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11-1 11:54:10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11:40
公有生产资料,无非是盯着利润嘛,
而这个利润的公有性质,难道不是跟生活资料公有的性质是一样的吗?
公有制真应该像您说的:大家来商量利润怎么分配。
全民所有制,要是全国人民都来商量那还了得?
只要是企业出资人很多,都免不了由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如何利润分配。
可别提生活资料公有了——那是消灭了个人的需求,只能被动接受分配了——没有交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12:15:24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12:06
公有制真应该像您说的:大家来商量利润怎么分配。
全民所有制,要是全国人民都来商量那还了得?
----- ...
这回您说的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等。
公有制的利润当然可以公用——公共设施等。
但是全国人民来决定肯定不行——那还了得——很难操作。
全国人民决定的事那是特别大的事——中国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这是一个双关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15:15:27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12:28
石会计是玩儿弄文字的高手,把“供给量”改成“提供量”,又把“分配”改成“分割”,随他自己解释去吧。
分割与分配的区别与联系
分割是将某一整体划分为几份并分开,例如将一个圆饼分成八份。
分配是将某一整体划分为几份并分开并确定每一份的归属,例如将一个饼分成八份并确定了这八份饼每份都归属谁。
显然,分割是分配的前提,分配是分割后的结果。
分割和分配在遗产继承中经常用到。
被继承人在生前将自己的财产分割完毕也分配完毕时——即被继承人有财产继承方案的遗嘱时,继承应该按遗嘱继承(前提是遗嘱合法)。
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将自己的财产分割完毕也分配完毕时——即被继承人没有财产继承方案的遗嘱时,继承人的继承可由继承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协商分割并确定每个继承人应得数量。协商不成时,只好由有关继承人起诉至法院,由法院进行分割并确定继承人应得数量。
如果继承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经协商确定遗产分割,可以签订遗产分割协议——也可以写为遗产分配协议。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16:30:53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12:28
石会计是玩儿弄文字的高手,把“供给量”改成“提供量”,又把“分配”改成“分割”,随他自己解释去吧。
提供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提供量是通过生产或贸易向市场提供要出售的商品量。
提供量=上期末库存量+本期生产或贸易量(生产贸易量)
供给量是提供量中已经销售的商品数量,没有提供量便没有供给量。
提供量与供给量有以下关系:
提供量=供给量+本期末库存量
特别地,当提供量全部供给变成供给量时是市场出清,库存量为0。
提供量与市场价格没有关系,是待售;供给量与市场价格有紧密关系,是已售。
供给是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商品量,供给量是一定价格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商品量。
在一定市场价格情况下,供给量是一定的,等于此价格时市场需求量。一定市场价格的供给量永远等于需求量。供给量是销售量,需求量是购买量。
在一定市场价格情况下:供给量=销售量=需求量=购买量=成交量——这可称为经济学牛顿第三公理——这很像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20:18:01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17:31
对不起,没兴趣看,你不过是玩弄文字罢了。
懂了这些概念不同的意义,才能理解有关经济学原理。否则,只能是人云亦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21:43:37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21:24
玩弄概念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经济学原理。
供给与需求相等原理您就是不能理解,因为您分不清提供量与供给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22:12:09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22:01
是你篡改了经济学供给量的概念,把它与成交量混淆在一起了。

说句心里话,石会计,你在我眼里就是个渣 ...
在您眼里我是什么无所谓,您顶天立地,地上的人恐皆如蚁也。
很奇怪的是您学问那么高,供给量与需求量永远相等都看不出来,效用边际效用的量纲不知道分不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22:18:27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22:01
是你篡改了经济学供给量的概念,把它与成交量混淆在一起了。

说句心里话,石会计,你在我眼里就是个渣 ...
看来您很有科研能力,那么您知道需求曲线、效用曲线、无差异曲线这三个经济学中常见的曲线的方程吗?能推导出来吗?可别说不能啊,静候您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22:18:43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1 22:01
是你篡改了经济学供给量的概念,把它与成交量混淆在一起了。

说句心里话,石会计,你在我眼里就是个渣 ...
看来您很有科研能力,那么您知道需求曲线、效用曲线、无差异曲线这三个经济学中常见的曲线的方程吗?能推导出来吗?可别说不能啊,静候您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07:59:2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1 11:43
生产条件的分配在您看来是分配,马克思说的也是分配,但事实是交换——不能指鹿为马。
不能因为马克思说 ...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都是交换来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有足够的可以交换生产资料的货币,如果没有足够的货币,而只有自己的劳动力,那你就不可能交换到生产资料。所以,这里生产条件的分配首先就包括了货币的分配。
货币的分配可能是通过出卖商品交换来的,但也有可能是通过殖民掠夺得来的。西方靠殖民掠夺、包括抓捕黑人卖成黑奴而积累货币的例子还少吗?
所以,生产条件的分配都是“资本家交换而来的”不过是你对历史事实的否认而已。况且,马克思说的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是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而且还包括了人类社会一切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条件的分配,你能说,人类历史上一切生产条件的分配事实上“都是交换”吗?

所以,你把马克思说的“生产条件的分配”说成“都是交换”就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09:02:40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08:05
不好意思,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垃圾,你自己鼓捣吧,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露怯了不是?弄不出来了不是?很简单的事,研究不出来。本人已研究出来了。在本论坛微观经济学部分发表了。
知道了这几个曲线的方程,曲线的意义才能理解,否则只是一笔糊涂账。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效用和边际效用在您那里就是糊涂账(因为您不知道效用边际效用的方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09:08:38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08:03
你先把“爷爷”的含义跟“爸爸”混淆,那么你说“爷爷等于爸爸”都是没错的。
同样,供给量和需求量,在 ...
我是严格按照供给量的教科书定义区分提供量和供给量的:供给量是一定价格供给方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商品量。
提供量是本人定义的:通过生产或贸易向市场提供准备销售的商品量——包括本期生产或贸易+上期库存
没有仔细区分概念的意义,才会把供给量与提供量弄混。
提供量是事实存在的,我的定义只是说明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09:14:46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2 07:59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都是交换来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有足够的可以交换生产资料的货币,如果没有足够的货 ...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都是交换而来的?因为资本家不可能去生产这些生产资料,也没有ZF或组织分配给他,他是用货币去买的生产资料。
货币可以是借来的,白手起家就是这个意思。工人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借钱成为资本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0:02:36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09:46
我承认我弄不出这种垃圾,只有你喜欢弄出一堆垃圾来,还自以为很高明。
弄不出来就别说研究能力如何如何,至于是否是垃圾,不是您说的算。
本论坛贺卫——东华管院——微观经济学收藏了我的《需求曲线方程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0:05:08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09:56
我是严格按照供给量的教科书定义区分提供量和供给量的:供给量是一定价格供给方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商品量 ...
怪不得您把供给量理解错了,计划出售——出自何处?是百度百科吧。我们还应该以教科书为准。经济学概念如果意义不清楚,混淆那是不可避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0:30:39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0:17
你自己引用的还不是一个意思吗?“愿意并且能够销售”,不就是计划销售吗?

你还是把“能够销售”错误 ...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愿意并且能够销售。这是需求与供给的关键词。
需求是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供给是有出售意愿并且有出售能力。
出售能力您理解为生产出了一定量的产品在一定价格可以卖(但不一定卖出)。
那么以此类推,购买能力是在一定价格可以买一定的商品量(但不一定买进)。
原来需求和供给都是闹着玩的——不卖也不买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1:10:25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0:39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愿意并且能够销售。这是需求与供给的关键词。
需求是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供给是 ...
大蒜是个好例子,大蒜有一些囤积者囤积了一定提供量(我还是用这个概念),原来想高价卖出这些量,可是很遗憾,形势变了,高价卖不出去没有人买呀,所以只好赔本降价卖了。
假设大蒜的提供量是100吨,销售量为100吨。
按您的理解在低价能够销售的量100吨不是供给量——在高价愿意卖但不能够销售的量100吨才是供给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1:30:36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0:39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愿意并且能够销售。这是需求与供给的关键词。
需求是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供给是 ...
供给指特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且(可)能供应的商品数量。
这是MBA智库百科的供给定义。这个定义的供给是供给的真正意义。
前提是销售价格,然后是愿意并且可能供应——即在某一价格可能卖出。
供给一定要卖,光提供不卖那不是供给。愿意卖并能够卖出的量——供给量,一定是那一价格愿意买并且能够买的量——需求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1:39:09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1:29
假设大蒜的提供量是100吨,销售量为100吨。
按您的理解在低价能够销售的量100吨不是供给量——在高价愿 ...
问题是100吨大蒜在15元/斤是愿意卖并且能够卖吗?不能够卖呀。既然不能够卖又如何符合愿意并且能够卖的供给量定义呢?
只有在10元/斤能够卖出100吨。所以在10元/斤的100吨才是供给量(在15元/斤的100吨只是提供量)。这符合愿意卖并且能够卖的供给量定义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1:45:55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1:36
供给指特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且(可)能供应的商品数量。
这是MBA ...
前提是销售——销售是卖,供应的意思是(在这个销售价格情况下可以)交付或给予——不是把货摆在那儿不交付不给予。但可以供应的量只是一个确定的量——买少了就不卖了(在这个价格)——薄利多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2:13:29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0:39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愿意并且能够销售。这是需求与供给的关键词。
需求是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供给是 ...
可以确认了:
您说的供给量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价格愿意并且能够生产(但不一定能够卖出)的商品量。
关于供给,西方经济学有时理解为生产,有时理解为销售,您是理解为生产的,我是理解为销售的。
为什么同一概念理解出现了不同?这一定是概念定义有问题。
供给量这样定义: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价格愿意并且能够卖出的商品量——这样还能理解错误吗?
提供量这样定义: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可以提供出卖的商品量(与价格无关)——这样还能理解错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2:28:21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2:18
您说的供给量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价格愿意并且能够生产(但不一定能够卖出)的商品量。
---------- ...
您理解的供给量我也明白了:供给量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价格供给方愿意叫卖(不是能够卖)的商品量。——不管那个量是生产来的还是贸易来的——基本上符合我定义的提供量(如果去掉一定价格)。
我有100吨大蒜我愿意以15元/斤卖(不管能不能全卖出)——100吨就是供给量——供是供了,但是没有给呀,卖不出去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13:04:38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2 12:41
您理解的供给量我也明白了:供给量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价格供给方愿意叫卖(不是能够卖)的商品量。 ...
我们的争论是没有结果的,所谓各持己见。
您的意思是:
15元/斤能够卖但不一定能卖出100吨,假设能卖出50吨——100吨是供给量,50吨是什么量?是销售量是成交量是需求量是购买量,但就不是供给量。
我的意思是:100吨是提供量,50吨是供给量是销售量是成交量是购买量是需求量。
所以我说西方的供给曲线是臆想的曲线,除了一种价格之外,其它只是有东西想卖但卖不出去——或许根本就没有东西呢。
市场价格高的时候,“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是吗?为什么市场价格会高呢?
市场价格低的时候,“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供不应求,价格会上升——是吗?为什么市场价格会低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21:14:1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2 09:14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都是交换而来的?因为资本家不可能去生产这些生产资料,也没有ZF或组织分配给他,他是用 ...
马克思说的是生产条件,你不要偷换成生产资料。
工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担保,谁会把钱借给他?其次,有钱人凭借货币的借贷就可获得借款利息,那么他用来借贷的货币就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条件的分配。没有这种货币的分配,哪里有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其次,你承不承认我前复说的“西方靠殖民掠夺、包括抓捕黑人卖成黑奴而积累货币”的历史事实?你承不承认历史上有不是通过交换而占有生产条件的历史事实?如果你否认这些历史事实,那你就是在故意颠倒黑白;如果你承认这些历史事实,那你就是承认了你把马克思的“生产条件的分配”说成“都是交换”是违反历史事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 21:29: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1 15:15
分割与分配的区别与联系
分割是将某一整体划分为几份并分开,例如将一个圆饼分成八份。
分配是将某一整 ...
你可不要卖弄你的无知了!
假设某夫妻有一处房产,每人各有50%的权属,两人如果因意外同时去世后,该处房产的权属必然要发生变更。如果该夫妻只有唯一的法定继承人,那么该房产就将由该法定继承人继承;如果该夫妻没有法定继承人,那么房产的权属就将归于国家。而不管是由唯一的法定继承人继承还是归于国家,都属于房产权属的变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该房产的重新分配。
而在这种重新分配中,不仅没有财产的分割,有的却是两个50权属财产的合并。所以,你说的“分割是分配的前提,分配是分割后的结果”在这里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再如,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原来的一块公地,有关的大家都可以在上面耕种;后来某人依据法律将其圈为己有,这块土地的就由公地变成了某人私有土地。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块土地权属的变化当然也是一次分配,但它根本就不以土地的分割为前提。所以,你说的“分割是分配的前提,分配是分割后的结果”在这里依然是无稽之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3 10:14:02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2 21:14
马克思说的是生产条件,你不要偷换成生产资料。
工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担保,谁会把钱借给他?其次, ...
关于历史问题,向来我都是持怀疑态度——所以不要让我承认什么历史是真的——信史不如无史
另关于强取豪夺之类均不是分配。
我只知道私有制社会,除了原始分配(例如土地分配)以外非法夺取之外,都是交换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3 10:21:53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2 21:29
你可不要卖弄你的无知了!
假设某夫妻有一处房产,每人各有50%的权属,两人如果因意外同时去世后,该处房 ...
分配——划分并按份分——摘自百度汉语词条解释其中二,
您说的是继承问题是集配——把几份合在一起配给某人——不是分配——划分并按份分。
至于圈地问题,历史很复杂,各种说法都有,都不可全信。
但其中有一部分圈地我有点信:有土地租赁者出的租赁费比农民高,农民不搬,所以强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3 11:01: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3 10:14
关于历史问题,向来我都是持怀疑态度——所以不要让我承认什么历史是真的——信史不如无史
另关于强取豪 ...
既然你对历史问题都持怀疑态度,不承认什么历史是真的,但你为什么却承认原始土地分配的非法夺取是真的?为什么认为除此以外的分配都是交换的结果是真的?除了以你自己的喜好为标准以外,你还有什么标准?
一个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的人,在学术上怎么可能不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3 11:19: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1-3 10:21
分配——划分并按份分——摘自百度汉语词条解释其中二,
您说的是继承问题是集配——把几份合在一起配给 ...
分配一定要一份一份分吗?两份、三份合在一起作为一份来分不可以吗?

请看看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利福阿诺斯对圈地远动的描写:“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看清楚了,是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不是租不起别人的土地。
所以,你有点信的“有土地租赁者出的租赁费比农民高,农民不搬,所以强迁”的依据何在?就凭你自己的喜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3 12:10:5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1-3 11:19
分配一定要一份一份分吗?两份、三份合在一起作为一份来分不可以吗?

请看看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利福阿诺 ...
农民所有的土地被强占?农民失去土地的所有权?
百度一下圈地运动看看似乎不是,是圈地运动的词条编写者弄错了?还是历史学家弄错了?
请看看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利福阿诺斯对圈地远动的描写——看来是美国历史学家错了——圈地远动——什么是圈地远动?改改您的帖子吧,这样重要的词也弄错了。
至于为什么有点相信有强迁——和三国演义中一个人物学的——以今推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