一下。

楼主,别人不顶你,我来顶你!

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6 11:49:50
ljclx 发表于 2017-9-15 19:57
楼主发布了我国这么独一无二牛逼的观点,这个帖子里不留下点记录会成为遗憾的。

我跟楼主有过观点上的争 ...
准备金买外汇储备,这首先是实务问题,首先不是理论问题。
再从理论上来说,有什么理论是证明了,不应该用准备金买外汇储备呢?或许,好像,也并没有。


打个不恰当比方来说,美国一个企业,和中国一个企业,双方自由洽谈,自由交易,但是美国就是干涉,不准交易。再比方说,美国有一个企业想破产,可国家就是不准许它破产,还拿出公款来扶持它。
那么这些,都首先是实务问题。




大哥说的《钱演论》,是不是《钱约论》呢?
如果是,
那么,仅仅从语言文字上来看,不考虑其他资料信息的话,这也明显是2个人,《钱约论》作者,楼主,他俩不是同一个人。


关于钱约论,请看帖子:<钱约论>向经济学界挑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6 13:13:41
1993110 发表于 2017-9-16 11:49
准备金买外汇储备,这首先是实务问题,首先不是理论问题。
再从理论上来说,有什么理论是证明了,不应该 ...
至于准备金于外汇储备的问题我就不讨论了。

但这里谢谢你指出,是我记错了,是《钱约论》

刚查了一下资料,钱约论不是楼主的著作。 楼主的资料跟钱约论的作者基本不一致。
《钱约论》的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周若愚,籍贯湖南永州,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就职于同济大学。长期独立从事经济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货币理论、价格理论、政治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行为学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6 18:54:02
ljclx 发表于 2017-9-16 13:13
至于准备金于外汇储备的问题我就不讨论了。

但这里谢谢你指出,是我记错了,是《钱约论》


我猜,楼主不会写专著的,因为他是一个严谨的人。如果写专著,那应该也是侧重于技术性方面的吧。
当然,至于将来写不写,得另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19 09:29:21
楼主这里认为央行用准备金购买外汇形成外汇储备,是个逻辑十分混乱,胡思乱想,数据牵强附会乱联系在一起的十分严重错误的观点。


超额准备金官方定义如下:
其他存款性公司缴存的准备金存款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这个定义,是在电子货币体系下的变化后形成的。

但是不能忽略了,超额准备金还有另一个别名,就是备付金。超额准备金的本源定义是,所有存入银行的基础货币,都形成银行的存款,都是银行的备付金,用于随时支付储户的提款所准备的。

在100%的准备金率下,可以不要法准,这时超额准备金完全等于银行存款的规模,银行没有任何挤兑的风险。

因此,超额准备金的本源定义是以上的描述,重点是在基础货币上,因此,超额准备金一定都是基础货币。(思考银行揽储,也揽的是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取银行间货币市场拆借,隔夜拆借,都是拆借的基础货币,银行开展的任何业务,都必须要基于基础货币来完成,所以商行的基础货币,也就叫商行的流动性,商行流动性紧张,出了前面两个对策外,央行就要通过降准,MLF等释放流动性,释放的流动性,就是释放的基础货币,OK,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基础货币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而你大大错误地认为,准备金不是基础货币。)

但是电子货币时代不同了。商业银行内的所有基础货币,都在央行开具清算账户,这里,当然除了法准外就是超准了。而且这个超准,还是不包括库存现金的。也就是说,银行的库存现金,是游离于超额准备金之外的。
而从客观事实上,银行的库存现金,也是来源于社会上的储户存款,是基础货币,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库存现金,也是一类超额准备金,具备随时备付的属性。

实物货币时代: 储户的现金---存入-->银行(超额准备金)  100%的准备金率下,银行存款=超额准备金。
电子货币时代:储户的资金(可以不是现金,但一定都是基础货币)---存入-->银行(现金部分称为库存现金,电子基础货币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

所以,我国所有的基础货币总存在于4个地方。1.流通中的现金M0(社会中)2.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中)3.央行清算账户中的商行超额准备金(电子货币形式,这里我们叫超额准备金,存在于央行的清算系统中)4.央行清算账户中的法定准备金(电子货币形式,存在于央行的清算系统中)
我们把3和4项合并为准备金。
我们把1和2项合并为货币发行。
1,2,3,4项合计为所有的基础货币。

因此,准备金,一定必须都是基础货币。但基础货币不全是准备金,因为还有流通中的现金M0滤出了整个银行系统。德索托称其为滤出货币。

这个简单的逻辑博士你搞不清楚,所以才会认为央行的外汇储备,是靠准备金购买来的,如此错得离谱的奇谈怪论思想,不要以为帖子标记为优秀,你就是对的。

我之所以在这篇帖子中留名,是因为你的这个观点和思考,会成为货币分析领域的笑谈,下面标注你的学历为外国名校的博士生学历,则更是添加笑料,居然还是在我国如此牛逼的学术论坛里,居然有如此荒唐幼稚的思考和观点,这是对我国金融货币领域的研究和思考更是一种讽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