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协整的第五讲中我有个疑惑,首先,您用u.hat=residuals(ols.fit) 和
adf.fit=unitroot(u.hat,trend="nc",method="adf",lags=11) 接着用adf.tstat=adf.fit$sval 但是这样看不出是否显著,所以后面您用了 pcoint(adf.tstat,n.sample=nrow(uscn.s),n.series=2,trend="c",statistic="t") 求出其P值,然后进行比较,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不用adf.tstat=adf.fit$sval 而是直接用 summary(adf.fit),返回结果中P值为0.006558,这样可以直接判断是否显著,后面用PP检验的P值为1.557e-7(老师,顺便问问,1.557e-7
这个数是到底是怎么看的?),也是显著的,为什么要自己重新计算临界值进行比较呢?而且奇怪的是,如果两种方法都用summary命令返回的P值直接进行判断的话都是显著的,而用您教的方法是用adf方法是不显著,而pp方法是显著的。(问题有点长,我也想尽量能表达清楚,麻烦老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