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家电下乡政策,是对城乡居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将补贴品种和型号、补贴的比例、补贴资金的负担等政策设计好,将补贴流程设计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确保补贴资金及时拨付给农民是最关键的。但家电下乡政策与其他对农民补贴政策的不同之处:
1、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
2、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所在。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农村消费环境差异和农民消费水平特点,研究开发物美价廉、性能可靠、质量保证、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的家电产品。同时,考虑到农民对于家电产品使用成熟度较低,应加强和完善售后、维修及培训服务,确保农民买得放心、用得满意。家电下乡与
汽车下乡、
摩托车下乡,都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既是实现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前家电下乡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计算机、热水器、微波炉、空调、电磁炉。这九类产品是在对农民消费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确定的:
1、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民消费升级所需的大件消费品。
2、产品单价较高,通过补贴能够有效调动中低收入农民购买积极性。
3、产品的技术、性能比较成熟,生产厂家比较集中,售后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不会产生补贴产品购买后的质量、服务等纠纷。
4、农民消费意愿较强,产品的销售增长潜力大。
5、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对出口依存度高,外贸摩擦较多。
附转 14家家电下乡中标企业“零销量”或出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金额共计508.42亿元,与政府此前“全年有望拉动千亿元内需”的目标尚有差距。不过分析师认为,家电下乡的政策叠加效应正在加大,“明年的数据可能有更大的惊喜”。
“家电下乡产品上半年销售额只有不到163亿元,前10个月却突破了508亿元”,“中标的348个企业当中,有14个企业前10个月一台产品都没卖出去”,这是记者从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全国家电下乡统计数据中得出的结论。
下半年出现巨量增长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登记卖出的家电下乡产品不到2800万台,但生产企业登记发货累计已达到6587.51万台,显示出家电下乡在销售渠道上已有海量库存。冰箱成了农民最受欢迎的产品,销售超过1367万台,占整体销量的49.04%,紧随其后的彩电销量为5788383台,占整体销量的20.76%。销量最少的是燃气热水器,只有区区6833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标的348个企业中,有14家企业没有登记销售一台产品,其中包括了广东好迪生活电器公司、广东欧意电器公司等7家广东企业。
根据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的通知,将对家电下乡中标企业采取季度考核方式,进行“优胜劣汰”。上述在家电下乡中表现较差的企业不排除遭“淘汰”的可能。
明年销售或有新惊喜
数据显示,1~6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只有162.29亿元,而前10个月508.42亿元的销售额中,将近7成的贡献来自于7~10月。
银河证券(行情 股吧)分析师董思毅认为,家电下乡的叠加效应正在加大,“上半年政策刚出台,农民有个适应过程,厂商的产品安排也需要时间”,因此出现了下半年巨量增长局面。
不过与政府此前“全年有望拉动千亿元内需”的目标相比,家电下乡今年的数据还是有一些差距,因此取消产品最高限价、扩大下乡产品类型等呼声渐高,兴业证券分析师时红认为,新的刺激政策肯定会出台,“预计明年数据可能有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