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6976 10
2005-12-14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领域存在着“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他们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自利性,用闲人的话说就是巴甫洛夫描述的“狗”;

而在公共管理领域,也存在着“公共人”的人性假设,这种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存在自利行为,是公共利益的理想代表。

一种理论要想立足,必须要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体系,而行为经济学在理论基础的建构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明确它是以哪种人性假设为依据,这种人性假设的特点是什么。

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提出“行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这种人性具有有限理性方面的一系列特点,以此为基础来分析行为经济学具体的行为现象。

这种人性假设有没有提出的必要?能否成立?假设成立后具体的特点是什么?

本人外行,想到此便说出来与大学商榷,还请高手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4 11:45: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4 12:30:00
以下是引用liobrin在2005-12-14 10:53:36的发言:

而在公共管理领域,也存在着“公共人”的人性假设,这种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存在自利行为,是公共利益的理想代表。

“公共人”不是人,或者说是抽象的。一般地,我们只把政府看作是“公共人”。

“有限理性”实在是太难定义了,有限到什么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5 09:14:00

Todd说的有道理:“有限理性”实在是太难定义了,有限到什么程度?

现状的确如此,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对人们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还太少,而且还停留在一种前范式的状态。

具体地说,行为经济学虽然探讨了很多议题,做了不少实验,但总体上缺乏一个足够强大的理论体系来总领全局,在我看来,Prospect Theory有希望,但现在还不行。这样,就使得目前的“行为经济人”只是一种穷举法,根本不足以对研究起到什么帮助。

所以我憧憬未来的改进,但目前时机未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5 9:28: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8 00:30:00
以下是引用liobrin在2005-12-14 10:53:36的发言: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领域存在着“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他们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自利性,用闲人的话说就是巴甫洛夫描述的“狗”;

而在公共管理领域,也存在着“公共人”的人性假设,这种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存在自利行为,是公共利益的理想代表。

一种理论要想立足,必须要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体系,而行为经济学在理论基础的建构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明确它是以哪种人性假设为依据,这种人性假设的特点是什么。

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提出“行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这种人性具有有限理性方面的一系列特点,以此为基础来分析行为经济学具体的行为现象。

这种人性假设有没有提出的必要?能否成立?假设成立后具体的特点是什么?

本人外行,想到此便说出来与大学商榷,还请高手指教。

这个问题建议这样入手思考:

第一步,剥离新古典的方法内核

一是完全信息假设,二是假设决策不受时间条件限制,三是理性选择(一是效用同质性,二是最大化)

第二步,证明这些前提假设是特例

一是假设信息不完全,二是假设决策受时间条件限制,三是假设理性选择具有交易费用(决策成本)

第三步,建立行为选择的理论

一是区分价值与效用(这是前提,卡尼曼已在回到边沁一文中证毕,理论意图是引入价值的异质性,以证明无法最大化;然后,迫使问题转向价值与效用两点定价这个主题,为参照点与FRAME的引入确定价值论基础)二是说明感性选择与理性选择的区别(特韦尔斯基在感性选择与理性选择的区别的论文中已证毕,主要是证伪理性选择的三个技术前提)三是说明在信息不完全,且决策受时间限制条件下,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所得效用与交易费用之比.这就把有限理性分解为一个一个要素了,而不是设一个有限理性人.

说明:对有限理性的理解,不可过执.西蒙的本意与卡尼曼的本意,都在于说明,在上述两条件下,感性可以简化决策.西蒙用满意正说,卡尼曼用偏离来反说.但他们没有象科斯那样,明说里边有交易费用和制度安排问题.所以他们说有限理性时,没有把感性选择点出来.特韦尔斯基不然,把此中关键,给点出来了,就是将有限理性分解为感性选择与理性选择来解,这就是特韦尔斯基的典型思路.他把有限理性人,解为一半是感性,一半是理性(指FRAME,一种有理性之实,而无理性之形的东西)

这里还必须特别注意FRAME在整个证明中的核心作用,没有这个,行为经济学和感性选择,就混同于经验主义了.FRAME是回避把感性选择混同于经验选择的方法论关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0:44: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8 01:39:00

好像jqp已经揭示得很详细了。

你提到的那两篇文章我都还没有仔细看过,如果方便的话,可否在论坛共享。如不方便,请pm我,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8 1:43: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8 03:15:00
jqp的思路很清晰,逻辑性很强,超出了我原来想知道的知识。我本来想在行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这一小块领域刨点铁矿,没想到让众多高手领进论证有限理性的矿山中淘金来了。受益匪浅,谢谢各位,大家继续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