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开通对中国进步构成重要意义,是重大事件,可喜可贺。
创业板是举着创新的旗帜走来的,给了市场许多的期许。遗憾的是,30日开始交易的创业板交易规则却丝毫没有新意,可悲可叹。
我们判断,危害创业板的毒药是,与主板相同的、反科学的交易规则。
我们知道,股市投资的最大风险是变现能力,最大成本是时间。T+1和涨跌幅限制的交易规则,在制度设计上人为地放大了变现风险,延长了时间成本,这样的规则在被视为成熟的西方股票市场是不被采用的。
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反科学。
股票市场的重要功能是用市场的方式发现价格,在规则设计上,以最大可能降低市场风险和成本来发现价格为最高原则。只有T+0和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交易规则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这个原则。T+0和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市场,买卖双方的行为是充分体现其真实愿望的行为,没有人为的规则障碍妨碍交易者的意愿实现,其收盘价格在本交易日内是一个多空平衡的结果,因此,在这个市场背景下,持股或持币者当晚睡觉都是心平气和的。T+1和有涨跌幅限制则不然,如果你上午购买了股票,午饭休息时发生了什么,下午你要卖出股票,那是不可以的。T+1要求你必须次日才可以卖出,也就是人为地放大了你变现的风险。或者,你要买进一只股票或卖出一只股票时,涨跌停板挂着的大单,使你买卖的意愿无法实现,也就是人为地延长了你拥有或抛出某只股票的时间,也就是提高了你的成本。这个规则下的收盘价格不是买卖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和表达,是不真实的,是失衡的,因此,持股或持币者当晚睡觉是不安的,于是给市场积聚着冲动。
实践证明,T+1和有涨跌幅限制的规则提高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和成本,市场各方为此付出代价。监管层反复强调,严控遏制上市首日炒新,其愿望是维护市场的健康平稳,其效果却是一厢情愿,如同一纸空文。多少只新股上市首日大炒,接下来的交易日是连续跌停,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错不在投资者,错在T+1的交易规则。上市首日,四个小时的交易时间进行到一半时,换手率就达到了80%,在T+1的制度设计上决定了几乎是没有股票可卖出,想卖出的人也因规定而不可以卖,供求严重失衡,股价能不暴涨吗?这时的收盘价格是不真实的,接下来的交易日只能是用大幅波动来寻找真实的、平衡的价格。如果是T+0的话,结果会是可供卖出的股票数量是无限的,市场将以本能的力量纠正不合理的价格,供求平衡,当日的收盘价是真实的、平衡的,接下来的交易日是平稳的。我们看到了炒新的不良结果,但没有人去试图改变制造不良结果的规则。
二是不人道。
作为市场的主体,投资者买卖什么股票,何时、何价买卖是投资者的权利,这个权利如同天赋人权,与生俱来,不需要谁赐予,更不该被剥夺。这是一个文明的时代,股市是包括但不限于监管者和投资者在内的,我们共同的股市。二者都是建设者,而不是博弈的对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纽约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在市场规则上却没有抱怨监管者,没有期待政策利好,因为监管者的口袋里没有藏着掖着的利好,可以想象的市场自身建设的利好早在第一时间就归属于市场自己。令人痛心的是,我们为之付出巨大感情和资产的市场,常常是跌得惨不忍睹时,才会抛出原本就属于这个市场的“利好”,为什么不在惨剧发生前就还给市场呢?
我们为市场规则的错误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过来的四年,从1000点涨到6000点,从6000点跌到1600点,既是股灾更是人祸。这样的大幅波动是市场制度建设不到位造成的。
在07年上半年股市上涨时,有教授呼吁将T+1改为T+3;本月23日创业板启动时,有教授呼吁将创业板上市首日改为与平时交易日一样的涨跌幅限制。我们这个社会有这样的不良学者,他们已经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起码良知。这些所谓的专家,不仅不学无术,而且别有用心。不良学者与贪官、奸商构成社会的三大公害。他们以不同的角色来共同戕害社会的肌体。
T+1和涨跌幅限制的规则其本质带给市场的结果是不真实、不人道。T+1和涨跌幅限制是创业板的毒药,也是中国股市的毒药。我们期待着早日改变,那将使我们的股市更加健康文明。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6579480100fpi2.html?t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