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分析的,不知道对不对,希望你们给出指导。先说谢谢了!
试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
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普遍盛行的一种贸易政策。它是指一国政府对贸易采取干预政策,通过税收或者配额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以保护国内产品的竞争力,并且通过奖励或补贴的形式支持本国产品的出口。贸易保护主义可以看作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利益的分配进行了调整。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贸易保护政策:以李斯特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垄断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超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这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以及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李斯特。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在针对德国的经济落后而提出的,旨在保护本国的经济发展,其贸易保护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第一:反对因地制宜的世界主义,主张国家经济学说。
李斯特提出各国从自由的国际贸易中获利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当前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够发展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不仅不会从国际贸易中活力,还会造成一国的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他把经济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应该实行自由贸易,当经济发展进入到农工业时期时,应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优先发展本国的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事宜国采取贸易政策的指南针,要争对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贸易手段,以保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二:主张大力发展本国的生产力,一国的生产力要大于贸易的财富。
生产力是一国发展的基础,要优先发展,贸易的财富是重要的,但生产力的作用更重要。生产力的主张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一切生产关系以及政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看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的产业,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三:实施一定的贸易保护政策是必需的。
李斯特认为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实施一定的贸易保护政策是必要的,但这种保护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1贸易保护的对象:幼稚产业、工业部门需要保护,工业中的重要技术部门尤其需要保护,农业不需要保护。2保护的时间:当被保护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仍然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应该放弃保护,一般以30年为限。3贸易保护的实施:贸易保护不是意味着绝对禁止,而是设置一定的关税限制。4保护的过程论:在保护过程中从较低的关税变为较高的关税,随着经济的发展再逐步降低关税水平。这样通过对本国的产业进行保护,使受保护部门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因该看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在加强对本国工人的剥削基础上实现的。
随着竞争的加剧,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进一步加强,这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已经充分发展,迫切需要开拓国外市场,加大资本的对外输出,通过贸易顺差的取得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超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朝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贸易输出,能够扩大以国的就业量,使国民经济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贸易输出的若干倍,超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即一国通过对外贸易顺差带动一国经济的增长,而且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出口的若干倍。这种贸易政策符合了广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得资本输出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开始干预经济,国家与大的资本主义企业联合在一起加剧了对产业工人的剥削。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保护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加、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贸易保护制度更为系统化、保护的程度也不断提高。关于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的就业和夕阳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迫于压力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在资本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它们又主张采取贸易自由,这充分表明了资本主义的丑陋嘴脸。应该看出通过贸易保护政策,生产资料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利益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了调整,但是资本家瓜分经济利润的实质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