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供给量的意义,应知道供给的意义,笔者查阅经济学有关教科书大致有三种说法: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供应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一是要有愿望,二是要有能力(行动)。
供给可能是英文supply的翻译,supply也有翻译为提供的。
综合上述供给的意义,可知: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或供应或提供)该商品的数量。
有人将供给量理解为在某价格已提供并计划出售的商品量(但不一定能售出的商品量)。
这样理解背离了供给的汉语本意。
供的意义是提供,给的意义是交付,供给连在一起是提供并交付的意思。只提供不交付那只是供。
严格地说,将供给量理解为在某价格已提供并计划出售的商品量并不违背供给量的定义,只是背离了供给的汉语本意。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供给量的定义存在问题。
我们重新定义一下供给量。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售出的商品量。
我们定义一下提供量。
提供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到市场准备(或计划)出售的商品量——这里并没有一定价格的前提约束。提供量仅仅是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量,未必实现销售或能够售出。
有以下公式成立。
提供量=本期产量+上期末库存量。
假设在提供量中,生产者选择一定价格售出了若干量,那么这个售出量就是供给量——提供并交付的商品量。
此时有以下公式成立:
提供量=供给量+本期末库存量
供给量=售出量=购买量=需求量=成交量。
特别地,供给方选择市场出清时,有:
提供量=供给量=售出量=购买量=需求量=成交量
在一定价格供给量与需求量总是相等,供给只能按需求供给——不同价格的供给量总是等于同一价格的需求量。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只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将供给量理解为提供并交付的商品量,提供量理解为只提供未必交付的商品量,符合汉语本意要求。
supply,是应该翻译为提供还是供给呢?欢迎英语水平高的读者发表意见。笔者认为翻译为提供较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