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省政府为了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要将之前私有化的煤矿权重新收归政府所有,但遭到了温州开发商的反对。
我想请问大家:
(1)为什么矿产私有化后,矿难不减反增呢?究竟什么样的产权制度是解决矿难频发的良方呢?
(2)政府官员明知违纪会丢乌纱帽,那么寻租活动为什么会发生呢?
我自己想了一些:私有化后,矿主为了盈利,不希望矿难发生;官员为了仕途,也不希望矿难发生。看似没有道理的现象背后到底潜藏的制度和行为本质是什么?是因为矿产私有权的取得方式。产权不是通过正规的讨价还价交易取得,而是增加了“寻租”的暗箱操作:从矿主的角度来说,虽然政府提高了私有化的门槛,对取得煤矿资格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可事实是私有化的煤矿却不断增加。这是由于矿主向政府寻租,为了补偿购买私有权所支付的寻租成本,不得不大力开采煤矿,恶性循环。从官员的角度来看,私有化后,产能增加,有寻租收入,还带来经济增长,升官。官员与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没有激励去约束矿难。所以说问题不是产权导致了矿难。而是利益一致的寻租活动导致矿难频发。
2、
(2)在古代如果地方官员腐败,提拔他的上级官员是要受惩罚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却不需要呢? (3)为什么官员明知道腐败会坐牢,还要腐败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ml82475 发表于 2009-11-11 23:26 1、 最近山西省政府为了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要将之前私有化的煤矿权重新收归政府所有,此举遭到了购买矿产权的温州商人的抵制。我想请问大家(1)为什么矿产私有化后,矿难不减反增呢?究竟什么样的产权制度是解决矿难频发的良方呢?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保障经济发展的,而矿难的产生是制约机制错位缺失产生的。 (2)为什么政府官员明知道会丢乌纱帽,还是会受贿呢? 不知道楼主看没看过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太祖朱元璋反贪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决心不可谓不重,刑罚不可谓不残酷。但是结果却是贪官越杀越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制约机制上,法律对于权力的制约缺失。 我自己想了一些:私有化后,矿主为了盈利,不希望矿难发生,这会导致被停产的风险;官员为了仕途,也不希望矿难发生,会直接影响官员的乌纱帽。看似没有一方的做法会不当到影响矿难频发,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因为矿产私有权的取得方式。产权不是通过正规的讨价还价交易取得,而是增加了“寻租”的暗箱操作:从矿主的角度来说,虽然政府提高了私有化的门槛,对取得煤矿资格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可事实是私有化的煤矿却不断增加。 我认为原因不在这里,原因在于官员权力的泛滥。矿难有一大半的被掩盖下来了,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矿主掩盖矿难。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官员的权力甚至于可以引导媒体,最终引导舆论。 这是由于矿主向政府寻租,为了补偿购买私有权所支付的寻租成本,不得不大力开采煤矿,恶性循环。从官员的角度来看,私有化后,产能增加,有腐败收入,还带来经济增长,升官。地方官员和煤矿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没有激励去约束矿难。所以说问题不是产权导致了矿难。而是腐败是矿难的根源。 2、 (2)在古代如果地方官员腐败,提拔他的上级官员是要受惩罚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却不需要呢?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官员是比以前更腐败的吗? (3)为什么官员明知道腐败会坐牢,还要腐败呢?
ycysos 发表于 2009-11-15 09:11 对于官员而言,腐败的成本有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腐败的处罚力度有多严厉,二是被查出来的机率有多大。现在这两个条件都比较宽松,所以腐败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