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7-9-25 14:24:52
交换价格,是事后的结果,是供求的结果,是卖方内部竞争、买方内部竞争、买卖双方竞争之结果。

西方经济学,弄个心理定律,等等之类,前来充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5:29:34
1993108 发表于 2017-9-25 14:24
交换价格,是事后的结果,是供求的结果,是卖方内部竞争、买方内部竞争、买卖双方竞争之结果。

西方经济学,弄个心理定律,等等之类,前来充数。


对于价格,要从竞争上来看,从货物数量、货币数量及其各自的构成这些客观量上来看,


不能从所谓需求定理等等等等上面来看------这个太浅薄,幼稚,肤浅,主观了。



打比方来说吧,男青年女青年搞对象,难道是“中意”决定的吗?

假设男青年一万人,女青年一万人,这是由“内心的主观的中意”来决定的吗?


假设男青年一万人,女青年一千人,这是由“内心的主观的中意”来决定的吗?


再打比方来说吧,假设,

每年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前来考大学,而被录取者共计几十万人,其中名牌大学若干,一般大学更多得多,

那么,名牌大学,一般大学,是怎么录取学生的?被录取者,是受了什么因素的决定?

那么,名牌大学,一般大学,它的录取标准,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决定的,受了什么因素决定的?


以上,搞对象,搞录取,和搞市场的买卖双方的货物与货币之成交,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5:40:10
西方经济学的智商太凹,智力太差。不如中国古人的大白话。

中国古人的大白话,例如,


物以稀为贵,

随行就市,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货到地头死,


等等,等等等。


这些大白话,朴素而直观,入木三分,抓住了实质性的东西。这个才是真实世界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5:56:46
竞争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竞争?

就是由不得你,由不得你的主观,你的内心,你的中意,你的乐意,你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这些竞争,决定了价格。


而货物,货币,都是客观的量。

这些客观的量,决定了价格。




可以证明,各种人为竞争的决定结果,等价于货物、货币的客观量的决定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6:00:56
交换当中,并没有效用、边际效用这些东西。卖家,买主,谁管你这些东西?



交换当中,无非是卖家、买主这俩方面的人,这二方的主体,无非是货物、货币这俩方面的东西,这二方的客体,而已。

不过如此而已,仅仅如此而已。


买方卖方这些博弈主体对价格之决定,等价于货物货币这些标的客体对价格之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19:17:48
吉芬品确实不满足'需求定律',关键在于吉芬商品是'劣等品'(inferior),就是说对这个商品的需求随财富增加而减少(一般是由于富了之后能买更好的产品)。同一种产品可能在消费者穷的时候是正常品(比如收入增加,买入更多的汽车),但是当消费者特别富的时候,可能需求反而降低(比如不买车了直接买游艇飞机神马)。所以个人感觉'需求定律'的用处不在于去区分具体哪些商品是普通品哪些是吉芬品,而是在于分析需求的变动。也就是说'商品'是次要的,消费者的行为是重点。而且就算有很多'特例/反例'存在,个人感觉需求定律也有很大的用处。一是在很大的财富范围内,绝大多数产品都是正常品,很少有人穷到只能吃土豆也很少有人富到只开飞机。二是有些'吉芬品'/劣等品出现可能只是由于对商品分类太细。比如如果我们只考虑对'食物'的需求或者对'交通工具'的需求,那对这两种'大分类'的商品,需求定律是满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20:35:55
pjuneg 发表于 2017-9-25 19:17
吉芬品确实不满足'需求定律',关键在于吉芬商品是'劣等品'(inferior),就是说对这个商品的需求随财富增加 ...
所谓正常品,所谓吉芬品,都是物以稀为贵,完全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5 22:34:10
1993108 发表于 2017-9-25 20:35
所谓正常品,所谓吉芬品,都是物以稀为贵,完全是一样的。
需求定理讨论了的是经济品,这是前提假设。狗屁显然不是经济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6 01:10:33
wshsdws 发表于 2017-9-25 22:34
需求定理讨论了的是经济品,这是前提假设。狗屁显然不是经济品。
“狗屁”这个货品,是有出处的。


前面我说,物以稀为贵。而网友说,狗屁如何如何。
-----------------------------------------------------------------------------------------------
happy哥:感觉想提高交流效果的话,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所约束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7 15:37:49
转帖:

科学家通常有着职业性的傲慢与偏见,众多的学科分支中存在着不成文的“鄙视链”。大致来说,数学和经济学分别位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鄙视链的最顶端。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骄傲得很。有趣的是,他们之间则经常相互鄙视。经济学家如果说哪位同行是一位数学家,这通常是非常负面的评价。数学家则会说,“用上一点简单的微积分,就能搞出一场所谓边际革命,也太小儿科了吧?数学定理一万年也不会错,外星人那里的数学估计跟我们也没差别。可是除了比较优势理论外,经济学中还有其它既特别靠谱又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深度的理论吗?比如说需求定律那也好意思叫一个定律?”这当然都是玩笑话。学科歧视远没有种族歧视那么“政治不正确”,需要辩证地来看。在对其他学科做出可能不公正评价的同时也不断加深了对本学科的认识。这个问题按下不表。

以上转自:

纪念 |“博弈论里的上帝”去了天堂


文 | 曹志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9 08:15:57
参见我的帖子:传统需求定律的3个挑战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915062-1-1.html
需求定律只定义了一个自变量:价格;一个因变量:需求量。对于一般物品,价格变化,商品带来的消费者利益不变,所以有了价格和需求量同向变化的关系。而在积分物品,奢侈品以及投机品种,这三种物品价格变化,也会引起消费者利益的变化,所以会出现价格变化和需求量不同方向的情形。商品带来的利益B是消费者购买的动力,而价格P是消费者购买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决定购买量Q,设转化率为K,则Q=K(B-P),这是需求定律公式,可以通过此公式的微分,得到需求弹性。需求定律公式和需求弹性推导——《可以量化的经济学》https://bbs.pinggu.org/thread-591323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29 11:56:33
吉芬商品(便宜品):似乎是说价格高需求量多,如何破解呢?假设吉芬商品的数量很多很多会如何?例如土豆地里有的是低价还卖不出去呢,涨价会有人买吗?
炫耀性商品(贵品):似乎是说价格高需求量多,如何破解呢?假设炫耀性商品提到天价会如何?例如1个包100元不买1万元才买提到1亿元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30 08:12:34
好好研究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 15:37:14
我能解答你这个问题,不过还得过几天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4 21:09:15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7-10-1 15:37
我能解答你这个问题,不过还得过几天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4 21:25: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8 22:34:22
1993110 发表于 2017-9-26 01:10
“狗屁”这个货品,是有出处的。
感觉想提高交流效果的话,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所约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8 23:05:03
happy_287422301 发表于 2017-10-8 22:34
感觉想提高交流效果的话,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所约束
版主你误会了。

以下转帖:

wshsdws 发表于 2017-9-23 17:02:20 |        藤椅

我不觉得这个是伪命题,或者没有意义的命题。相反,它是一个最基础的定理,我甚至觉得他应该是公理,而不仅仅是定理。
“物以稀为贵”没有预设前提和建设,很可能会成为伪命题,例如狗屁很稀有,但没见过有出高价购买的

以上转帖完毕。

wshsdws网友在上述说的“狗屁”,在本帖这里,相当于“常见、难得、又不为人们所需要和重视的那些东西”。


也就是说,在这里,其实不涉及不礼貌、不文明等等。在这里,只是个随口而出的比喻、打比方。


另外,他也误会了。
因为,中国俗话所说,物以稀为贵,这里的物,不言而喻,不言自明,是指市场上的货品、货物。
也就是说,譬如“狗屁”这种“货品”,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上,去作为货品的。从而,他举例不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9 21:34:14
论需求规律定义的前提条件与吉芬之谜的缘由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15160&from^^uid=10452248

我相信我这个帖子能为你解答疑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