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6 0
2009-11-17
吴敬琏、厉以宁、李扬、刘世锦、蔡昉等经济学家联手把脉后提出:再杠杆化趋势出现蕴藏新一轮资产危机 土地问题是影响未来经济的最重要因素 中低速增长中众多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中西部要防止成为第三个“美左桥诺”本报讯 日前,吴敬琏、厉以宁、李扬、刘世锦、蔡昉等中国众多著名经济学家聚首“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从不同角度为未来中国经济会诊,提出四大重要警示。 警示一,中国出现再杠杆化趋势,蕴藏着新一轮资产危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回升很快,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而消费并没有增长。我们的十一五规划规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到效率提高上去。而现在要转到内需增加上去,这有很大的问题。其他的国家在去杠杆化,去泡沫化,消除过分发行的货币。我们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再杠杆化的趋势。这样走下去,我们就会走到一个危机发生前的那种状况,货币超发、再杠杆化,就会蕴藏着新一轮的资产危机。现在有些迹象已经表现出来了,比如说股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飙升,应该引起严重关注。警示二,未来十年影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地及土地相关的各种问题。中国其实正处在土地资本化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没有很好地、非常有意识地组织这个资本化的过程,现在经济中的很多问题由此而发警示三,中低速增长中,依靠要素投入和市场扩容的中国企业将面临能否生存的考验。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可能是中低速增长,中国的企业怎么办?前些年曾经有过一个研究,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或者低于6%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企业是亏损的,整个国民经济是不盈利的。而美国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1%、 2%、3%是一个常态,但是企业是可以盈利的。为什么?中国的企业主要靠要素的投入,主要靠市场容量快速扩张。我们不会在市场需求增长放慢以后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来盈利,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生产方式的转变。
警示四,政府主导型投资驱动型的中西部要防止成为第三个“美左桥诺”。意大利南部“美左桥诺”原来农业经济占主导,意大利后来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转移中,形成了南北方的巨大收入差距。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是否可持续?第二个“美左桥诺”东德地区曾经也有过比较快的增长,但是后来慢下来了,政府大量转移投资、补贴并没有诱导出吸纳就业的产业,没有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中西部会不会成为第三个“美左桥诺”?过去几年来看中国中西部增长非常快,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是资本劳动比是迅速上升,而且绝对水平也高于沿海地区了。但是中西部人均收入依然比较低。这与东德的情况仿佛相似,因此,要防止中西部成为第三个“美左桥诺”。

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上)
“影响中国经济的100位经济学家”思想激荡,共同探究
11 月15日,广东省出版集团、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广东经济出版社、《经济研究》、《时代周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了 “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暨《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首发式。100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走向做了各自的分析和预测,针对我国在下一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对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变革、增长模式的调整、进一步融入全球化、企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如何完善市场、拉动内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以下是经济学家的部分发言。


吴敬琏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走,要看你怎么做。我画了两条线,一条线是一个W式的走势,一条线是一个长底部的U形走势。这是跟每个经济学家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的判断不同相关的。我的判断大致上是这样的:从现象上看,我们现在碰到的困难就是一个流动性短缺,需求不足,但是它的深层原因呢?我认为正好相反,深层的原因,是因为货币超发,因为流动性过多,使现象和本质之间、短期和长期之间出现了很矛盾的状况。我们可以看一看去年10月以前,我们碰到的问题正好相反。正是因为货币的连年超发,流动性过剩、杠杆化,以至于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它很快地就转化为流动性的严重短缺,需求不足。这跟全世界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当然,原因有不同,从根本上说呢,它是两个结构失衡共同运行的结果,就是美国的居民储蓄的严重不足和中国的投资率过高,这两个相反的结构失衡互补就衍生了这场危机。在这种形势之下,对应办法其实也是有两个的,第一种对应办法,就是从短期来看,我们有必要用政府的信用去取代民间的信用来支撑这个市场不至于崩盘。另外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扩大需求,也是保持这个市场不至于崩溃。但是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由高度的杠杆化和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突然转化为流动性短缺、需求不足,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它引发了短期的问题。如果你不解决这个长期问题,这个短期问题是无法根本解决的。我们看现在的统计数字,很清楚,这一年来经济回升很快,这个需求总量是扩张了,而且需求总量支撑了经济的回升。可是,你仔细去分析三驾马车是哪一驾起了作用呢?消费,并没有太大增长,稍有增长,出口是下降的,那么谁带动了增长?投资。一年2万亿的政府投资、10万亿的贷款,它支撑的。那么,消费能不能起来呢?消费要起来,收入就要起来,收入不起来,只能靠政府发钱,政府发钱又要加税,加税的结果会对长期的个人家庭需求的增长起负面的作用。我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到哪儿去了?按照十一五的规划,要转到效率提高上去,现在一说就是转到内需增加上去,我觉得理论上就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有些国家在去杠杆化,去泡沫化,消除过分发行的货币。我们现在出现了一种再杠杆化的趋势,这就妨碍了我们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的实现。所以,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在短期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果的情况之下,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解决长期增长的问题上去。否则我们就会走到危机发生前的那种状况,货币超发、再杠杆化,就蕴藏着新的一轮所谓资产危机的可能性。现在有些迹象已经表现出来了,比如说股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飙升,更应该引起我们严重的注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