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68 2
2018-01-05

明斯基时刻成为中国财经界的热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解说,然而,它们只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缺乏明斯基时刻的机理分析,好似天外来客一般,既充满了好奇,更有惊恐与迷信在流行。

1经济首席经济学家独家深入解读明斯基时刻的来龙去脉,以新宏观主义的新概念、新工具、新公式全面剖析明斯基时刻,揭开其神秘面纱,指出其理论缺陷,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此摆脱世界经济末日,增进人类福祉。

本系列共分五篇,本篇为第四篇。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使命为经济周期、系统稳定与可持续增长。其中经济周期是核心,因为只有理解了它的机制,才可能为系统稳定与可持续增长提供可靠方案,遗憾的是,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目前尚无定论,争议最大。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需求方面,它是由经济内生力量决定的,经济本身具有不稳定性。

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同样承认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需求方面,但它认为经济本身是稳定的,周期在于外在货币冲击。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则否定经济周期的存在,仅仅冠之以经济波动,且原因为供给冲击中的生产率冲击。      

凯恩斯主义者发展出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其政策依据,即物价与产出正相关,但滞胀的物价与产出却是负相关,它使凯恩斯主义者面临理论上的困境。

弗里德曼与菲尔普斯发展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来攻击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内,由于劳动者预期滞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才有反方向的交替关系,也就是只存在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卢卡斯进一步认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即使短期也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

他用信息滞后说补充货币周期学说——由于人们无法完全了解过去的相关信息,从而人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预期,这样本来时刻均衡的经济就会不断受到外在冲击而出现持续波动。

卢卡斯被誉为经济天才,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自己的理论信心满满,在次贷危机前夕表示“防止经济衰退的核心课题已经攻克”。但面对伊丽莎白女王2009年造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的发问:“为什么没能预测到?”卢卡斯无言以对。

保罗·罗默,新增长理论建立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在《宏观经济学的困境》一文中指出,目前,对于危机识别问题的处理并没有比 20 世纪70年代早期有所进步,在30余年的时间里,宏观经济学已经开始倒退了。

那么,如日中天的主流经济学为什么走到了日落西山的地步?

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认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均存在重大缺陷。

一、理论缺陷:

1、忽视货币性质转变,停滞于实物经济,无法理解货币经济。

主流经济学脱胎于实物经济,以金银为交换媒介,将实物的增值视为生产的目的,它的起点是实物,终点是更多的实物,库存即为财富,因为它无需担忧货币债务,不必向银行定期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在实物经济的圈圈内打转转,无法理解央行出现后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货币成为起点,实物增值只是目的与手段,货币增值才是终点,库存不再是必然财富,它必须变成货币,实现惊险的一跳,才能完成还本付息的使命,并且要时刻接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考核,一旦现金流断裂,它就要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即实物循环让位于货币循环。

货币经济的利润已经从实物经济的实物利润转变为货币利润,即生产目的从追逐实物的增值转变为追逐货币的增值,但这恰恰是市场的困境,因为它需要从微观视野上升为宏观视野才能透彻理解——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它可以让实物增值,但却无法使货币增值,个体之所以能赚钱,仅仅是因为其竞争力强导致对手亏损所致。

货币的创造与循环、债务的累积与消灭、央行与商行的统治成为货币经济的主题词,但这一切都被主流经济学一句轻飘飘的货币中性给忽略掉了。

2、误以为投资需求仍为最终需求

在新古典经学家的天地里,存在并行的两大最终需求——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前者为实物消费,后者为实物储蓄,即消费不了就存起来,这样,永远不会过剩,如果有的话,也仅仅是行业过剩,而它是可以由萨伊定律来解决的,因此,实物经济是均衡与稳定的。

他们的典型模型是甲工厂、甲工人与乙工厂、乙工人之间的交换,即这种交换仅仅是甲方与乙方的消费品交换,它掩盖了工人与工厂之间的消费与储蓄的矛盾。

新宏观的方法却是这样的:工人与工厂之间先交换,即工人先购买自己厂的商品,然后工人之间再二次交换,而二次交换属于消费需求之间的交换,一次交换属于消费与储蓄之间的交换,如此,问题彰显。即工厂获得初始贷款,然后将该贷款花出去,形成工人工资收入,而工资收入又分成消费支出与储蓄投资,显然,工厂最终需求仅有消费支出,它小于初始货币投资,即工厂投资必然发生货币性亏损,如果企业借贷,那么就会形成企业累积性债务,形如中国铁路总公司的4万亿天量债务;如果消费借贷,那么就会形成消费债务,形如次贷危机;如果国家借贷,那么就会形成美日欧天量主权债务;如果依靠股市融资,那么就会形成高耸的股市泡沫。

由上可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实为一体两面,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基础,即消费需求来自投资需求,没有投资需求,就没有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是必要条件;而由于储蓄的存在,使投资需求必然亏损,即有了投资需求并不一定保证经济增长,它需要价值补偿,即上述的各种借贷,才能保持原有规模,但势必导致债务累积,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即收入增长赶不上债务利息增长时,不得不去债务、去杠杆,也就是经济转入衰退之时。这一完整过程,称之为债务长周期,它由四个阶段组成——物价上涨、产出增加的复苏期;物价下跌、产出增加的繁荣期;物价上涨、产出减少的滞胀期;物价下跌、产出减少的萧条期。其中,复苏期与萧条期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而繁荣期与滞胀期则为反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主义只承认菲利普斯曲线是不全面的,而货币周期论者完全否定菲利普斯曲线则是因噎废食。

充斥于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真实周期论(RSC)固执地坚守萨伊定律,它的DSGE模型将厂商利润最大化这一客观指标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主观指标胡乱地叠放在一起,而后者又以楼市上涨来替代,在没有清晰的宏观现金流分析工具指引下,如何能保证楼市价格是稳定的呢?  

GDP是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概念,因为它刻画了总需求,但这也是它的致命缺陷——将投资需求混为最终需求,这是本人与余永定老师多次交流后的感受。投资收入与消费收入可以并列,但投资支出与消费支出却不可以,因为从投资收入变成投资支出过程中经历了融资,它形成了累积的债权与股权,且是不可兑现的,理由是最终需求小于初始投资,当前的补偿是以债权与股权来实现的,也就是不可持续的,故周期性的资产泡沫崩溃与债务消灭成为必然。

奥地利学派以商业周期解释经济周期,即由于宽松货币导致利率低下,从而诱使企业家更多投资较长产业链的投资品,即迂回生产理论。它的错误同样是将资本品与消费品割裂成两个并行的系列,实际上,资本品最终需要消费品来实现的,两者并非平行,而是串行,这一核心缺陷,使其理论失去生命力。由于次贷危机导致新古典均衡理论发生信任危机,张维迎从早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迅速变脸膜拜奥地利学派的非均衡理论,但他这次又磕错了头。

两大部类理论将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问题同上,即生产目的出现了两个,这实际上与追求剩余价值为唯一目的论断相矛盾。

正是由于对投资需求的性质转变认识不够,使其存在两个生产目的,因此,新古典无法解释生产过剩,凯恩斯主义则陷入不彻底性,或者力主保持行业比例协调的计划经济。

3、与实际的财经参数无法联系

高级宏观经济学的DSGE模型要求极为艰深的高等数学,但是,它无法与GDP、基础货币、准备金率、储蓄率、债务率、周期长度、流动性等重大财经参数建立逻辑联系,无法分清名义与实际的本质区别,只能在破旧的纸堆中寻求安慰。

新宏观主义通过月度GDP=M*(1-S*D)^V这一万能公式推导出年度GDP、增长率、债务率、流动性,解析出明斯基时刻的机理在于高耸的资产泡沫与匮乏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定量地解释了债务长周期,实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参数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实践缺陷:

1、无法解释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大萧条让其破产

忽视货币与需求,片面强调供给侧的新古典信奉市场自动均衡,不相信有经济周期与全面过剩,结果被大萧条打脸而无地自容。

卢卡斯的附加预期货币周期论这表明周期实际是不可预期的,那么,这样的不可预期理论对于定期翩然而至的周期又有何益处呢?

2、无法解释资产泡沫利润、楼市泡沫、股市、债市

主流经济学家由于忽视货币,因此无法探寻完整的宏观的货币流向,自然不能洞悉过剩资本制造楼市泡沫、推高生产生活成本形成滞胀的机理,更无法领会股权与债权的不可兑付性,结果只能对经济事件不闻不问,随波逐流,集体失声。

3、无法解释明斯基时刻

主流经济学对资产价格的瞬间崩塌完全无法理解,于是它们开始寻找偶然性,将其神秘化与阴谋化,而对理性解释的努力加以边缘化,这就是明斯基的遭遇。

三、日落西山

中国首富马云说,企业家不能完全听信经济学家,否则你的灾难就大了。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与达里奥的桥水公司因为背离主流经济学而大获成功。

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计其数,但这一群人无法预测与阻止次贷危机。

中国的高考状元尽收北大清华,状元之中的状元荟萃于北清经济学,但是,他们注定了一事无成,显然,这不是他们的智力问题,而是跌入了日落西山的主流经济学深坑不能自拔。

四、一线曙光

好在弗里德曼看到了储蓄与部分准备金制度带给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他提出了货币稳定方案,可惜的是忽视了货币发行带来的基础债务;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开辟了宏观研究的新天地;伯南克的量化宽松、特纳的债务货币化、姚余栋的危机核心在银行、柳欣的一元货币创造一元GDP、陈元、黄海洲、高善文的货币股权化露出了货币银行变革的一线曙光。

五、冉冉升起

新宏观主义通过探究货币银行史,发展出实物利润与货币利润两大概念,建立了以月度GDP万能公式为核心的公式体系,优化出储备需求价值补偿方案,它有望实现自然资源控制与开发;环境保护与改善;人口再生与智力储备的有机统一,将过剩产能与财富导向公益经济,慰平周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发于第一经济:www.leadeco.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5 18:18:45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5 20:59:2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8-1-5 17:24
明斯基时刻成为中国财经界的热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解说,然而,它们只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缺乏明斯基时刻 ...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