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2609 2
2018-02-01

IPO的过程,证监会会关注:报告期的存货余额的合理性;库存是为了销售。多少是合理的?


而是要从源头上来分析

库存与销售出现“不正当”关系,无非是:

1、销售部的预测出了问题,可能是客户原因,也可能是业务员的问题;

2、采购环节出了问题,纯属买多了,或者为了贪便宜多买,或者为了应对旺季或大单备战略库存;

3、质量问题导致库存增加,产品出了问题,材料和成品会出来一大堆的库存;

4、制造环节出问题:超订单生产,不小心做多了——这个原因比较不常见。但也可能出现;

5、库存管理混乱,不晓得家里有多少材料、成品、在制品,买的时候跟着感觉走,脑袋拍的绷绷响。买了用不完;

5、采购下单人为错误,要买人参结果买回来一车“大叁”。填错编码买错料也常有的;

6、仓库没有先进先出,导致存货过期、老化、呆滞,明明账上有库存,可就是不能用;

所以,要让库存和销售保持科学合理的关系,要去看看茶叶蛋里的MRP那篇文章了。


日常,从订单确认抓起,仓库必须有良好的管理做到先进先出,采购必须能在准确的库存基础上,结合生产周期、供应商纳期做好采购计划。质量要把好关,保证材料进来的质量,也要保证产品出去是合格品。扯来扯去,谈到了整个公司的经营了。

所以说:存货管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我们说了一大堆的事前、事中的管理、控制。那事后还有那些分析可以帮助改善,做好监督检查?

1、库龄分析

这是真相大白于天下的途径,一般来说,材料库存一个月,两三个月的可能是一次采购多一点,价值不大的。超过3个月的库存,就有问题了。

2、仓库存货分析

仓管员对自己管的物料,要做存货呆滞分析,去找最早入库的时间和对应的数量。对超过1个月的库存,都要填写数量及原因,让销售、采购、生管甚至研发一起去研讨对策。

3、财务的拨备

除了良品,其他都可能是损失,损坏仓、不良仓、借出仓,这有一批的库位的库存是不能用或者是不存在实物的。要勤追、定期清理。做好损坏仓的费用的计提,定期做报废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7-3 16:53:15
老师,您好!请问针对销售原因产生的存货,如何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较为合理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5 09:06:44
352309782 发表于 2018-7-3 16:53
老师,您好!请问针对销售原因产生的存货,如何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较为合理呢?谢谢!
首先想到的是要设法销售出去,可能会需要做一些改修改制处理。哪怕是折价销售,也比后续的其他处理要好;
其次是真的卖不掉,把有利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来,损失的是人工制费还有一些用不上的零部件;
最差的就是没人管,长期放在那里,最后做报废处理。

所以,我们为了督促销售部门去重视、分析并及时处理,把呆滞库存作为计算提成的一个考核指标是可以的,我们以前销售部呆滞库存是按比例扣提成的。比例根据公司实际请情况来设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