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83 5
2018-01-15

最近以来,辽宁、天津纷纷大幅调整往年所虚报的GDP,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也回答了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月度GDP推理过程中遇到了困惑,即根据既有储蓄率、基础货币、准备金率、超准、M0算出的GDP总是低于国家公布的数据,下面,我们从货币循环角度对债务周期形成机制进行推理。

你想象一棵大树,最顶端为最大公司,生产所有最终消费品,它获得初始贷款1万亿元,然后发工资、购买设备、原材料;然后来到下一级,同样发工资、购买设备、原材料;直至将1万亿元分光。

这样,1万亿元流入两类人手中:持有工资的工人、持有中间加工利润的中间商。

不妨设工资为8千亿,那么,中间利润为2千亿。

这就是初次分配,它是国民收入的基础。

然后,工人有储蓄,中间商有消费。

不妨设工人消费6千亿,储蓄2千亿;中间商消费1千亿,储蓄1千亿。

即形成消费需求7千亿,中间投资需求3千亿。

这就是二次分配,它是国民支出的基础。

那么,购买顶端公司最终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是多少呢?

7千亿。

因此,顶端公司发生货币性亏损3千亿,它恰恰是中间投资需求3千亿所致,于是它们正好形成借贷双方,形成融资,设存款准备金率为零。

至此,一轮产业循环结束,共形成1万亿GDP、3千亿储蓄,3千亿债务。期间发生交易多次,GDP只能计算最后一次。

由于现代经济以月薪制为主,因此,产业循环的最短周期为一月。

第二月重复上一个的过程。

那么,一年形成12万亿GDP、3.6万亿储蓄,3.6万亿债务。

30年形成360万亿GDP、108万亿储蓄,108万亿债务,这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一半时间的成果。

则当年M2/GDP=108/12=9,显然,它表明的是债务负担率,而非货币超发,因为本模型货币发行量一直恒定为1万亿。

此刻,108万亿的储蓄需要还本付息,它的存量已经是当年GDP的9倍了,这就是企业财务负担重,去杠杆不利的根源,它需要货币银行制度上的宏观去杠杆。

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企业纷纷倒闭破产,现金流断裂,强制消灭债务债权,银行出现天量坏账,银行倒闭成为常态,大萧条时期超过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

这是在零准备金率假设考察的,如准备金率非零,则又会发现流动性匮乏与资产泡沫同在的窘状。

上面是企业借贷,可以变换条件,考察消费债务、国家债务。

对于上面模型推理,有一种疑问最为典型:既然会亏,谁还会去投资?张宇燕就此问题曾经问我。

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已有答案。

哈耶克认为是繁荣导致资本家会过多投资资本品,即迂回生产。

凯恩斯则是动物性冲动所致。

明斯基推出了庞氏骗局。

新宏观的答案是利润表的折旧误导。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把货币仅仅视为一层面纱,认为它只是起到瞬间定价的作用,只关注实物循环,陶醉于资源、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实物生产要素的组合上,满足于实物产出的更快更多,结果是实物过程,它对瞬间而至的全体需求丧失不知所措,因为萨伊定律只告诉了行业过剩而非全面过剩,大萧条让新古典失去了自我。

凯恩斯从需求、宏观、货币出发,似乎找到了答案,但是,他却是不彻底的,因为他没有从货币内生外生性质的转变,货币循环的角度来全面考察,这体现在投资=储蓄这一等式上,该等式的缺陷有二:其一是未明确指出它从实物循环转变为货币循环。其二是未强调这一等式背后带来的债务积累,也就失去了找出债务长周期根源的机会。

辜朝明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指出了企业主动去债务是导致经济衰退的根本所在,无疑是经济史上的重大进步。

明斯基同样以货币来刻画资产泡沫的形成与不可持续性,次贷危机证明了其正确性,与预期大师卢卡斯的不可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上述模型涵盖了货币、产业树、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占比、储蓄率、准备金率、基础货币、GDP、债务率、流动性短周期、债务长周期,它表明,经济周期并不神秘,它完全是理性经济人的选择结果,是全球经济学家、企业家周期性犯错的结果。

原文首发于第一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16 15:46:34
美日欧天量国债、中铁4万亿债务,这种大而不倒都证明了顶级投资亏损的现实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7 08:23:24
考虑这个时间点:“至此,一轮产业循环结束,共形成1万亿GDP、3千亿储蓄,3千亿债务。”

楼主有一个问题没有讲清楚:顶端公司在第一轮循环中生产了多少消费品?
例如,有这样几种可能:
1)生产了7千亿消费品,刚好对应7千亿消费需求。
2)生产了1万亿消费品,卖出去7千亿,还剩下3千亿库存。
3)生产了1.4万亿消费品,卖出去7千亿,还剩下7千亿库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7 10:39:30
xwu622 发表于 2018-1-17 08:23
考虑这个时间点:“至此,一轮产业循环结束,共形成1万亿GDP、3千亿储蓄,3千亿债务。”

楼主有一个问题 ...
你考虑到这点很好。
本文的推理是货币循环,实物循环的潜在假设是充分,因此后面提及过剩,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0 23:28:54
该文实际上否定了新古典与新凯恩斯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0:04:43
非常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