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7-10-10 22:02:36
xxxbbblll123456 发表于 2017-10-10 21:45
如果真能把西方经济学的基石——供给需求理论,搞翻。那么,下一届经济学得主必定是额额
假设,真的把西方经济学的所谓供求理论搞翻,并且建立了更好的理论,

这在下几届得不了诺奖,因为,通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例如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上。

并且,几十年之间,几十年之后,也不一定得诺奖。



因为,获得诺奖,需要有一大批的著名的学者,有资格做评委的学者,熟悉上述这个理论,熟悉这个作者,并且对这个理论这个作者均有好感,和足够大的尊敬,相当高的尊敬。


但是,足够好的成果,不一定被人们足够熟悉。足够熟悉了,不一定足够尊敬。



再一点,
在这几十年之间,有可能出现了更更好的理论,或者更著名的其他的新领域,新理论,从而,相比之下,上述突破就不突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07:38
xxxbbblll123456 发表于 2017-10-9 19:54
做学问不是大擂台,不要搞得那么江湖气,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有新发现,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 ...
做学问不是大擂台,不要搞得那么江湖气,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有新发现,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支持自信、自尊、自强,不喜欢自恋、自大、自狂
你上述,不符合人类的科研规律,人才规律。

许多人才,许多天才,并不正常。智商不正常,智慧不正常,性格不正常,精神不那么正常,等等。
譬如牛顿,爱因斯坦,谢尔顿,康德,等等等,就不正常,不那么正常。



再一点,

对于一国来说,对于一个范围区域来说,大家在学术上,针对学术话题,爱讲话,讲真话,才是科研的发展壮大之道。而你说的那些,叫做模范小学生,标准师范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19:3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0-10 19:11
我之所以撰写此文,其一是为了指出马歇尔需求理论的不足之处;其二是证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供求规律之间 ...
真心来说,没有想歪楼的想法,而是被几个人挑衅,所以就去布阵了。
石大哥!你连边际效用递减和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效用的大小只能由经济人自己评价这些基本前提都不认可,我就算告诉你我的推论方式,估计你也很难接受,毕竟我是以这些个基本前提为基础来推导的。到时候你又和我讨论这些基础问题,那就真的没有意思了,毕竟公理的原则是不证自明的东西,你要我证明我也证明不了啊!你说对不对?
    既然石大哥想看,那我就一节一节地发出来,不过需要先一步一步地讲解我的证明方法,然后才到证明供求规律的时候,所以有点长,石大哥确定有耐心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23:26
xxxbbblll123456 发表于 2017-10-10 21:45
如果真能把西方经济学的基石——供给需求理论,搞翻。那么,下一届经济学得主必定是额额
呵呵呵,我没有想你说的那些什么奖,我仅仅是想和大家一起交流经济学。至于马歇尔的供求规律,可以肯定的说,他的理论是不严谨的,你信不信我能把他推翻?而且仍然沿用他所采用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两个规律作为前提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30:44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7-10-10 22:19
真心来说,没有想歪楼的想法,而是被几个人挑衅,所以就去布阵了。
石大哥!你连边际效用递减和理性经济 ...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虽然无法严格证明,但可以视为成立。
效用当然要由商品使用人自己评价。
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我没有否认。
我只是认为:不同商品的效用不可比较更不能相加。效用只能应用于一种商品才有意义。
既然两种不同的商品效用不可比较,就不能用效用解释两种商品的交换问题。
您如果讲讲一种商品与货币交换的供求,我倒有兴趣;如果是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我不感兴趣。说白了,我想知道P=MU(商品边际效用)/MUm(货币边际效用),您能推出什么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44: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0-10 22:30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虽然无法严格证明,但可以视为成立。
效用当然要由商品使用人自己评价。
理性经济人追 ...
“”我只是认为:不同商品的效用不可比较更不能相加。效用只能应用于一种商品才有意义。
既然两种不同的商品效用不可比较,就不能用效用解释两种商品的交换问题。“”
对于不同的人之间,效用确实不能比较,这个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不同的物品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不然的话,人类之间根本就不会有交易了,因为交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两种不同财物,而如果一个人没法判断他的所得和所失,他怎么会去交易呢?所以同一个人是肯定能够判断不同物品对于他自己的效用的,这真的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当然这个只是具一个例子而已,不算是证明,因为公理是无法被证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51:05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7-10-10 22:44
“”我只是认为:不同商品的效用不可比较更不能相加。效用只能应用于一种商品才有意义。
既然两种不同的 ...
一个人去买东西(消费品)或称去交易,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如买一台汽车,(使用后很满足)效用为100%。买2个月饼,吃饱了,效用也为100%。
买什么不买什么,要看购买者有多少货币,看其对商品的偏好或紧急需要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2:52:35
“”您如果讲讲一种商品与货币交换的供求,我倒有兴趣;如果是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我不感兴趣。说白了,我想知道P=MU(商品边际效用)/MUm(货币边际效用),您能推出什么结果。“”石大哥!这就是你太狭隘了,真的!货币与其他任何财物,对任何一个经济人来说,都是财物,不过是各有各的用途而已。到底是选择货币还是一般财物,这就取决于经济人的选择了,或者说取决于他的用途了。渴了他会选择水、饿了他会选择牛肉、面包等等、如果他想让未来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面包、牛肉、水,那么他也许会选择货币。等等,反正就是经济人觉得他想要什么,都只能是由他自己决定,所以呢,货币与一般财物来说,都是财物,不过是用途不同而已。
    至于你说的用货币来推导,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结果一样,因为货币也等同于一般财物。
    另外,你给的这个公式P=MU(商品边际效用)/MUm(货币边际效用)是正确的,在我的推导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3:06:21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7-10-10 22:52
“”您如果讲讲一种商品与货币交换的供求,我倒有兴趣;如果是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我不感兴趣。说白了,我 ...
P=MU/MUm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公式,它很抽象,我想看看您能不能往下推,推出一种不太抽象的结果。
看看您推出的结果是不是与我推出的结果相同。换句话说,我想知道我们是否通过不同的推理得出相同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0 23:24: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0-10 23:06
P=MU/MUm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公式,它很抽象,我想看看您能不能往下推,推出一种不太抽象的结果。
看看您 ...
好的!明天晚上我开始发,今天有点晚了,不过你也可以到我的博客去看,更加系统全面。http://blog.sina.com.cn/caoxish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20:47:00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0 22:07
你上述,不符合人类的科研规律,人才规律。

许多人才,许多天才,并不正常。智商不正常,智慧不正常 ...
天才大多有点疯子气,但是疯子大多不是天才。
因为其人挑战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供求理论,我才敢打这个赌
如果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供求理论,垮掉了,那么下一届经济学奖得主就是他
我现在怀疑大家这些讨论,是不是围绕一个伪命题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21:56:35
xxxbbblll123456 发表于 2017-10-11 20:47
天才大多有点疯子气,但是疯子大多不是天才。
因为其人挑战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供求理论,我才敢打 ...
正常人大多很正常,但是正常人大多不是天才。

你怀疑这,怀疑那,首先要怀疑你的见识和眼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22:04:44
xxxbbblll123456 发表于 2017-10-11 20:47
天才大多有点疯子气,但是疯子大多不是天才。
因为其人挑战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供求理论,我才敢打 ...
林毅夫:我为什么不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3 13:26:16
你自创的方法是什么,根据什么,如何表述的?是否具有通用性?我使用广义动量定理和系统思考两种方法分析所有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理论,已经出版《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广义动量定理是我创立的理论,是动量定理的扩展,是基于力量的时间的分析。
《需求定律公式和需求弹性的推导》: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68742-1-1.html ;《供给定律公式和供给弹性的推导》: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80429-1-1.html 。《商品的供需均衡分析》: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80493-1-1.html
我的主页有很多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理论的帖子,还请多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4 10:55:40
卖者得到茶叶的数量越多,总效用就越大(关于这一点,从马歇尔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也就是说7磅的总效用是一定大于6磅的。如果买者得到7磅茶叶最多只愿意付出280便士,那又怎么可能在只得到6磅的时候,却还愿意最多付出300便士呢?也可以这样来说,如果买者支付300便士购买6磅之后,如果要想让买家再购买一磅,那么卖家不但要给买家一磅茶叶,还得支付买家20便士,买者才愿意购买第七磅,这样的事怎么可能会出现呢?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买者都不可能这样做心里盘算安排。后面的每一个点也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知我这样分析大家都能够明白问题所在了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微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9182&page=1&from^^uid=1041577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商家打出广告:在本店购物满500元,立减100元。所以,如果我在这家店里购物480元,我就得支付480元;如果我再多买40元的东西,使购物总价达到520元,按照商家承诺的“立减100元”,我只要支付420元就可以了。“购物满XX元,立减XX元”这类广告现在随处可见,类似的还有“购物满XX元,赠抵用券XX元”,“购物满XX元,赠价值XX元的礼品一件”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4 16:10:38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7-10-14 10:55
卖者得到茶叶的数量越多,总效用就越大(关于这一点,从马歇尔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商家打出广告:在本店购物满500元,立减100元。所以,如果我在这家店里购物480元,我就得支付480元;如果我再多买40元的东西,使购物总价达到520元,按照商家承诺的“立减100元”,我只要支付420元就可以了。“购物满XX元,立减XX元”这类广告现在随处可见,类似的还有“购物满XX元,赠抵用券XX元”,“购物满XX元,赠价值XX元的礼品一件”等。"
你说的这种情况,何止是见过,我还见过不给钱,进店就送东西的呢?请问这个是不是也违背了供求规律呢?很多时候,人们得到利益不一定仅仅只具体在交易中,交易的外部也能够得利的。不然为什么会有扫二维码就送多少钱多少礼品之类的呢?我们分析研究经济问题,是把其它的因素剔除,只研究其中一个或者几个之间存在的规律,至于其它的因素,也同样可以用此法进行研究。就好像物理学中的力学分析,为什么要加一个“在理想状态下”呢?如果不加这些个排除其它因素的条件,可以这样说,九成九的物理学规律都会是错误的,你若不信,可以随便具一个物理学规律和实际物理现象相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4 21:15:58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7-10-14 16:1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商家打出广告:在本店购物满500元,立减100元。所以,如果我在这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商家打出广告:在本店购物满500元,立减100元。所以,如果我在这家店里购物480元,我就得支付480元;如果我再多买40元的东西,使购物总价达到520元,按照商家承诺的“立减100元”,我只要支付420元就可以了。“购物满XX元,立减XX元”这类广告现在随处可见,类似的还有“购物满XX元,赠抵用券XX元”,“购物满XX元,赠价值XX元的礼品一件”等。"
你说的这种情况,何止是见过,我还见过不给钱,进店就送东西的呢?请问这个是不是也违背了供求规律呢?
购物满多少元,打折若干,赠物若干,等等,属于多价位销售,不是一价位销售,不是均价销售。西方经济学叫做价格歧视等等。
进店就送东西,属于广告费用之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7 18:17:16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4 21:15
购物满多少元,打折若干,赠物若干,等等,属于多价位销售,不是一价位销售,不是均价销售。西方经济学叫 ...
没有什么多价销售的,因为任何物品从卖者的角度都可以说成是多价销售,这个从供给曲线上就能够表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20 15:20:34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