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273 105
2017-12-24

会计核算有三个基本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中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折旧仅仅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关系,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假设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活动现金流量为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

我们进一步假设:资产负债表中只有与折旧相关的项目(固定资产净值与未分配利润)期末和期初数量不相等,其它均相等。

我们知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可写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

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

可得:

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

或写为:

(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

而:

(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本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本期折旧

可得: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净利润+本期折旧

这就是在其它资产负债项目期末期初相等时的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折旧(和净利润)的关系。

也就是说折旧体现为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一部分。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其实也是本期新增加的现金。

本期经营活动新增加的现金是不是本期经营活动获得的新增价值呢?

新增价值即增加值是企业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中间投入不含劳动者报酬投入、生产税净额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后的余额。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本期经营活动新增加的现金是本期经营活动获得的新增价值。

折旧是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一部分,折旧当然也是本期经营活动获得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

本期经营活动获得的新增价值还有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但这两部分新增价值要支付给劳动者或ZF,留在企业的只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这部分。当然,其中的净利润部分一般还要拿出一定数额分配给投资者。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本期企业新增价值;

折旧是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折旧是本期企业新增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25 04:42:12
折旧虽然是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中会损耗变旧,最后价值趋近于0而计提分期进入成本。但它本身与实际的固定资产价值损耗没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固定资产市场价值一般不相等。很多人把折旧理解为用旧即使用损耗变旧,更是错误。把计提原因当成计提本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5 04:49:56
由于折旧是计提的虚拟的成本,是无需用现金流出购买的成本,它变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即企业新增现金的一部分。折旧虽然不是收入是支出是成本,但最终体现为现金流入而不是现金流出。有些人很难理解,本来是成本,怎么变得与净利润一样了?不用现金支付购买的虚拟成本,不就是利润吗?不过不是账面利润,是现金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5 04:56:48
我们知道:利润=收入减支出,那么现金利润=现金收入减现金支出=现金流入减现金流出。
折旧虽然是成本但并没有体现为现金流出,这样它看来就像是现金流入,虽然它本身不是现金收入或现金流入。就像净利润本身也不是收入或流入,但它是收入减去支出或流入减流出的余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5 11:54:14
clm0600 发表于 2017-12-25 11:06
新增价值即增加值
------------
有这几个字就足够了,啰啰嗦嗦那么多字都是废话。
也许新创价值比新增价值更好一些。
新增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劳动者而来,总不能全部总产出(总价值)都归劳动者所有吧?
所以应该是新创造的(当然也是新增加的)价值归劳动者所有。
但是这样还是不行,即使新增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劳动者也只能得到劳动者报酬,其它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折旧劳动者得不到(或不应得到)。
所以谁劳动(创造)归谁所有是不成立的,谁所有归谁才是成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5 12:17:26
clm0600 发表于 2017-12-25 12:07
你自己的概念,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

至于谁创造归谁的问题,别人讨论的是道理,你讲的是现实制度的规 ...
谁所有应该归谁、谁创造应该归谁,起初都是道理,都是人们的价值判断。
最后谁所有应该归谁这个价值判断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同。
如果说专制社会那是统治者的意志,是对的;但民主社会依然遵循这个道理,说明这个道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当然,少数人也有不认同的,这没有办法,只能遵从大多数人的意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