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12-13 15:45: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3 15:10
您多算中间价值那是您算错了,增加值本身没有变,中间价值不会变为增加值。
当然,您如果通过提高中间投 ...
我举中间产品的例子是要告诉你,一个科目是不是新增价值是不能用会计处理的办法来证明的。所以,你用会计处理来证明折旧属于新增价值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按照GDP的规定,折旧当然属于增加值。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种增加值实际是重复计算的增加值,是已经计入过GDP的增加值的重复计入,因而根本就不是新增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16:00:4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3 15:34
我对理论已经到了挑错确真,或者把不清楚的说清楚的阶段了。
您觉得您自己是什么阶段?
连人家说的是什 ...
那你是在井里。

例如,你自以为找到了供给量的错误,想用提供量来代替它,但被我一眼就识破了,实际只是个文字游戏。
又如,你自以为十分懂逻辑,但你的四概念错误被我一眼就识破了,你就无言以对了。

再如,你承认我举的那台200万元的设备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分两次被计入了GDP,也承认那台设备从第三年开始又以折旧的形式每年被计入GDP,那你又有什么理由否认折旧不是“新增价值”呢?请问,它到底“新”在哪里?又“增加”了什么?

回答不了我的问题却要自我吹嘘,只能证明你就是个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16:36:4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3 16:00
那你是在井里。

例如,你自以为找到了供给量的错误,想用提供量来代替它,但被我一眼就识破了,实际只 ...
提供量您不会明白的,也不必再和您说了。
逻辑问题是忙中出错,多打了几个字而已。

您又开始乱说了。
200万设备只是以最终产品形式计入GDP,计入后便再也不计入了。
第三年不是设备本身以折旧的形式进入GDP,而是新增价值中体现了20万折旧,假设不计提20万元折旧,新增价值中20万折旧变成20万营业盈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19:44: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3 16:36
提供量您不会明白的,也不必再和您说了。
逻辑问题是忙中出错,多打了几个字而已。
你的提供量一有了底价就和供给曲线中的供给量毫无区别了,你再说不是一回事它也是一回事。

忙中出错完全就是你的遁词,忙中出错怎么会被我指出四概念后再出一次四概念?

这20万是设备的耗费,而不是从新增价值中计提的。按照你的逻辑,那么我也可以说新增价值中也有体现中间产品的那部分价值,如果不扣除这部分价值,那么这部分新增价值就会变成营业盈余。
所以,折旧之所以被你说成是新价值,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GDP规定了要把折旧部分计入GDP。如果它规定不把它计入GDP,那么你就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了。
所以,不是因为它是新增价值而被规定要计入GDP,而是因为它被规定要计入GDP,所以你说它是新增价值。能看懂这个结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21:22:55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3 19:44
你的提供量一有了底价就和供给曲线中的供给量毫无区别了,你再说不是一回事它也是一回事。

忙中出错完 ...
您属于那种把自己的理解以为是别人观点的人。自己不懂,又乱说,徒增笑尔。不知道您自己是否懂您自己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21:36:59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3 19:44
你的提供量一有了底价就和供给曲线中的供给量毫无区别了,你再说不是一回事它也是一回事。

忙中出错完 ...
20万元是计提的折旧,与设备耗费没有关系。设备使用一年性能和新的一样。在8年后才会性能下降,那才开始耗费了。理论上那时才应该尽量进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21:57: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3 19:44
你的提供量一有了底价就和供给曲线中的供给量毫无区别了,你再说不是一回事它也是一回事。

忙中出错完 ...
20万元是计提的折旧,与设备耗费没有关系。设备使用一年性能和新的一样。在8年后才会性能下降,那才开始耗费了。理论上那时才应该尽量进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3 22:08:5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3 21:57
20万元是计提的折旧,与设备耗费没有关系。设备使用一年性能和新的一样。在8年后才会性能下降,那才开始耗 ...
   你还是看看马歇尔和凯恩斯的著作,他们是否认为折旧是新增价值甚至是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05:21:50
zhuxiang 发表于 2017-12-13 22:08
你还是看看马歇尔和凯恩斯的著作,他们是否认为折旧是新增价值甚至是利润。
折旧是现金利润或现金流的一部分。不是账面利润的一部分。至于是不是新增价值不能看某人怎么说,要看事实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09:13: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3 21:57
20万元是计提的折旧,与设备耗费没有关系。设备使用一年性能和新的一样。在8年后才会性能下降,那才开始耗 ...
你的无知可不是一点点。
假设一把10元的美工刀可以制作100件工艺品,制作完最后一件,美工刀就报废了。按照你的逻辑,那就是美工刀的成本不应该平摊到这100件产品中,而是前99件分摊成本极小,绝大部分成本都应分摊到最后一件,是不是?如果是,那么请问,前面99件平均应该分摊多少?最后一件应该分摊多少?你回答得了吗?

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经济学上只要是用同一台设备生产的相同的产品,设备分摊到每一件产品上的成本都应该是相同的;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设备,就只能按照使用的年限来平摊。
所以,你的这个帖子就证明了你的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09:28:40
zhuxiang 发表于 2017-12-13 22:08
你还是看看马歇尔和凯恩斯的著作,他们是否认为折旧是新增价值甚至是利润。
如果他们说的就是你的意思,你可以拿出来支持你,来反驳我的观点呀。但我有我的独立思考,绝不会盲从所谓权威的观点。
只怕你拿不出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09:33:3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05:21
折旧是现金利润或现金流的一部分。不是账面利润的一部分。至于是不是新增价值不能看某人怎么说,要看事实 ...
现金流就是现金流,不是现金利润。你把它叫做现金利润,它不仅不会因此变为利润,反而只能证明你根本不懂到底什么是经济学或会计学上的利润。

折旧是不是新增价值,我已经举出了反映事实的例子并作了证明。你如果解释不了我的例子,反驳不了我的证明,却偏要坚持你的观点,只能证明你的无知已经固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09:59:57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09:13
你的无知可不是一点点。
假设一把10元的美工刀可以制作100件工艺品,制作完最后一件,美工刀就报废了。按 ...
价值10美元的美工刀属于工具或刃具,是属于中间投入范畴的,不是固定资产,这您都不知道啊?您一说话,就暴露无知,您能不能学学会计知识在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02:3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09:28
如果他们说的就是你的意思,你可以拿出来支持你,来反驳我的观点呀。但我有我的独立思考,绝不会盲从所谓 ...
我不管他们怎么说的,我只看事实是什么。

新增价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您懂了这个公式的意义,就不会说些无知的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04:39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09:33
现金流就是现金流,不是现金利润。你把它叫做现金利润,它不仅不会因此变为利润,反而只能证明你根本不懂 ...
您举的10美元美工刀的例子?该贴已回,贻笑大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33: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09:59
价值10美元的美工刀属于工具或刃具,是属于中间投入范畴的,不是固定资产,这您都不知道啊?您一说话,就 ...
你真是无知透顶不开窍,连个举一反二都反不了!
10元的美工刀是用来类比,用来说明“同一台设备生产的相同的产品,设备分摊到每一件产品上的成本都应该是相同的;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设备,就只能按照使用的年限来平摊。”的这都不懂?
难道还要我再直接假设这是一套1万元的美工设备,生产1万件工艺品后报废,前9999件分摊的成本就极小,绝大部分成本就要分摊到最后一件中吗?
你连最基本的思维能力都不具备,除了会背书、会胡思乱想以外还会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40: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0:02
我不管他们怎么说的,我只看事实是什么。

新增价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所以,你根本不是看事实,而是看GDP的规定。当GDP的规定与事实不一致时,你就宁可相信GDP,也不愿相信事实。你这和郑人买履有何不同?

你不是提出要看马歇尔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马歇尔是怎么说的:“如果我们主要是研究一国的收入,则我们必须减去产生收入的源泉的折旧。”
是“减去折旧”,而不是“加上折旧”,你能看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43:41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0:33
你真是无知透顶不开窍,连个举一反二都反不了!
10元的美工刀是用来类比,用来说明“同一台设备生产的相 ...
类比不能乱类比,您用中间投入类比固定资产那能行吗?

固定资产确实有使用一定时间的性质,但不是所有有使用一定时间的东西都是固定资产——例如工具刃具或价值很低的备件。

这里的逻辑您不懂吗?类比一下?

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不一定都是对顶角。同位角也相等。

可以这么说: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类比一下:
不具有使用一定时间的东西不是固定资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44: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0:04
您举的10美元美工刀的例子?该贴已回,贻笑大方。
真正贻笑大方的是你自己啊!连个举一反二都反不了,我在美工刀下面说的“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已经替你反出二了,你竟然连这个都看不懂,简直弱爆了!哈哈哈哈!弱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49:3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0:43
类比不能乱类比,您用中间投入类比固定资产那能行吗?

固定资产确实有使用一定时间的性质,但不是所有 ...
我类比的是工具或设备的价值在产品上的分摊,在这一点上两者根本就没有区别,都是平均分摊到使用工具或设备生产的每一件同类产品中。你一个当会计的如果连这个都不懂,那你真是个冒牌会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0:55:14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0:40
所以,你根本不是看事实,而是看GDP的规定。当GDP的规定与事实不一致时,你就宁可相信GDP,也不愿相信事实 ...
又说错了,不是我要提马歇尔,是某人要我看看马歇尔凯恩斯是怎么说的。我说我不管他们说什么,以事实为准。
事实是:新增价值的定义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之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00:06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0:44
真正贻笑大方的是你自己啊!连个举一反二都反不了,我在美工刀下面说的“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已 ...
10美元美工刀摊入成本是一次性摊入,不管它什么时间报废的怎么磨损的,加工了多少件,这您不知道啊?还类比?是乱比。
美工刀的成本摊销与磨损没有关系。

同理固定资产折旧也和磨损没有关系,只是会计制度的一种成本摊销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02: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0:55
又说错了,不是我要提马歇尔,是某人要我看看马歇尔凯恩斯是怎么说的。我说我不管他们说什么,以事实为准 ...
无论是马歇尔还是萨缪尔森的著作都证明了,在经济学上,折旧根本就不是新增价值,更不是利润,而是按年分摊的成本。

而你说的“新增价值的定义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之差”不就是一个概念吗?是一个解释不了客观事实的概念。所以,你的本事也是是玩玩概念游戏而已。
顺便问一句:你这个定义的出处在哪里?其中对“新增”又是如何解释的?你拿得出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04:56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0:49
我类比的是工具或设备的价值在产品上的分摊,在这一点上两者根本就没有区别,都是平均分摊到使用工具或设 ...
工具与设备在产品上的分摊,完全不同。一是一次性摊销,一是多次摊销。
把工具和设备弄在一起,您可真是行啊。去看看制造费用的定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08: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1:00
10美元美工刀摊入成本是一次性摊入,不管它什么时间报废的怎么磨损的,加工了多少件,这您不知道啊?还类 ...
我现在说的是摊入到产品中。按照你的逻辑,美工刀的价值只能一次性摊入到最后一件产品中,因为生产前面99件时它的性能基本没有变!
如果你承认不管性能变没变,只能平均分摊,那么同理,1万元的设备的价值也只能平均分摊到它所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如果这些产品需要10年才能生产出来,那么它就只能按10年平均分摊。

这么简单的道理对你来说就理解不了吗?你举一能不能反出二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13: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1:04
工具与设备在产品上的分摊,完全不同。一是一次性摊销,一是多次摊销。
把工具和设备弄在一起,您可真是 ...
一次分摊和多次分摊最后不都是分摊到产品上吗?
按照你的逻辑,10年折旧的设备,其绝大部分价值应当分摊到最后一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件产品上,是不是?
你以为按时间分摊就与产品无关了?你这还是会计说的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28:59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1:13
一次分摊和多次分摊最后不都是分摊到产品上吗?
按照你的逻辑,10年折旧的设备,其绝大部分价值应当分摊 ...
不是按我的逻辑,是按磨损摊销的逻辑。
我说折旧摊销和磨损无关,不管是否磨损、磨损如何它都是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摊销。有人非要说是折旧与磨损相关。
知道固定费用的概念吗?不管产品数量多少,费用不变,折旧就是一种固定费用。在制造费用中列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1:34:12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1:08
我现在说的是摊入到产品中。按照你的逻辑,美工刀的价值只能一次性摊入到最后一件产品中,因为生产前面99 ...
您啊,总是把自己的逻辑说成是他人的逻辑。
就美工刀而言,一定是一次性摊销,它不是按磨损摊销的。
固定资产一般不是按磨损摊销的,是按会计制度摊销的,有多种摊销办法,您可以去学学。
知道后,就知道该怎么摊销固定资产折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2:19: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4 11:34
您啊,总是把自己的逻辑说成是他人的逻辑。
就美工刀而言,一定是一次性摊销,它不是按磨损摊销的。
固 ...
你只要承认分摊或摊销就行。不管哪种摊销办法,请问,这个摊销如果不是最终摊到产品中从而作为制定价格的依据,那是摊到哪里?
你一个会计,不会连这个都回答不了吧?那你可真是个冒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4 12:29:2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4 12:19
你只要承认分摊或摊销就行。不管哪种摊销办法,请问,这个摊销如果不是最终摊到产品中从而作为制定价格的 ...
摊入成本和定制价格那是两回事,定制价格可未必按成本定制的。

给您讲讲企业定价的一种方法:产品价格=1.17(1+0.17,17%为增值税税率)*材料费(不含税)*系数。
有个说法叫一工一料,意思是系数为2,在材料费的基础上加100%。
一工一料附加值就可以了。

这个定价法和折旧根本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