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制度其实是纸币制度,是纸币发行、流通和管理机制的综合。纸币与商品货币的根本差别包括:1.在发行过程中,government铸造并发行金银货币的行为受货币金银自身商品属性的较多约束,尤其受到货币金银稀缺性的直接约束;而government发行纸币的行为具有很大独立性,纸币的发行量不存在稀缺性约束问题。2.在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的主要经营者是银号,银号经营商品货币业务的货币乘数比较小,而纸币的主要经营者是银行,银行经营纸币业务的货币乘数非常大。3.在管理机制上,银号是独立于government的商业组织,因而government不能通过控制银号来控制商品货币的总供给;而银行则是现代government的职能部门,government能够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货币的总供给。
当商品货币演化为纸币以后,government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货币供给,这样的制度架构使一国government有了极其巨大的经济影响力。这种巨大的government影响力主要表现为:government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影响商品供求,影响产业结构,影响国民财富分配,影响国民消费水平。
中国各地government把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为此,各地government必然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基于现代纸币制度,各地government有足够的力量实施上述货币政策。具体措施传导过程如下:低利率,高地价——房地产信贷增加,房地产商圈地,投机炒房增多——房价大盘上升——当需要新的接盘资金——government开始大量发行货币——房地产信贷继续增加,房地产商继续圈地,房地产投机进一步增多——房价继续上升……该传导过程表明:government每一次增发货币其实都是在为房地产开放商和投机者输送炒房资金。近年我国增发的4万亿人民币,应该是有很大部分进入了房市,所以我国房市才会逆世界经济萧条之大势而上扬。但是这样的传到过程总有断裂的时日,因为房子不能涨到天上。
近期government一方面增发货币,一方面放话说抑制高房价。这显然是口惠而实不至。
在我们这个government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government参透了现代货币制度提供的巨大政策空间。通过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我国government塑造了房地产这一主导产业,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
Central Government和local government的财政分权背景下,在经济人的利己本性驱使下,我国房产业的发展过程的确呈现出了畸形的一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解决问题远比制造问题麻烦的多。自1996年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业的泡沫化问题将是中国government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虽然这次Central Government还在增发货币以维持房市的繁荣,但是,这次货币增发的目的应该是:不是快刀斩乱麻,而是希望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消化前期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的不良后果。但是,无论如何,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国房地产业的泡沫化问题仍然需要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才能解决。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解决之,那么中国经济的确面临一次很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