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669 1
2017-11-29

  《金融科学》创刊于1988年,于1998年首批列入CSSCI期刊目录,在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国金融学院合并后于2001年暂时停刊。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原中国金融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金融科学》复刊了!杂志已邀请了一大批知名学者的加入,前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现中国金融学院院长吴卫星等分别担任名誉主任、主编等职。《金融科学》关注金融理论和实践、金融改革、金融市场等领域的前沿问题,主要目的是汇集金融学科及相关的经济、管理、统计等领域的原创性和综述性的研究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

现将2017年第1期优秀文章的观点集粹发布,恳请各位有识之士加以品读,若能提出更多的意见或批评,杂志编委会将深表感谢!



论文标题:金融素养与金融满意度

作者信息:吴卫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魏晓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吴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出处:《金融科学》2017(01):188-210.   原文链接:jrkx.cbpt.cnki.net

摘要:

  本文采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研数据,分析了消费者金融素养与金融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金融建议、金融教育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金融满意度随着主观金融素养的提升而增加,金融建议能够显著扩大这一正面影响,金融行为也有一定促进作用,金融教育的作用相对较弱;客观金融素养在双变量分析中与金融满意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为负相关关系。

主要内容:

文章参考Xiao等人研究金融能力与金融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思路,利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12 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研的数据,进行了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结果分析方面,文章首先进行金融满意度双变量分析,从样本中抽取不同类别的数据,从金融满意度在不同子样本中体现出的差距分析金融素养、金融建议、金融教育对满意度产生的联合影响。接着,分别进行金融满意度与金融建议、金融教育、金融素养双变量分析。过程中,还对满意度和教育指标标准化处理,将金融素养分为主观金融素养和客观金融素养。分析结果显示,主观、客观金融素养均与金融满意度正相关,向投资顾问寻求建议能更好地弥补由于金融素养较低带来的满意度损失,且这种正向影响的范围比向家人同事朋友寻求建议高很多。主观、客观金融素养呈现正向关系,说明投资者对自己的金融素养水平的认知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其次,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文章对金融满意度做了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主观金融素养与金融满意度正相关,金融建议、金融教育与良好的金融行为可以加强这种正面的影响,使得主观金融素养的增加能带来一个更好的金融满意度。其中,向投资顾问寻求建议的影响程度最佳,对金融满意度的提升是其他两种途径的两倍。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当金融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时,主观金融素养、金融建议和金融行为的正效应更突出。而金融教育并不能发挥显著作用。客观金融素养与金融满意度在多变量分析中呈现负相关关系。


政策启示及主要贡献: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新的角度分析金融素养对投资者的影响, 即金融素养是否可以提高投资者的金融满意度, 并从金融建议、金融教育、金融行为三个角度分析这三个指标能否扩大金融素养对金融满意度的影响,进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提出ZF机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善金融素养进而帮助消费者提高金融满意度:(1)完善金融建议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获取专业理财顾问金融建议的渠道,利用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理财咨询或个人理财建议及方案;(2)建立相关的教育机构,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如对个人资产负债的认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额支出提前规划、关注养老保险、及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收集相关信息等。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1-29 20:08:31
O(∩_∩)O哈哈~,沙发是我的啦
heeyl 于 2017-11-29 21:02 使用 抢沙发 抢夺本帖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