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124 249
2017-12-11

剩余价值论总产值构成如下:

总产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GDP理论总产值构成如下:

总产值=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

为了使两者可以比较,我们将剩余价值论中的有关概念换为当今概念。

剩余价值论总产值变换后构成如下:

总产值=(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

不变资本=(中间投入+折旧)

可变资本=劳动者报酬

剩余价值=营业盈余

生产税净额=0(马克思假设为0)

剩余价值论新增价值为:

剩余价值论新增价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GDP理论新增价值为:

新增价值=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

GDP理论的新增价值比剩余价值论的新增价值多了折旧部分。

剩余价值论认为折旧只是固定资产价值的价值转移,不是新增价值。

GDP理论认为新增价值只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新增加的价值,所以折旧是新增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根据推理)新增价值是相对于不变资本的新增加的价值,所以折旧不是新增价值。

两种理论观点不一致,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确实可以变旧,使用性能也会慢慢降低。我们知道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其使用性能几乎不变,在经过某一阀值之后,使用性能会迅速下降甚至趋近于0。这是什么意思呢?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其价值可以是不变的(假设不考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因素)——因为其使用性能基本不变。

折旧是什么呢?它只是计提的无需花钱的成本。这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规定的,如果按收付实现制计算成本,折旧可以不作为成本项目。

假设企业生产产品全部销售、销售全部回款、支出全部支付,有:

企业现金利润=企业经营现金流量=折旧+营业盈余

在固定资产使用性能基本不变的这段时期内(及未来),企业获得的现金增量即为现金利润——现金利润就是实实在在赚了多少钱。

显然折旧是新增价值,因为它确实体现为企业的现金增量。

折旧只是价值转移不是新增价值,这种观点很是荒唐。

价值转移是什么意思?价值还能转移?所谓的价值转移其真正意义是旧价值变成新产品的成本或消耗,是为了生产新产品付出的价值,是计算新产品新增价值需要扣除的价值。由于折旧是无需花钱的成本,折旧自然体现为现金利润的一部分。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在计算投资回收期时,就是以现金利润为依据的。

根据前述假设:

现金利润=营业盈余+折旧

剩余价值论在先,GDP理论在后。

GDP理论修正了剩余价值论。以剩余价值论为依据说GDP理论错误,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11 15:07:16
我上周五向你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同样是生产过程中物的要素,为什么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属于新增价值,而原材料价值就不属于新增价值?同样不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为什么厂房设备价值的折旧属于新增价值,而产品中的包含的燃料、设备修理备件的价值就不属于新增价值?”
你不是说“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GDP概念发明者解决的。我将为此再发一新帖,需要一定篇幅,周一后发帖。”
怎么你现在发的贴中根本就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是不是GDP概念发明者说太阳围绕地球转,是不是你也跟着说太阳围绕地球转,根本就解释不了我提出的现实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1 15:36:32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11 15:07
我上周五向你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同样是生产过程中物的要素,为什么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属于新增价值, ...
贴中明明回答了这个问题: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其使用性能是不变的(意味其价值也不变根本没有价值转移),折旧实际上并不是指固定资产的磨损(自然也不是价值转移),折旧仅仅是一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项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1 15:45:56
为什么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属于新增价值,而原材料价值就不属于新增价值?同样不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为什么厂房设备价值的折旧属于新增价值,而产品中的包含的燃料、设备修理备件的价值就不属于新增价值?”

贴中的回答是:原材料等(包括燃料设备修理备件)不是价值转移是付出的价值,折旧更不是价值转移是不用花钱(没有付出)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1 15:51:13
clm0600 发表于 2017-12-11 15:38
你跟石会计论道理,那是找错人了,他就是个记账的会计而已。

新增价值=产出价值—投入价值。
新增价值=增加值=产出价值-中间投入价值,您把中间漏掉了。
至于为什么是只减中间投入不减固定资产投资(投入),文中也解释了: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性能不变,中间投入则全部消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1 16:03: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11 15:36
贴中明明回答了这个问题: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其使用性能是不变的(意味其价值也不变根本没有价值转移), ...
我们在来看看你对新增价值的解释。

第一,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当前生产过程之前已经存在的价值,都是旧价值,只有在当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才是新增加值。因此,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厂房设备,因为它们在当前生产过程之前就已经被生产出来了,因此它们的价值都是已经存在的价值,因而都是旧价值,而不是新增价值。
因此,你所谓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根据推理)新增价值是相对于不变资本的新增加的价值”说明你根本就不懂《资本论》。

第二.“GDP理论认为新增价值只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新增加的价值”,这一观点根本没有、也无法否认厂房设备的价值是在当前生产过程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价值,因而一定是旧价值。所谓“新增价值”仅仅是“相对于中间投入”而言,或者说是加到“中间投入”之上的新增价值。这种相对意义上的“新增价值”绝不会改变它是当前生产过程之前就已存在的旧价值。

第三,企业在当前生产过程开始之前,已经在厂房设备上进行了投资,这部分成本已经花出去了,折旧只是分期收回这部分投资的方式,而根本不是“无需花钱的成本”。按照你的说法,“折旧……只是计提的无需花钱的成本”,那么请问,企业的厂房设备统统都是无需花钱的成本吗?那么企业在厂房设备上根本就没有花过钱吗?

第四,“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其价值可以是不变的(假设不考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因素)——因为其使用性能基本不变。”“在固定资产使用性能基本不变的这段时期内(及未来),企业获得的现金增量即为现金利润——现金利润就是实实在在赚了多少钱。”
按照你的逻辑,假设企业总共在固定资产上投资200万元,折旧期为20年,每年折旧10万元,前19年折旧费累计190万元,都是“实实在在的现金利润”。最后一年折旧也只有10万元,而固定资产上的200万元投资收回的却只有这10万元,那不是实实在在地亏损了190万元吗?
其次,既然你把折旧归为利润,那怎么能只把“固定资产使用性能基本不变的这段时期内”的折旧算作利润,而不把最后一年的折旧也算作利润呢?所以,按照你的逻辑,折旧属于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就属于亏损,两者相抵,你所说的“实实在在赚了多少钱”又在哪里呢?

第五,“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并不等于你说的“企业现金利润”。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属于初始现金流量,而不属于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的净额才是折旧+营业盈余。折旧实际就是对投资在固定资产上初始现金流出的分期收回,而根本就不是现金利润。
好比你在银行存入10万元本金,然后每年取出其中的1万元,银行同时每年再给你一定的利息。你能说这1万元不是你分期收回的本金,而是实实在在的存款收益——利息,是没有任何成本的收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