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在计算中国CPI走势时,一方面使用发达市场体系下的模型与工具,另一方面所使用的中国数据往往是市场化程度低或非市场化的数据。而这种低市场化的数据用市场化的模式与工具来分析,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会大打折扣,甚至导致结论与现实偏离。
现行CPI统计标准是20多年前制定的。20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产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食品在CPI中的权重达三分之一,而目前所占比重十分微小;卫生医药用品,教育、电信等消费所占权重,与实际消费情况完全不成比例。住房消费更不用说,在增加投资时,就把住房消费看作是扩大内需动力,但计算CPI时,却说什么国际惯例不包括在内。可以看出,目前国内CPI统计与民众的消费结构与消费产品明显脱节,不能正确反映消费价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