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上市:前车之鉴 战略投资者可能优选国内
http://finance.ifeng.com/ipo/xgyw/20091031/1413626.shtml
战略投资者可能优选国内?
财务重组、股份制公司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是此前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农行也不例外。据悉,农行股改方案获批后其他工作的推进时间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行将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财务重组,清理资产负债表,包括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同时构建新的公司法人治理架构,争取2008年年底或稍晚成立新的股份公司。
相比较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从宣布股份制改造到成立股份公司,工行大约用了半年时间,建行和中行大约用了8个月以上时间,而农行自从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后,农行展开了外部审计、不良资产尽职调查等股改前基础性工作,但无论是完善内部治理还是进行财务重组,农行股改较其他三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更为复杂,股份制公司至今仍未设立。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助理、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分析道,“由于农行总的股改原则要求服务‘三农’,这样的客户群体比较特殊,就短时间来看会影响农行盈利的潜力,即使成功上市,其定价可能会低于其他三家银行的股价,也可能还会因此给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伍永刚表示,从长期来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需要大力的金融资金,这对农行也许会产生新的机会。
第二阶段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不过,农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剧变,全球金融持续动荡,国外金融巨头纷纷遭受重创,潘功胜对此并不乐观:“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实事求是说要找到一个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在已经上市的四大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减持行为多少对决策者产生了一些影响。外资似乎是在做成本极低的倒手生意,你急于脱手的“垃圾”,经过梳理包装之后,在他手中变成了跟你置换相对优质不良贷款的筹码。
对外资机构来说,新产生的不良贷款,抵押担保手续更为健全,回收以后会更有价值。与此同时,他从老的不良贷款中了解到你银行存在的问题和不良客户的名单后,又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你最新内部信息。
更何况银行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客户服务的竞争。历年积累的客户资料是银行最有价值的财富。在剥离和置换的过程中,不仅让外资金融机构大赚了一笔,很多珍贵的信息就这样被他们轻易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