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2399 108
2009-11-08

高校扩招绝对是件好事

    周济到别处做官了,坊间流传是以退为进,下步当工程院院长政协主席什么的。笔者对官场的陌生和不关心,不亚于陌生和不关心亚当有没有肚脐眼这样的问题。但作为一名现任的大学教师,对周济长教育部期间的是是非非,还是有许多实际体会的。各个大学为了评估不知做了多少假;多发了多少加班费;多支出多少招待费;额外牺牲了教师的多少休息时间;给师生做了多少统一口径的工作;搞了多少与教学无关的弄虚作假;造假和制表的纸张砍伐了多少树木,污染了河流几许;把多少人喝的翻肠倒肚,等等,普通教师虽然说不出最后的总和,但如果能将这些数据合起来计算,笔者相信会是天文数字,也列得出不少作假细目。
   作为现任教师,具体谈这些有碍工作单位和行业情面,仅据火车上遇见的一位广州某高校女老师的话吧:我们学校为了评估,假造的材料都喷水晒太阳底下,满满一草坪,以制造材料的沧桑感。我想,这种暴晒,跟周济所说的教学评估要搞阳光工程似乎不是同一个概念吧?在此含泪劝告周济,别在工程院搞评估了,放过可怜的读书人吧?您想搞阳光评估?搞教育出身的您应该清楚中国人的聪明程度,他们作假和上有政策校下有对策的能力,您的想象力还有些欠发达。

   上述这些话离题了,因为不愿意多谈这个问题,算是附带。

   大学扩招,是人们诟病周济的另一个原因。笔者却认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权且不论周济作为教育部长不可能独断专行这样的大事,只说说扩招本身的积极意义就够了。

  扩招是提高公民文化水平、普及高等教育的唯一途径。

   尽管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多如牛毛,但中国大学生所占总人口比例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扩招,就可以让许多本无缘上大学的学子接受高等教育,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不是坏事。今年有人惊呼中国博士数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更是少见多怪,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左右,博士比例才刚过人家总数,正是落后的表现,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真乃咄咄怪事。美国博士那么多,人家教育质量落后了么?至于中国的博士招生名额那么多由官员占领,这倒给问问周济,是哪些规章缺失造成的。
   扩招跟就业难无关。

   我们之所以将大学生就业难与扩招扯在一起,是基于传统的等级观念,认为农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反不是业,甚至部分城市服务业也不是业。只有在城市里有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体面职业的,才叫作就业。事实上,在一切都被卷入现代化浪潮的当今,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的文化素养,好的教育经历绝对不会亏本。青年人一到就业年龄,不论在城乡都存在就业问题,不上大学,就不就业么?游手好闲当二流子才对?

  扩招是改变落后地区公民待遇的重要途径。

  许多人会说,花钱耗力最后还是种地养殖,读大学有什么用?可是,城市化已经是改变落后地区公民命运的基本途径,只要我们睁眼看看,当今越是落后的地区人民温饱越得不到保障,地痞恶霸随意欺负百姓的事实,就可以得出“越落后越偏僻的地方越黑暗”这一基本事实。而文化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落后地区青年未来在改变自己命运时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和可能。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区教育水平差异,将落后地区考生置于严重的竞争劣势,如果高校入学率过低,还采取拔尖录取的老套,老少边区将极少有人能通过高考关,只有扩招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境况。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反对扩招的,多是城里人和既得利益者,而且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因为扩招,越来越多的就业后备军给自己的晚辈就业造成压力,也因进城人口对城市资源的拥有导致了城里人的不快,于是就将板子都打在扩招之上。如果落后地区的青年人一辈子都在大山深处过活,城里人不知道他们在那里,等他们自生自灭,眼不见为净,绝对不会有人诅咒扩招。这种心里,实际上回到了非常通俗的那个结论:已经挤上车的喊挤死了,不要上了;没有挤上的继续在后面挤,等他们自己挤上来了,又回头大呼小叫让后面的不要再挤。

   实际上,扩招问题的根本是经济问题,这是显然的原因。再具体一些,就是学子家境贫寒无力支撑学费,而高校对他们又无力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中国人现在对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误读为给钱就干,无止境榨取学生家庭的血汗。实际上,是中国人太穷支不起学费,根本不是学费有多高;是国家财政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缺场,导致学校对贫困生缺乏支持能力。
    今年某期《炎黄春秋》上有学者做过统计:中国的财政支出中排行第一的是行政支出,其次是基建支出;第三是国防支出;第四才是民生支出,这一项竟然包括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等的总和。而在发达国家,民生支出总量是排在首位的,可见教育支出总量的可怜巴巴。另据今年《南风窗》杂志对大学校长采访中的数据透露,在中国可怜巴巴的教育经费中,大多数又用于基础教育,更具体地照顾到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落后地区和大学所得甚少,全国两千所左右的公立大学,一共拨款才七千多万费用,而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中披露,社会上有个说法,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占总行政开支的30%。可见,中国的钱去了哪里?。而这七千万元分配到各个大学,每个学校能有几个子儿?这些费用再经过专款专用的途径落实到大学的各个部门,学校能够用于帮助特困生的资金简直就是微乎其微。让学校怎么办?校长当武训化缘支持学生吗?

   可见,贫穷才是人们抱怨扩招的根源,不然,在当今供一个大学生就足以让农村一个小康之家致贫的情况下,毕业压力尽管如此之大,为什么那么多农村孩子依然砸锅卖铁要读书?为什么一些地区只有比例不算高的学生放弃高考会成为新闻?

   与其谴责高校扩招;与其骂周济,到不如问问财政部长,能不能给大学多拨点款项,用于给贫困生实行教育经费免除?那么多官员吃成三高,心脑血管过早出问题,总坐车不走路,大腹便便不雅观,也没多少好处是不是?(z转自卫金桂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8 09:59:12
感觉部分论点和自己想法格格不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10:13:28
很现实,大多数大学都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12:33:38
我觉得说的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9 00:29:05
不见的高校扩招一定是件好事,楼主说得太绝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9 00:37:16
扩招又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