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ianguan 发表于 2016-11-3 10:13 
全文在此!
综上所述,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之间相互的契约。货币契约的基本内容是:约定某个共同的交换媒介,它拥有对于其他物品的交换权。
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合理。
1,或许,楼主大哥可以套用前人他人所提出的货币契约论,进而,补充有关的验证等内容。
--------这样一来,行文上经济,不需要做太多的文献综述和文献辨析等等。
2,或者如楼主大哥所做的,以提出货币契约论的姿态,以首创的姿态,首创某种特定契约论的姿态,来提出。
---------但是,我觉得楼主大哥的有关的模型,太简陋了。具体如何简陋,我也说不清楚。
3,楼主大哥的定义,或许是这样:所谓货币,就是公认的交换媒介,也就是说,货币是充当交换媒介的一种公共契约。
----------那么,逻辑上的要求是,这需要进一步解决“交换媒介”的定量问题,需要解决“这种公共契约”的定量问题,需要解决“交换券或交换权”的定量问题。
-------------是的,货币那就是以一种公共契约来充当的交换媒介,那么,但是,这种媒介进一步来说是啥东西?这种媒介的“成分”是什么呢?量纲是什么呢?它的数量,是个啥东西,啥意思呢?
4,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货币是稳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价值。
我个人觉得,马克思的定义是最好的,最明确清晰的,最切合实际的。
而且,马克思的定义,楼主大哥的定义,2者之间不是冲突的关系,而是兼容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已。
5,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可以变形为,改写为:所谓货币,就是社会通货的货票。
什么是货币?货币就是货票。
这种货票,不是面包、汽油、卡车、啤酒、煤炭、化肥等等的具体货物的具体货票,不是各自发货票,
而是社会通货的货票。
拿着这个通货的货票,可以交换、领取任一具体的货物。至于交换、领取多少,得看具体的成交。
社会通货,简称通货,就是把所有的任何的货物给混合均匀,之后,所产生的抽象化的一般化的涵盖任何具体货物的代表任何具体货物的货物。
--------也所以说,货币也被叫做通货。其实呢,货币不是通货,而是通货的外在的货票。
------------那至于说了,这个货票是金子做的,还是小麦做的,还是布匹做的,还是香烟做的,还是纸张做的,还是电子做的,还是口头约定做的,用声音做的,等等,那都无所谓了。
当然,社会通货的货票,这也属于公共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