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旷野的呼唤在2005-12-28 13:06:56的发言: 昨天刚看了一篇文章,是盛洪的《社会成本问题的问题》,认为科斯的观点中包含着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致性,我个人认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不必然的带来收入分配的合理配置,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的问题,诸如三农问题和区域经济问题,很多的表现在收入分配的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福利,倡导公平,至少是要兼顾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另外,针对楼上一位师兄提到的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走样的问题,卢现祥的书中有专门的论述,认为根源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等。刚才还和同学谈到这一点,下课的时候我们想坐电梯下来(在7楼),刚好电梯在那停着,有一位老师在,可她就是不让我们做,说规定电梯是给老师坐的,同学很感慨,说我们的制度有问题,我觉得,不是制度的制定有问题,是执行的人有问题,不能很好的领会制度的内涵---关键时候首先保证老师的需要。
我以为“倡导”、“兼顾公平”、“倾斜”是政府的事。政府可以制定经济政策——决定倾向。 本来经济学并没有“倾斜”一说,只有经济自身运行的客观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非总是非此即彼的,无论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都该让创造财富的各种源泉充分涌流,本来就无须什么“倾斜”。弄清了这一点,经济学家们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什么利益的驱使而炮制种种所谓“经济学”而炮制穷人富有人经济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科学真实。如果一开始研究就涉及是向“穷”或“富”的方向,结果肯定不会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