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708 23
2009-11-06
个人倡议:
看有没有支持建立一份自由时报的企业和个人,把各种声音表达出来,支持的、中性的、反对的,保守的,激进的。
只要言之有理,能够深刻洞见历史发展方向,透析社会现实问题,集中社会民众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发展,都可以表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6 11:39:07
楼主没有睡醒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1:43:37
这种声音自古未绝,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干这事的都那个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1:48:26
这种声音自古未绝,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干这事的都那个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2:35:50
我看教育还不够彻底啊,竟然有这种荒谬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2:57:40
正因为没有,正因为现在没有形成舆论制约力量,才有努力的方向。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多起来,网络以及各种舆论监督是大势。当然,有人会利用网络进行诽谤,从事一些非正常活动,但是我们首先要发展起来,然后再批判,要相信民众的眼睛,什么是社会公正,什么是社会正义,民众心中是一杆天平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我们不反党、不反国家制度,我们是维护党的领导,保卫国家制度,是为了建立更加富裕、文明的社会,让广大民众有更大的自由权力,有更多的福利,而不是让进步发展的成果只为少数人享有。目前讨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是基于当前民众不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行的。我感觉发改委应该让民众讨论,而不是通过几次调研,自己闷头造文,“闷头造车”。成果共享等权利也是宪法、党章和各种政策文件中规定的。我们现在不要做很大改变,只要能够把宪法、党章和政策文件更有效地落实,我们社会的整体福利就会增进。
        这种目标,我们需要制约力量,需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体制,让各种利益集团互相制约,而不是垄断发展成果。我认为,不是法律和文件、政策出了问题,而是执行中出现了问题。在广东顺德改革中,其区委书记刘海说了一句话,“公务员也是人”,而且是现实中的人,他们也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常理。以往,我们多是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认为是公正的代表,其实,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利用制度,就会利用政策谋求个人、集体利益。同时在制定制度中就会有所偏重,“制度非中性”发挥作用。建议感兴趣的看一下唐斯的《官僚制内幕》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我们必须放松假定条件,以更加理性、客观、务实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们需要培育公民社会力量,发出强有力的“利益诉求”声音。中国人是聪明的,中国老百姓是聪明的,面对城管的行为,面对政府部门的某些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抗争,上访,其实这是一种利益诉求的形式。对于那种以上访为职业的情况,是极少数的。从最近几年上访情况、各种利益冲突情况以及强制拆迁等,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诸多变化,一是说明政府有些部门确实做的很不够,置民众利益而不顾;二是说明民众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之所以要倡议筹建一份《自由时报》,是要更集中发挥出民众的声音,民众利益诉求,有效地制约、监督不同利益群体的行为,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垄断企业的行为。最近的许多事情,说明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等,已经比较严重。这一点,中央领导也看得很明白,关键是培育新生力量,把握住时机,顺势推动。从实质上看,这是维护政府的公信力、维护党的权威,更是维护民众的利益。不能维护民众利益,公信力和权威是没有的。看一下《建国大业》以及其他王朝更替,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民众利益,特别是广大民众利益受损、得不到保护时,才会有反抗,才会“揭竿而起”。大家都生活的好好的,谁愿意去“惹是生非”呢。当然,我们目前的状况还没有严重到那种程度,我们社会中有点“小毛病”,通过“改革”、“变革”就会逐渐治愈。
    一家之言,敬请评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