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20 26
2017-10-11

陈才天是如何歪曲马克思的理论的?(二)

我们还是继续谈谈陈才天的《〈资本论〉理论与实践100个谬误及其原因》的第一章“谬误1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谬误之一”

陈才天在这篇文章中说,“首先,‘具体劳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理论规定排斥和否认自然资源商品的使用价值”,然后,他举出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具有使用价值的例子,反驳马克思“排斥和否认自然资源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荒谬性。

问题就在于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否认过“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就写道:“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4页)。马克思在这里指出的“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都是未经人的劳动而对人有用的“自然资源”,马克思肯定地说,这些自然资源都可以是使用价值。

那末,陈才天是怎样从马克思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这句话中推论出“排斥和否定自然资源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个意思的呢?在这里,本人要给这位陈先生上一点语法课和逻辑学课了。

从语法上讲,“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是一个判断句。

凡判断句,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其主语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通常小于其宾语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也就是说,主语概念的外延小,宾语概念的外延大,主语概念的外延包含于宾语概念的外延之中,只是宾语概念的外延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你爸爸是长胡子的”这个判断句,“你爸爸”这个概念的外延小,“长胡子的”这个概念的外延大,“你爸爸”只是千千万万个“长胡子的”人中的一个。象这样的判断句是不能倒过来理解的。所以,如果将这句话倒过来说,就会是非常荒谬的:“长胡子的都是你爸爸”。

只有当某个判断句中加上了“唯一”、“只有……才……”这类排他性的词语,这样句子中的主语概念与宾语概念的外延才可能是一致的,但马克思的话里并没有这样的词语。

再举几个例子,某个纺织厂的工人们说:我们生产纺织品。但并不等于说,所有的纺织品都是我们生产的;某个建筑工地的工人们说:我们盖房子。但并不等于说,所有的房子都是我们盖的。

因此,马克思说: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但并不等于说,所有的使用价值都是具体劳动生产的。马克思已经在另一个地方明确地说过: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

把马克思说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故意理解为“所有的使用价值都是具体劳动生产的”这样的荒谬的话,就象把“你爸爸是长胡子的”故意理解为“长胡子的都是你爸爸”,然后再来举例批判马克思的“荒谬”,不知道究竟是你荒谬还是马克思“荒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0-11 10:46: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11:07:35
陈才天 发表于 2017-10-11 11:05
楼主还好意思再三发这类帖子。等老陈有时间看一下值不值回复。
黄三只,陈三反,但愿不要流行起来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11:32:5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


穿越幻象。


既然商品拜物教是掩盖资本主义符号秩序不一致的幻象, 如何才能穿越这层幻象, 挖掘资本主义背后的人的关系呢?一方面, 商品的交换关系反映的是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商品本质上是人类劳动产品, 其价值乃是人类在劳动中耗费体力和脑力所形成的, 而耗费程度在历史发展中转化为劳动时间的计算, 这就意味着商品价值的“量”成为人类劳动时间的计算方式。当劳动者出卖自身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生产商品时, 商品交换者与劳动生产者的一体身份就被剥离了, 遮蔽掉商品价值的真正来源, 造成商品本身具有价值的幻象;另一方面,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特殊的商品。资本的个性是靠交换“活劳动”来实现自我增殖, 但其...



另一方面,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特殊的商品。资本的个性是靠交换“活劳动”来实现自我增殖, 但其共性在于它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而这种共性是“由商品二重性,即作为劳动二重性的外在表现的形式规定所派生而来” 。(许光伟:《〈资本论〉的艺术高度:社会客观批判———关于“商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历史辩证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6 年第 1 期:第 29 页。)




由此可见,资本本质上反映的是,隐藏在商品价值背后的雇佣劳动的资产阶级与出卖劳动的无产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摘自:穿越意识形态幻象:论民主革命派的阶级属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商品交换者与劳动生产者的一体身份就被剥离了, 遮蔽掉商品价值的真正来源, 造成商品本身具有价值的幻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11:57:00
xuguw 发表于 2017-10-11 11:3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
这才是对《资本论》、对马克思理论的真正深刻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0-11 12:15:49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7-10-11 11:57
这才是对《资本论》、对马克思理论的真正深刻的理解。
《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wk.com/e/tags/?tagid=5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