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抱怨,就在于我们认为抱怨能为我们带来某些好处,比如他人的同情、认可或者可怜的优越感等,然而就像哲人说的那样,“抱怨是无能的表现”,抱怨非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相反还会为我们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到头来,抱怨者反倒成了抱怨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及早放弃抱怨吧,否则痛苦的阴影将永远困扰着你。
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说不出别人的好话,不如什么都别说。”很明显,先哲们是在告诫世人为人处世时要学会尊重和赞美,至少也应做到慎言慎行。可惜的是,这句话没有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崇尚言论自由的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机构、大小组织,到处都是吹毛求疵、流言蜚语和永不止息的抱怨。
工作不好,抱怨;上司不好,抱怨;下属不好,抱怨;经济不景气,抱怨;生活环境不好,抱怨……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抱怨,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无不处在人们抱怨的唇枪舌剑之下。然而事实却是,抱怨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相反,抱怨反而会把问题带向更加复杂的一面,给我们带来诸多严重影响。
首先,抱怨会破坏我们原本积极的潜意识。曾经抱怨过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我们的头脑中一有抱怨的意识,我们立即就会停下或者放慢手中的工作,为自己鸣不平、拉选票,甚至不顾一切得找到对方讨个公道。如果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不是大骂世事不公,就是哀叹老天无眼。久而久之,不仅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心情和心态。而真正的勇者,他们从不抱怨,他们总是能冷静地看待世界,审视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其实,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件小事、一句无关紧要的话,甚至于天气不好,都能让我们陷入长时间的烦恼,沉浸于懊恼和悲伤中不能自拔。然而天气绝对不会因为你抱怨而转凉,驴子也不会因为你发牢骚而变得听话些。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不会体谅别人、不会自省的人,情况会更加糟糕。但你一定要清楚,烦恼、抱怨、愤怒都没有用。即使你抱怨连天,它也不会为你失眠。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改变。
其次,抱怨会破坏人际关系。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消极、负面的人,更没有人愿意忍受你的牢骚和坏脾气。不满的情绪,必然会破坏内心的平静,进而影响工作和整个团队,接下来势必会带来更多的被抱怨和相互抱怨,甚至成为致祸的根源。与其如此,我们又何必非得抱怨呢?毕竟,抱怨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一种最最拙劣的手段。
有位哲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多的‘东西’不外乎两种:穷人和抱怨,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鸡和蛋的关系——贫穷(抱怨)孕育了抱怨(贫穷),抱怨(贫穷)又孵化了贫穷(抱怨)。人们越穷越抱怨,人们越抱怨越穷。”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之所以抱怨,就在于我们认为抱怨能为我们带来某些好处,比如同情、认可和优越感。但就像哲人说的那样,事实上我们不仅“越抱怨越穷”,还会由于抱怨招致一连串的麻烦。到头来,我们反倒成了抱怨的最大受害者。
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过抱怨自己的身体不舒服的经历,但是这些人却并非真的生病,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获得附带的好处。抱怨可以赢得同情,但是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你认定抱怨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同情,无疑是大错特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一生坎坷,两任丈夫都因病去世,儿子也惨死狼口,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她逢人便讲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逐渐被乡里人所厌恶,甚至远远地见到她便躲开。再后来,连东家鲁四老爷也厌恶她,先是不让她插手祭祀,后来一怒之下将她赶出鲁家。流落街头的祥林嫂,很快便结束了她贫穷、艰难的一生。
虽然我们并不能据此说是抱怨害死了祥林嫂,毕竟真正造成这一悲剧的是万恶的封建制度,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侧面看出,一味地抱怨非但换不来同情,反而会招人反感。而且同样是祥林嫂,在她没有抱怨以前,她是颇受鲁家和众人喜欢的。可见,还是及早放弃抱怨为妙。
一位招聘经理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次面试,我都会问应聘者‘你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想正面了解他对以前自己所在公司的评价,如果他说他以前的公司多么多么不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不管这个人有多么优秀,我也不会录用他。因为我相信,那些整天喜欢抱怨的人,肯定一事无成!”
当然,企业中的抱怨者远远不止那些已经离开的人。当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各种“声音”立即会从各个角落传来!有的人虽然口头不说,但他们会立即用行动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比如偷奸耍滑、钻空子等,反正绝不会任劳任怨。这样一来,工作必然是一塌糊涂,抱怨和被抱怨自然在所难免。这样的人,往往也会很快出现在其他公司的招聘经理面前。
所以,试图通过抱怨别人或抱怨环境以期得到他人的认可,其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也许有的环境确实不太适合你,但是与其抱怨,你还不如选择离开;当你选择留在这里的时候,就应该为它而努力。唯有高度的敬业和忠诚,才有可能改变环境和他人对你的看法,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否则,即便是自己创业,这种恶习也会给你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甚至直接从根本上导致你与成功无缘。
还有一种人的抱怨动机,源自于他们认为抱怨对方可以使自己显得更为优秀。我们常说的“贬低别人等于变相地抬高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同样知道,人不是“抬”高的,无论你把对方贬得有多低,你仍然是你,跟他有多高多低,甚至跟有没有他,都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何况当我们在抱怨别人的某些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们自己没有这一缺点,但就能据此认为我们就比对方优秀吗?显然不能,或许我们真的没有这一缺点,但人无完人,我们甚至有更致命或者更不堪入目的缺点。所以说,这种抱怨的背后不是为了掩饰什么,就是自夸或吹牛,而这样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没有安全感、不能明确自我价值的人。他们的抱怨,无形中向人们传递出了“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而这样一来,往往会招致更多的加害者,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更多的怨天尤人。
抱怨的本质源自于人们想通过抱怨得到什么,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抱怨都会让你得不偿失,后悔不迭。所以,聪明的你应该考虑用其他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抱怨,只会让你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理,即理性,是逻辑化的主见;智,即智慧,是机智行事的方法。它既是一种明智,也是一种胸怀。一个人有主见、有方法、有胸怀,无疑会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快乐,也更容易接近成功。而抱怨,则会让人丢失正常的理智,最后毁于自己的情绪化。
如果你是出色的,即使你不去证明,别人也会看到;如果你是平庸的,无论你怎么证明,你也无法蒙蔽群众雪亮的眼睛。更何况如果你是出色的,却仍然刻意地去证明自己,可能就会招致没必要的麻烦,比如引来小人的嫉妒;如果你是平庸的,却费尽心思地试图证明自己并不平庸,那么别人看到的只会是一个跳梁小丑。就像西方那句著名的谚语所说的——所有的傻瓜都是自证的。
所以,那些真正出色的人,是不会刻意去证明什么的,更不会因此走入极端。即使是在利益受损、人格受辱的情况下,他们也从不抱怨,从不执著于证明什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保护自己、不会反击。他们的理,是最坚固的盾;他们的智,则是最锋利的矛。
抱怨将偷走你应有的激情
说到激情,很多人立即会联想到那些激情澎湃的艺术家,或者那些坠入爱河不能自拔的恋人们。其实,激情更广泛地存在于那些成功者身上。就像某著名企业家所说的那样:“激情是一种可以融化一切的力量,是一种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一个人没有能力、经验和资金都不可怕,我们可以去学习、奋斗、寻找和积累;而没有了激情,就将一事无成。”可见,激情是造就所有伟大成就的必备要素。
但是拥有激情就一定能够成功吗?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就是很多人并不缺乏激情,但是很多人却无缘成功。原因出在哪里?抛开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因素不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激情不够,也即人们通常说的“三分钟热度”。那么又是什么力量在成功沸腾之前撤去了你的激情之心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
工作乏味,没劲;工作环境不好,压力太大;报酬太低,没有前途;上司脾气不好,同事关系难处,下属桀骜不驯;老板任人唯亲、打击报复,光知道让人干活不知道给钱……
与此同时,还会听到这样的议论:这样的工作值得我付出激情吗?这样的老板、这样的报酬,凭什么要我有激情?要我有激情?重赏之下才有激情!你重赏了吗?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同一起点的人,几年之后境遇却大相径庭,有的变得游戏人生、玩世不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有的人却在职场崭露头角,频频晋升,甚至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前途一片光明。
毫无疑问,是抱怨偷走了你应有的激情,让你远离了成功。都说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但是在慨叹青春流逝而与成功无缘的同时,你是否曾经想过,与其伤逝那些永远都无法挽回的记忆,与其留恋那些已经逝去的本该充满热情、激情似火的年代,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面对现实,及早拿出我们的激情呢?难道我们还有理由再浪费这仅剩的一点资本吗?
抱怨会让你忽略身边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对自己身边的幸福视而不见,却苦苦寻觅所谓的幸福与快乐。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在无形中就已经给了我们必须的东西,是追逐的目光和抱怨的心理使我们不懂驻足欣赏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当一切失去时,才蓦然发现它的珍贵。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处在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中,每个人的脚步都变得越来越忙碌,很多人的眼光都变得越来越势利,人们忙着追求,忙着索取,直至失却了沉静的本能,成为物质的奴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诚然,物质是生活的必需,但是不要忘了,用心感受快乐和幸福,这并不会影响你的追求。
哲人说:“苦海即是天堂,天堂也即苦海”。想想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明明生活在天堂,却总是觉得自己苦不堪言;而我们意识当中的苦海,却有很多人生活得不亦乐乎。这一切,其实都源自于我们的心态是否平和,我们是否足够坚强。还是及早放弃抱怨,学会珍惜吧!只要抛开那些无谓的烦恼和杂念,学着去适应、去发现、去感受、去改变,你一定会摆脱抱怨的束缚,发掘到幸福快乐的真谛。
------------------
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