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什么,就得跟上形势不是?这段时间流行感冒,也没落下,在周六一场“冰风暴走篮球”之后洗澡,昨天晚上,小狮子也顺应潮流的倒下了。
 
 
但是,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告诉我们,可以养病,不能闲着。
 
猫爪就抓紧时间看硬盘上的剧集吧,Friends太老,兄弟连太熟悉,罗马太花哨,不适合病重的人看。
无意间看到角落里面还有一部没看过的《马普尔小姐》,所以就躺在床上的看起来~~~~~~
看了几集之后,感觉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剧集,剧情不用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创与剧本配合的恰到好处,演员水平也相当的牛,连小脚色的演绎半推半就的神态都恰到好处(别想歪了啊,只是内心挣扎而已

 )。
可是无奈啊,谁让我看过经济学呢,所以就开始不停地思考下述问题:
1、侦探小说中,对人的理性刻画是很有趣的,谁是理性的,或者是有限理性的?主体(主要是罪犯和侦探)如何判断他人“理性”,如何规范推理的逻辑链路?
2、在绝大部分小说中,罪犯都是难逃公道(当然也有像《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样的另类,可以作为小概率事件,不做处理),我不禁想到,为何罪犯不上来先一枪干掉侦探,岂不是啥都解决了?(像《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罪犯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各怀绝技,要钱有钱要权有权,收拾个把侦探如探囊取物,但是,他们不做.......)
3、罪犯一般不像美剧中的那些恐怖分子或者地方武装那样强大,而是非常弱小,事实上,他们完全依靠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来制造恐怖气氛。应该如何分析这种信息不对称?
4、如果侦探的行为会导致更多的死亡,那么,他的行为的正义性从何而来?
一直咳嗽,受不了了,先去洗洗咯~~~~~~~(不知是不是有人在我的药里面掺上啥致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